黄埔军校同学会

黄埔研究

黄埔精神对增进两岸认同具有独特作用

日期:2014-09-01 10:05:00 来源:《黄埔》 作者:史兰
字号:【小】【中】【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2013年10月25日,在湖北武汉举办的第四届“中山·黄埔·两岸情”论坛

  台湾问题的解决根本上依赖于两岸同胞的共同意志。认同,这个心理学术语,已经成为反映两岸同胞意愿的重要指标。随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不断深化,两岸的认同危机正在逐渐消融,并在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三个层面都累积了一定共识基础。而黄埔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进两岸认同的独特魅力,尚需发扬光大。

  深化两岸文化认同的一条隧道

  当前和未来的两岸认同问题,正面临十分复杂的局面。千百年来,随着祖国大陆居民不断迁徙台湾,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节日礼仪等早已传播至整个宝岛,使中华文化深植台湾、茁壮成长。近几年,两岸日益频繁和广阔的文化交流,增进了两岸的文化认同。这本应是两岸之间共同的国家认同的基础和主要推动因素。但在强烈的中国文化认同背景下,却存在两岸国家认同缺失日益明显的现象。在两岸不断深入的文化交流中,如何强化文化认同对于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推动作用,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价值观认同不足,是两岸文化认同中的短板。价值观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价值观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是世界观的核心,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它支配和调节一切社会行为,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价值观犹如直抵人心的“文化隧道”,有更强烈的情感因素,更深刻的理性思考,体现了最高程度的文化认同。如果说,文化认同使两岸产生我们五百年前是一家的血缘联想,那么价值观认同却能使人产生我们今天仍可以生活在一起的政治联想,可以使两岸人民产生强烈的“自己人效应”。如果没有价值观的高度融合,即便是日益增进的文化认同,仍有可能一遇民族和国家问题,就会出现“短路”。越来越广泛的文化交流,没有形成正向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推导,是台湾问题复杂性的体现,也反映了深层次的价值观认同仍有待继续强化。

  黄埔精神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质上反映了一种价值观。黄埔精神是在中国革命的特殊历史条件下提出和形成的。它来自于黄埔军校的创建、黄埔师生的奋战,也来自于国共两党的合作、中国革命的新生,更来自于中华文化的传承、民族精神的发扬。黄埔精神所体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鲜明的契合之处。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24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黄埔精神所包含的:立志救国救民、统一全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定革命理想,斗志旺盛的革命奋斗精神;国共两党亲密团结真诚合作的亲爱精诚精神;英勇杀敌、视死如归的奋勇牺牲精神等等,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也是价值观的反映。尤其是其中最核心的爱国主义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倡导爱国”有鲜明契合之处。

  承载着价值观诉求的黄埔精神,是增进两岸文化认同的宝贵财富。两岸关系进入“深水区”,政治互信的需求越来越强。文化交流也应进入深层次的沟通,尤其应重视价值观共识的重构,不断向国家统一的目标推进。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对两岸的价值观进行重新梳理,由文化认同走向价值观的整合,并由此逐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而在这一过程中,两岸所公认的黄埔精神将成为塑造价值观认同的宝贵财富。近两年的政协工作报告中,都提到了“河洛文化、书画艺术、京昆艺术、妈祖文化、黄埔精神”等文化形式,对于增进两岸文化认同的重要纽带作用。两岸共同弘扬黄埔精神,不仅是共同传承中华文化,更是对两岸共同认可的价值观理念的锤炼和强化,有助于将两岸文化认同引向新的境界,进而实现向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跃升。

  稳固两岸民族认同的一记烙印

  黄埔军校是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而产生的。黄埔精神之所以能够迸发出所向披靡的斗志和力量,皆源于它振兴中华民族的崇高理想。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演讲中指出,开办军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他还要求黄埔学生“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救国救民的事业”。《黄埔校歌》中也强调“杀条血路,引导被压迫民众”。黄埔军校教育学生“爱国家,爱百姓,不要钱,不要命”。培养学生爱国爱民的革命精神,这是黄埔军校与旧时军校根本不同的。一批批革命青年正是满怀着救国救民的革命愿望和“打倒列强除军阀”的雄心壮志,汇集到革命的黄埔,学习军事、政治。而后他们积极投身于救国救民的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中去,为民众的解放、祖国的独立做出了重要贡献。正是因为黄埔精神体现了民族大义,黄埔同学胸怀实现国家统一这个大目标,尽管他们后来分散海峡两岸、远隔大海重洋,但始终坚守“天下黄埔是一家”的高度认同。

  黄埔精神是与当今“两岸一家人”理念高度契合的。2013年6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吴伯雄时提出国共两党应该“积极宣导‘两岸一家人’的理念”。同一天,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会见吴伯雄时表示:“在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应当强化两岸一家人的观念,明确携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努力目标”。6月16日,在海峡论坛开幕大会上,俞正声致辞时再次强调:“面向未来,我们要努力促进两岸一家人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两岸同胞是一家人,应当彼此信赖,彼此扶持。”随着黄埔军校在台湾的延续,黄埔精神也在宝岛扎了根,这在岛内黄埔退役将领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只要黄埔军校的旗帜撑起来,黄埔军校的校歌就会从黄埔军人的口中响亮地唱出来,就会让初次见面的校友们没有隔阂、亲切自然地交流起来。这正是因为黄埔精神的源流,已经渗透进两岸同胞的血脉,已经成为两岸公认的文化宝藏和精神财富。这也正是黄埔精神的凝聚力、感召力所在。

  “天下黄埔一家人,两岸同胞一家亲”的家文化,理应成为稳固两岸民族认同的“粘合剂”。许多民调显示,台湾同胞对两岸同属于中华民族有着较高的认可。马英九在2012年5月20日的就职演说中讲到两岸同属中华民族,有共同的血缘、历史和文化,并都尊崇孙中山先生。在两岸高度的民族认同的基础上,黄埔精神这记中国近代史上的精神烙印,深刻地反映了孙中山先生的遗志,体现了挽救民族危亡的理想,记载了两岸同胞共赴国难的历史,扎根在两岸军人和黄埔后人的心里。充分彰显黄埔精神所体现的鲜明的民族性,使其在两岸和平发展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才是对黄埔精神致力“振兴中华”的遵循,对两岸同胞共同历史的尊重,也是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应有体现。

  增进两岸国家认同的一面镜子

  黄埔军校记载了国共两党合作的历史,黄埔精神体现了共同捍卫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信念。传承黄埔精神对两岸增进国家认同,具有发人深省的启迪意义。

  黄埔精神与祖国统一紧密相连。黄埔精神自始至终都为祖国独立和统一而服务。黄埔学生投笔从戎,目的在求国家独立和统一。舍此之外,别无其他。纵观北伐、抗日战争,目的都是为了祖国的独立和统一。因此,具有黄埔精神的黄埔同学早已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独立和统一事业联系在一起了。黄埔军校本身就是国共两党团结合作的产物。黄埔军校的校训、校歌及领导人讲话都强调精诚团结,黄埔军校的校训即是“亲爱精诚”。黄埔军校校歌中有“亲爱精诚,三民主义,是我革命先声”、“亲爱精诚,继续永守,发扬吾校精神”的词句。前几期毕业学生的誓言中也都强调“亲爱精诚”。

  两岸黄埔源出一脉,黄埔精神惠泽两岸。借由同窗袍泽的关系,台湾退役将领仍然是黄埔精神的继承者,祖国统一的支持者。台湾以凤山陆军军官学校为代表的高等军事院校继承了黄埔军校的建制和传统,岛内军界人士普遍认同黄埔军校根在大陆。台湾退役将领在台湾军界政界商界有着重要影响。他们之所以能够看到两岸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的大趋势,很大程度上因为他们经历了国共分合的历史,他们的血脉里依然流淌着黄埔精神。近几年来,在黄埔精神的强大感召下,两岸退役将领开始接触交流,试水军事互信,为增进两岸国家认同铺路搭桥。此外,同样为祖国统一振臂高呼、奔走忙碌的,还有黄埔亲友。他们与黄埔同学血缘相连,一脉相承,前辈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对他们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是黄埔精神的忠实传人。

  为什么黄埔精神的继承者,都成为祖国统一的急先锋?因为,他们最懂得两岸不能兵戎相见的道理,最明白两岸实为一家人的真相,最理解两岸共谋民族复兴的大目标。这种执着和坚定,源自黄埔精神的影响力和感召力。黄埔精神已成为一面镜子,时刻提醒我们正确看待历史,把握发展趋势,促进祖国统一,共谋同胞福祉。

  今年是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以此为契机,两岸应共同深入挖掘黄埔精神的内涵,扩大黄埔精神的影响,彰显黄埔精神的品牌价值,使“天下黄埔一家人”成为“两岸同胞一家亲”的生动实践,让黄埔精神在两岸携手共筑中国梦的征程上熠熠生辉、薪火相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