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同学会

人物春秋

74年前的挽联

日期:2015-11-01 15:30:00 来源:《黄埔》 作者:蒋光宇
字号:【小】【中】【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我父亲已经99岁,是抗战老兵,亲历了八年抗战的每一天。1936年秋,父亲19岁。为了谋生,父亲在亲戚的帮助下,从山东到西安参加了东北军的第53军。

  父亲参军不到一年,日本侵略军挑起了“七七”事变。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从此之后,父亲跟随东北军开往抗日前线,参加了太行山游击战、武汉会战、洞庭湖防务;1941年,考上了黄埔军校17期,在二分校进修,毕业后调到第53军军部参谋一科;1943年,被编入中国远征军,担任第53军军部作战参谋,赴滇缅抗日,参与制定部队的行军计划;1944年,被派到桂林陆军大学参谋班学习,毕业后返回部队继续参加远征军战事,与驻印军队新30师会师;直到抗战胜利后去越南战场,接替第60军的防务。

  最近这几年,媒体记者和关爱抗战老兵的志愿者,多次到家里采访和慰问父亲。他们多是从《我的抗战》一书中,特别是从中央电视台等84家电视台同时播出的大型电视记录片《我的抗战》中,得知沈阳市有个健在的抗战老兵——蒋润苑。父亲对来访者,除了回答有关抗战的提问外,几乎每次都提到一件往事:74年前的一副挽联。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不久,父亲的老家——山东省广饶县就成了沦陷区。父亲有家不能回,与我奶奶天各一方,连信都不能通。父亲7岁时我爷爷就去世了,54岁的奶奶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含辛茹苦地将父亲养大。父亲格外惦念兵荒马乱中的我奶奶,奶奶自然也格外牵挂炮火连天中的父亲。

  1939年武汉会战后,父亲随部队撤到湖南省津市。津市有个文具店,掌柜的叫杨鼎新,为人热情善良,与我父亲相处得不错。父亲在离开津市前与杨掌柜商量,用店里的信封和信纸,给我奶奶写封信,尝试一下能否联系上。杨掌柜同意后,父亲在信中谎称自己在文具店当学徒,一切安好。这样写的目的是不让敌占区的母亲担心,也免得给老人家惹出麻烦。父亲拜托杨掌柜,如果收到我奶奶的回信,就保存好,以便将来转寄。

  两年后,仅读了几年小学的父亲靠自学考上了黄埔军校。父亲在湖南省武冈市的二分校学习时,给文具店的杨掌柜写了封信,打听有没有我奶奶的回信。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那是1941年冬季的一天傍晚,父亲惊喜地收到了杨掌柜转来的家信,是叔伯弟弟蒋森苑写的。父亲急切地打开信一看,惊呆了:我奶奶已经因病去世了。

  当天晚上,父亲辗转难眠,含泪写下了一副挽联:“卧榻未伺,含殓未归,从来游子多遗恨;国仇未复,劬恩未报,自古忠孝难两全。”第二天,父亲买了黑布,为奶奶戴孝。没能伺候有病的母亲,没能在入棺前见上最后一面,成了父亲终生的愧疚。

  2015年5月12日,父亲对《沈阳日报》的记者又说了几乎每次接受采访时都说过的话:“抗战八年,我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突出的贡献,只是普通一兵,只是竭尽心力地做好了本职工作。比起那些有名无名、或伤或亡、战功赫赫的将士们差多了,自惭弗如。但我在八年抗战中一天没落下,更没掉队,问心无愧。我对得起国家,可对不起在沦陷区老家的母亲,就连她何时病故都不知道。但那是当时的形势所迫,又能如何。那八年,全国有多少家破人亡者,何止万千,实难统计。惨哉!”

  那天,我看完了哥哥、弟弟和妹妹一起整理的父亲口述:《我的一个世纪——一个黄埔抗战老兵的自述》。当晚,我一边给父亲洗脚,一边问了几个问题,其中的一个是:“您一生中最大的遗恨是什么?”

  父亲不假思索地回答:“小时候家里太穷,念不起书,算不上最大的遗恨;长大后赶上八年抗战,东奔西走,朝不保夕,也算不上最大的遗恨;后来受到一些不公正的待遇,也算不上最大的遗恨……我的最大遗恨,可以用那副记忆犹新的挽联来概括。‘卧榻未伺,含殓未归,从来游子多遗恨;国仇未复,劬恩未报,自古忠孝难两全。’”

  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贫家无孝子。74年前,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的时刻,父亲为我奶奶写下的这副挽联,写出了悲恸与无奈,写出了缅怀与志向,写出了忠孝与爱国,写出了一个中国军人誓与日寇血战到底的情怀与担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