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暨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40周年在广大海内外黄埔同学及其亲属中引发强烈反响(二)
广西黄埔军校同学会
黄埔军校第六分校第18期生黄朝容表示,我中学毕业的时候直接考入第六分校,学校在桂林白沙。多年来,我深感党和国家的关怀。105岁的我能见证黄埔军校建校百年,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倍感温暖振奋。今后将继续传承同辈之志,教育好下一代,继续弘扬“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黄埔军校第20期生王锡茂表示,我已经101岁了。有生之年,很荣幸见证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见证新中国风雨兼程和沧桑巨变,见证国家由弱变强,人民幸福安康。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是对我们黄埔人的激励和鼓舞,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历史大势,黄埔同学及其亲属应当担当重任,再立新功。
黄埔军校桂林分校政治督导陈良佐之孙、广西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陈澄波表示,我非常有幸参加了纪念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暨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40周年座谈会,现场聆听宣读贺信,倍受鼓舞。这体现了党中央对黄埔军校同学会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黄埔同学及其亲属的亲切关怀,为黄埔军校同学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精神,把牢正确的政治方向,发挥特色优势,深化两岸交流与合作,坚定反“独”促统,加强同学会自身建设,致力于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黄埔军校第15期生章武之外孙,广西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胡坚表示,在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暨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4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来的贺信,内心无比激动,深受鼓舞,倍感振奋!这是值得每一个黄埔人永远铭记的日子!百年黄埔,薪火相传。黄埔先辈们前仆后继不怕牺牲的光辉事迹和“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将会激励我们矢志不渝为祖国完全统一、为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应尽的黄埔力量!
黄埔军校第六分校教员朱为珍之孙、广西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朱晓明表示,在纪念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暨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4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体现了对黄埔同学和亲属的关爱和期待。我内心无比温暖、倍感荣幸、深受鼓舞,深知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必将牢记宗旨使命,不忘先辈遗志,传承好“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必将坚守民族大义、坚定反“独”促统,以实际行动共推祖国和平统一,为广西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黄埔军校第5期生周元之曾外孙女,广西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罗天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使我倍受鼓舞,深感责任重大。在中华民族危难的时刻,黄埔军人和全国人民众志成城,舍生忘死,前赴后继。我作为黄埔后裔,要继承先辈遗志,发扬黄埔精神,立足本职工作,勇担时代重任,为推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黄埔军校第6期生庞碧君之孙,广西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庞杰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让广大黄埔亲属倍受鼓舞,我辈更应奋发图强,勇敢担当起新一代黄埔亲属的历史使命,传承弘扬“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为祖国和人民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让百年黄埔精神,薪火相传,发扬光大,永久不衰。
黄埔军校第六分校第18期生伍福春之孙女,广西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伍清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高度评价黄埔军校、黄埔爱国军人的历史功绩,作为黄埔后代我深受感动,深受鼓舞,更深感重任在肩,我将牢记先辈志向,牢记初心使命,立足本职工作,继承黄埔先辈追求祖国统一、民族复兴的宏图大志,携手同心做黄埔精神的传承者。
黄埔军校第6期生覃莲芳之孙女,广西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覃超芸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令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如何弘扬黄埔精神、同心共圆中国梦,是黄埔后代的政治使命和责任担当。我们要讲好黄埔故事,让黄埔精神薪火相传,为促进祖国统一、致力民族复兴增添精神动力。坚定反“独”促统,继承先辈遗志,加强与岛内黄埔同学及亲属联系交流,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黄埔军校第7期生郑持璔之孙女,广西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郑海燕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使我百感交集,心情激动!作为黄埔后人中的一员,我们始终秉持和牢记宗旨和政治使命,弘扬“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坚定反“独”促统立场,不忘先辈遗志,牢记黄埔百年初心,勇担时代重任,努力践行黄埔精神,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把黄埔精神传承下来,发扬光大,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应尽力量。
陕西省黄埔军校同学会
黄埔军校第4期生刘志丹之侄孙刘永昌表示,在民族危亡之际诞生的黄埔军校,强调以爱国主义为根本、以革命理想为共同奋斗目标,精诚团结、战无不胜,为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立下不朽功勋。黄埔军校办学初期,凝聚了以“爱国、革命”为精神内核的强大力量,极大激发了有志青年的爱国热情,形成了坚不可摧的团队精神。当前,台海形势和国际环境严峻复杂,海内外的黄埔人更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以祖国统一大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共同为黄埔精神注入时代新内涵!
黄埔军校第1期生王泰吉之曾孙王争红表示,作为黄埔后人,读到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心潮澎湃,为先辈献身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的大无畏革命精神而自豪,为民族独立做出的尝试和贡献而骄傲。作为黄埔亲属,一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精神,坚持听党话跟党走,坚决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中华民族复兴和祖国统一贡献自己的力量。
黄埔军校第23期生、陕西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韩志英之女韩原利表示,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感到无比鼓舞。我父亲一直都以祖国统一大业为己任,今天这个任务也传递到了我身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给我们黄埔亲属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发挥黄埔亲属作用,在反“独”促统立场上,坚决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一个中国不动摇!
黄埔军校第4期生孙钟彦之孙孙巍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饱含深情、高屋建瓴、内涵深刻、意蕴深远,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黄埔军校同学会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黄埔同学及亲属的亲切关怀,令我们倍感温暖振奋,深受鼓舞激励。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为指引,把贺信精神转化为坚定反“独”促统的强大动力,继承黄埔先辈追求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宏图大志,携手同心、矢志不渝做黄埔精神的传承者,坚定信心、众志成城做民族复兴的参与者,共同推进祖国统一,努力将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推向前进。
黄埔军校第21期生高琴轩之外孙黄丹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饱含着亲切关怀与殷切期望,意义深远、思想深邃,令广大海内外黄埔同学及亲属倍感温暖振奋,深受鼓舞激励。身为黄埔亲属,我要缅怀黄埔先辈们的革命精神及历史功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不忘先辈遗志勇担时代重任”的殷殷嘱托,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继续传承发扬“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以黄埔情缘为纽带,凝心聚力坚定反“独”促统,同心同德共圆中国梦,展现新担当新作为,为维护两岸和平发展大局、祖国统一大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黄埔军校第一分校第29期生付孟贤之外孙杨乐表示,金戈铁马踏万里,百年征途启新篇。读习近平总书记之贺信,吾心倍加鼓舞。百年间,黄埔军校培育英才无数,投身革命,或为国捐躯,或全身而退,天涯散落,但黄埔薪火不断。祖国统一大业待成,前辈以血肉之躯开创先路,我辈秉承传统,以前赴后继之精神砥砺前行。逢今之前所未有之大变局,吾辈以一“新”字,身体力行,不忘“爱国、革命”之精神,共圆中国梦!
黄埔军校第21期生宋国钧之曾孙李勃昕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体现了对黄埔人的关爱,也为做好新时代黄埔工作提供了遵循。百年历程中,黄埔精神薪火相传,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责任如磐,使命在肩,作为新时代的黄埔亲属,要把握历史大势,坚守民族大义,团结港澳台海外黄埔同学及亲属,增进国家民族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反“独”促统的责任担当,坚决守护中华民族的共同家园,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黄埔军校第4期生陈玉壁之孙陈子恒表示,值此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暨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4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我们每一位黄埔同学及其亲属都是收信人,内心无比温暖、倍感荣幸、深受鼓舞,也深知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要认真学习领会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做维护祖国和平统一的践行者。要继续发扬黄埔精神,做好本职工作,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共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无愧于这个时代赋予我们责任和使命。
黄埔军校第七分校第16期生董天佑之孙董理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勉励广大海内外黄埔同学及其亲属,勇担时代重任,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推进强国建设作出贡献。作为黄埔亲属,我一定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不忘先辈遗志,传承好“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坚守民族大义、坚定反“独”促统,以实际行动共推祖国和平统一;从本职工作入手,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的效能,促进更多技术创新成果应用落地,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提供智慧力量。
黄埔军校第6期生王宪斌之外孙女徐洁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如同一曲激昂的赞歌,唤起了我对那段光辉岁月的深切缅怀,同时也激发了我对新时代新使命的深刻思考。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我要继承和发扬黄埔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自身素质,以实际行动践行黄埔精神,让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我们手中继续发光发热,为同心共圆中国梦凝心聚力,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黄埔军校第1期生、第三任校长张耀明之孙张建学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特别提到了两个第一: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是我国第一所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学校。作为黄埔亲属,我倍感激动荣耀,也深感责任重大,要认真学习深刻领悟贺信的丰富内涵,不断传承弘扬黄埔精神,讲好黄埔故事;要坚决捍卫一个中国原则,做好对台工作的宣传;积极发挥优势,加强同台湾亲友的联系,促进两岸心灵契合,为早日实现祖国统一作出黄埔亲属应有的贡献。
黄埔军校第11期生刘志义之外孙李震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对黄埔军校的历史贡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为今后黄埔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黄埔亲属,要继承“爱国、革命”黄埔精神,勿忘先辈遗志,要以黄埔情缘为纽带,深化两岸交流,为同心共圆中国梦广泛凝心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