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三地黄埔抗战老兵英名补录中国远征军名录墙
日期:2025-09-02 16:22:00
来源:
作者:耿嘉陵
字号:【小】【中】【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为更好地缅怀中国远征军的丰功伟绩,2013年8月,腾冲市于滇西抗战纪念馆西侧修建了一条全长129米的中国远征军名录墙。名录墙上镌刻了103141名参与中缅印战区抗战的中国远征军将士、盟军将士、地方抗战游击队、地方参战伤亡民众、协同参战部队和单位人员的姓名。清一色的火山青石墙面象征远征将士坚强的意志,14个曲折向前的大面寓意14年艰难曲折最终走向胜利的抗战历程。2013年之后,滇西抗战纪念馆持续向社会征集中国远征军名录,并根据征集情况在每年清明节即将来临之际增补镌刻上墙。至今,中国远征军名录墙上总计镌刻中国远征军(中缅印战区参战人员)名录115231人。如今,一排排一列列名单整齐,犹如整装待发的军队,似前赴后继共赴国难。随着远征军老兵逐渐凋零,并肩作战的战友们陆续归队,方整的名录阵容仿佛军号吹响,将士们就要立刻出发!据腾冲市滇西抗战纪念馆工作人员介绍,新增名录上墙后,该馆工作人员会陆续将此事告知提供名录的中国远征军后代,以此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致敬英雄、告慰英灵!
这项长期坚持的工作几年来得到了中共腾冲市委、市政府、中国远征军(中缅印战区参战人员)后代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充分肯定和支持,实现了无数中国远征军将士(中缅印战区参战人员)的遗愿,给远征军(中缅印战区参战人员)后裔们送去了精神上的慰藉。我们要永远铭记中国远征军名录墙上每一位英雄的名字,将抗战精神(文化)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在得知自己先辈的姓名已如期镌刻上墙,很多远征军老兵(中缅印战区参战人员)后人知道后都激动得热泪盈眶。远征军老兵姓名镌刻上墙工作,功德无量, 让远征军老兵(中缅印战区参战人员)的灵魂得到有尊严地安放。作为远征军(中缅印战区参战人员)的后人纷纷感谢腾冲滇西抗战纪念馆,我们永远铭记你们为我们后人所做的一切;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教育下一代,你们的工作是极有意义的,为你们的责任担当点赞。向你们致敬!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中国远征军致敬!




值得欣慰的是,十年来经我申请、牵线联系、推荐申报的十六位抗战远征军老兵英名已经通过审查并增补刻录在腾冲中国远征军名录墙上,其中有黄埔军校学习经历的远征军老兵八人(李汉冲陆军大学第5期、黄钟秀黄埔16期、全德普黄埔16期、阎望江黄埔17期、李超黄埔18期、刘大戈黄埔19期),尤其是台湾的原国民革命第十一集团军战干团第1期生撒杰森(第20集团军上尉中队长、国民革命第五军上校参谋长,1983年奉准由泰北返台,1997年11月在台去世),经审核在2023年增补录入腾冲中国远征军名录墙。另一香港同胞戚正骅的父亲—戚雷湧黄埔17期(原国民革命陆军新编第一军特务营第一连少校连长,2018年3月15日在香港去世)也在2024年申报成功,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八十三周年时增补刻录在腾冲中国远征军名录墙上。撒杰森之子撒光汉(1987年毕业于台湾凤山陆军官校宪兵科,2007年台陆军宪兵少校退伍),在台知道父亲撒杰森姓名增补刻录在腾冲中国远征军名录墙上后非常兴奋,一再感谢,表示一定要回大陆去腾冲祭奠父亲。此两例中国远征军黄埔老兵名录申请增补成功我认为是为台湾、香港同胞实实在在做了一点事,充分体现了两岸一家亲,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增强了台湾、香港同胞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自豪感和向心力,为祖国统一,“一国两制”奉献了自己微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