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同学会

黄埔要闻

黄埔军校同学会组织媒体采访北伐战争名人之后和后期同学

日期:2008-05-13 13:01:00 来源: 作者:
字号:【小】【中】【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为纪念北伐战争80周年,推进祖国的早日统一,7月18日至29日,黄埔军校同学会组织新华社、《人民日报》海外版和《团结报》三家新闻媒体的记者奔赴广东、湖南和湖北三地,有针对性的选择了九位参加过北伐战争的黄埔名人之后和后期同学,根据他们的所见所闻和亲身体验进行采访,获得了不少有价值的新闻线索。

  此次采访对象层次比较高,代表性比较强。在广州,采访了曹云屏和陈扬钊两位老先生。曹云屏,原广州市委秘书长。其父曹渊,黄埔一期毕业,共产党员。北伐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第一营营长,参加了汀泗桥、贺胜桥战斗。1926年9月在攻打武昌时任奋勇队队长,在激战中英勇牺牲。建国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陈扬钊,现任广东黄埔同学会副会长。其父陈明仁,黄埔一期毕业,参加了两次东征、北伐和抗日战争,战功卓著。曾任国民党军第七兵团司令官、湖南省政府代主席,1949年长沙起义的领导者之一,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

  在湖南,采访了唐仁理、方定韬二位老先生和王时燕女士。唐仁理,现居香港,其父唐生智,黄埔军校校务委员。北伐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上将军长兼北伐前敌总指挥,率军攻克汀泗桥、贺胜桥和武昌,并任北伐军西路总指挥。1949年回到长沙,致力于湖南和平解放。解放后历任湖南省政府副主席、副省长,国防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委、全国人大常委等。方定韬,原湖南某钢铁厂党委书记。其父方鼎英,黄埔军校教育长兼代理校长。北伐时,受蒋介石委托全权主持黄埔军校工作。历任军长、国民党第九战区战地党政委员会副主委,1946年被授予国民党陆军中将。后参加湖南起义,建国后历任湖南省政府参事室主任、司法厅长、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委员等。王时燕,长沙鹏程汽车出租公司董事长。其父王认曲,黄埔一期毕业。北伐时任第一军第一师连长,参加了武昌战斗,表现突出。随后又转战江西和江浙一带,在决定北伐胜负的龙潭决战中,身先士卒,颈部中弹,仍坚持战斗,最终率全团打垮孙传芳部,取得了“从此东南无余敌”的决定性胜利。历任中央军校13期1总队少将总队长、国民党军暂编第一师师长、东北保安司令部中将高参等。1949年积极参加湖南和平起义。解放后曾任湖南省政府参事。

  在湖北,采访了傅应秋、慕国芬、韩乃信和李颂卓四位老先生。慕国芬,黄埔军训班16期毕业,现任武汉市黄埔同学会理事。其父慕中岳,黄埔四期,北伐时任第一军第一师第四团连指导员、党代表。在攻打南昌、武昌战斗中,多次参加奋勇队,身先士卒。后曾任国民党少将副军长。1949年在成都起义。

  傅应秋,黄埔19期毕业,现任湖北黄埔同学会理事。其父傅正模,黄埔一期。北伐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二师六团二营少校副营长,在攻打武昌战斗中率敢死队身先士卒,负重伤。后历任团长、旅长、副师长。1941年被授予国民党陆军中将,1949年与程潜、陈明仁等通电起义。韩乃信,武汉市黄鹤楼中学教师。其父韩浚,黄埔一期毕业,北伐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教导营中校营长。历任国民党军师长、七十三军副军长、中将军长等职。1947年莱芜战役中被俘。解放后曾任湖北省政协文史专员、省政协常委。李颂卓,黄埔17期毕业,现任湖北黄埔同学会理事。少时曾经历过武昌战斗,对其中一些事件印象很深。

  此次活动得到了三省黄埔军校同学会的大力支持和热心帮助。在活动前,三省黄埔同学会机关领导及同志们就根据这次活动的目的和计划,有针对性的选择比较适合的人选,并精心联系安排被采访人作好发言准备,使采访能够紧扣北伐战争这个主题,准备的资料比较丰富。

  在采访活动中,湖南张家界市委统战部、湖北咸宁市委统战部、咸宁市咸安区委、宜昌市委统战部、姊归县委统战部的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和热情接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