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青春力量 共筑统一梦想——两岸及海外黄埔同学及其亲属共话黄埔精神传承
日期:2025-11-07 14:43:00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
字号:【小】【中】【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十月的湘西,秋意正浓。在湖南怀化这片曾经见证中华民族抗战胜利的土地上,第十八届黄埔论坛如期举行。来自两岸及海外的黄埔同学及其亲属相聚于此,共话新时代黄埔精神的传承。
202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暨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40周年的贺信中指出,“黄埔军校同学会要牢记建会宗旨和政治使命,继续弘扬‘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希望广大海内外黄埔同学及其亲属不忘先辈遗志,勇担时代重任,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贡献。”
“守好根,做精神的传承者;搭好桥,做两岸交流的黏合剂;啃好职,做民族复兴的实干家。”论坛期间,澳门辛亥·黄埔协进会理事兼青年部主任程海菱提出了新时代黄埔同学及其亲属的“三重担当”。
作为一名在澳门长大、香港求学的青年,程海菱从小在黄埔军校同学会相关活动的氛围中成长。从参加“黄埔缘·民族心·中华情”演讲比赛,到组织两岸黄埔同学亲属交流活动,她深深体会到青年的交流是增进两岸认识与认同的最佳方法。
这种从情感共鸣到行动担当的转变,在更多人身上得到体现。泰国黄埔校友会副理事长陈薇通过多年历史寻访,在四川档案馆找到了外公——黄埔军校10期生陈白坚的珍贵资料。这段跨越时空的“寻根之旅”,不仅让她真切感受到先辈们为国家统一、民族独立付出的牺牲,更促使她主动投身黄埔精神的当代实践。
“青年是民族的未来,也是两岸关系发展的生力军,我们要做历史的明辨者,共同学习真实的历史。”陈薇说,两岸青年应通过寻访黄埔旧址、共享黄埔史料、举办学术研讨、开展文化交流等多种形式来共同挖掘和传播黄埔文化,在共同的精神家园中增进认同感,筑牢情感纽带。
精神传承需要具体的路径,这条路径在新一代黄埔人的探索中逐渐清晰。浙江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杨灵统建议,通过制度化平台加强两岸黄埔后人的交流交往。他表示,两岸青年关注的社会热点、文化潮流高度相似,这种天然的亲近感为深入交流提供了坚实基础。
新西兰北京同乡会会长王小选分享了对黄埔精神传播方式的深刻思考。他说,对年轻一代“少说大道理”,要理解他们关心什么、面临什么,用年轻人的语言进行有效沟通。“还要通过实实在在的机会和平台,让台湾青年亲身感受祖国大陆的发展机遇。”王小选说。
“新征程上,我们要团结起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和外部势力干涉,坚定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共创祖国和平统一美好未来,共担民族复兴的责任,共享民族复兴的荣耀。”
“今天在这里,我不仅代表自己,更代表那些渴望为两岸关系贡献力量的热血青年。从黄埔精神到民族复兴,我们从来都是一家人、一条心。”
……
海内外黄埔同学及其亲属的心声汇聚成共同的誓言。
共同的信念也在大家心底生长:这份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必将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青春力量,在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道路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