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同学会

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历史的现实意义

日期:2016-05-04 10:57:00 来源:《黄埔》杂志 作者:
字号:【小】【中】【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闪耀着时代光辉的“黄埔军校”金字招牌,已经高挂在中国历史的星空,传说在亿万民众的口碑中。黄埔军校的历史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因为它不仅只是一段英雄史诗,而且有着许多的历史借鉴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特别是在当今社会,辉煌黄埔的背影离我们相去还不远,我们还能明显感到黄埔强能量的高热温度,有着直接的受惠传承、经验指导和学习借鉴价值。

  (一)爱国情怀的精神典范

  爱国,是黄埔精神的第一内涵,也是黄埔军人成功成仁的门禁卡,更是黄埔军校之所以被全国民众认可的鲜亮名片。黄埔军校是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而创建的,黄埔军人之所以能够迸发出所向披靡的斗志和力量,皆源于他们立志振兴中华民族的崇高理想和爱国情怀。

  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演讲中指出:开办军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他要求黄埔学生“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救国救民的事业”。我们要把革命做成功,“建设一个新国家”,为了中国的独立和统一,“以同世界各国并驾齐驱”,使中华民族“永远生存于人类”,我们“要学革命先烈的行为”,“不要身家性命,一心一意为国来奋斗”。《黄埔校歌》中也强调“杀条血路,引导被压迫民众”。军校教育学生“爱国家,爱百姓,不要钱,不要命”,培养学生爱国爱民的革命精神,这是黄埔军校与旧时军校根本不同的。一批批革命青年正是满怀着救国救民的革命愿望和“打倒列强除军阀”的雄心壮志,汇集到革命的黄埔,学习军事和政治。而后他们积极投身于救国救民的东征、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中去,为民众的解放、祖国的独立而贡献青春和生命。爱国,成为军校师生的一种永恒精神力量,许多人从这里找到了源动力,激励着他们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奋斗终生。

  黄埔精神是黄埔军校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其核心是为统一中国、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顽强奋斗的爱国主义。“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无论自然环境多么艰难,无论政治环境多么险恶,两党斗争你死我活,但这个群体绝少出叛国者。

  爱国是一种深厚的感情,一种对于自己生长的国土和民族所怀有的深切的依恋之情。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当今社会,更是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重要教育内容之一。今天我们传承黄埔精神,最主要的就是致力于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弘扬历代仁人志士为祖国奉献一切的献身精神。

  (二)尚武精神的“补钙”能量库

  说到黄埔军校,突入我们眼帘的军人形象,不仅是英姿挺拔的帅哥猛男,更是血气、豪气冲天的武侠壮士。黄埔军校,首先姓“军”,其教育方针是培养牺牲个人一切的革命军人,“尚武”的氛围充盈整个课堂教育和校园文化,其内涵不仅是以武自强、以戈止武,更重要的是血性、骨气和牺牲。

  在中国社会,常人言谈中非常避讳那个“死”字,但在黄埔军校中,却是言必谈“死”,师生们是名副其实的“军人以战死为荣”。校门前那副著名对联把“死”字直接写了出来:“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实际上在直言“来者,必须做好死在这里的准备”。课堂上下,常闻师生把“牺牲”二字挂在嘴边,笑谈以死赴义,慷慨视死如归,先走后走而已。黄埔岛上的校园,与烈士陵园融为一体;师生寝室旁,长眠着东征和北伐的同学烈士遗骨。黄埔军校的课堂,时刻连通着战场。从东征、北伐到抗战,每次战役,无不洒有黄埔师生的鲜血;每个战场,无不埋有黄埔师生的忠骨;每本战史,无不记载着黄埔师生的功绩。无数黄埔师生用鲜血和头颅,铸就了黄埔军校的赫赫战功和声誉威名,铸就了一段忠魂浩荡的鲜活历史。建校仅4年,黄埔军校编印《黄埔精神》,其中概括黄埔精神内涵主要是“牺牲、团结、负责”的精神,即“为革命而牺牲、为主义而团结、为总理而负责”的“三为”精神,这里面既有东征时期形成的“不要钱,不要命;爱国家,爱百姓”的“两不两爱”精神,也有北伐时期的“不怕死、不怕苦、不怕难”的“三不怕”精神。由此亦见,“牺牲”时刻凸显在黄埔军校的血色旗帜上,引导着黄埔师生冲锋陷阵,所向无敌。在国家和民族危亡面前,黄埔军人笑对死神,血洒疆场。由此我们也就可以释疑黄埔英杰曹渊、赵一曼之死的慷慨壮烈,不再迷思黄埔忠烈蒋先云、左权之死的惊奇。我们敬仰每一位黄埔先烈,他们站起来都是一尊顶天立地的铜像。由此见,“尚武”是黄埔军人的本分,也是凸显于黄埔军校外在表现的重要标志。

  尚武精神,是一个国家动力的源泉。通览世界史,每个国家的强盛,无不是背后有尚武精神为这个国家的强盛提供了巨大推力。国家之富强,需要文武结合,正所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而没有骨气,奴性十足,哈巴狗样,通常是抗战影视剧中汉奸的造型。其实,真实汉奸的模样大概也如此,因为他们自身本来就严重“缺钙”,靠出卖自己的灵魂和祖宗来苟且活命。这种“缺钙”现象,在中国近现代社会从未绝迹,尤其在当前多年没有战争的和平环境中,有些人的“缺钙”现象异常严重。这里面既有内在文化因素,也有西方反对势力恶意诋毁中华历代民族英雄的“和平演变”手段,他们肆意诋毁“狼牙山五壮士”等英烈,阉割青年人的“尚武”牺牲斗志,矮化精神,弱化体质,妄图从根本上摧毁中华民族。当今社会,全民社会骨气上的“补钙”,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而黄埔军校独特的“尚武”形象和黄埔军人的正能量气质,可作为“高钙”精神食粮补给基地之一。

  我们应该看到,自宋代以来的中华民族开始缺乏一种每个健康的民族都应有的、正常的尚武精神,到晚清尤甚。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古以来爱好和平的民族,但是,我们不应忘记“忘战必危”的古训。我们绝不鼓吹战争,但决不能放松军备,及时给全社会进行尚武精神的“补钙”,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和避免战争。因为一个没有脊梁的民族,势必会被世界潮流所淹没;一个没有伟大精神支撑的脊梁,必将被外力所折断。当今时代,中华民族正值赶超世界先进文明的机遇期,在加强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看到民族尚武精神是发展生产力的倍增器。2015年“九·三”胜利日国家首次大阅兵,其深刻含义之一正在于此。我们绝不是“秀肌肉”,但时常给支撑整个身体的骨骼补钙,则是非常必须的。

  (三)兼容并包、团结合作的方法论意义

  黄埔军校刚建立时,政治教育多是进行孙中山的革命思想教育,马列主义内容相对提得少一些。但孙中山先生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开明的政治领袖,他在“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主导思想之下,允许军校中存在与传播其他有利于国民革命的不同政见,实行兼容并包的政治教育理念,如指出“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均包于民生主义中”。黄埔军校的政治教育贯彻了这一理念,以孙中山革命的三民主义和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为主导,对不同党派和不同学派的思想理论实行兼学相长的教学方针。特别允许三民主义、马列主义的共同存在,并达到相通相融、和谐发展。军校训令明文规定:“本校学员为担负本党(指国民党)军事工作之中坚,除切实接受党的训练,努力研究本党主义,凡本党之一切出版物皆须细心阅读外,更必须注意世界潮流。所以,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等书籍,以及表示同情于本党或赞成本党政策而积力援助本党之一切出版物,除责成政治部随时购置外,本校学员皆可购阅。”军校还注重学习中国历史上的古兵法,吸收国外先进的军事思想,继承和发展中外优良的军事传统,开设了内容丰富的“世界军事”课程,为黄埔军校的蓬勃发展开拓了壮丽的前景。这是黄埔军校区别于以往任何旧式的讲武场所的显著标志之一。

  黄埔军校,海纳百川,以巨大的包容性聚集了当时全国军界政界的各路贤达和社会名流,还有外国的军事专家。一时群英荟萃,叱咤世界风云。早期黄埔岁月,成为黄埔军校的金色年代,是那代黄埔军人的金色年华。那时的黄埔军校,汇集了共产党人的“红色”,国民党人的“蓝色”,甚至于还有点各地军阀的“灰色”等杂色,从而打造出一个全新概念的“金色黄埔”。自然界有一个物种发展规律:杂交的动植物优于原来的母本,混血儿总是要聪明、漂亮一些。孙中山的智慧和贡献,也正在于联俄、联共,他把代表那个时代先进思想、先进政体、先进军事的“多强”联合在了一起,突出实践即体现在以俄为师、国共合作建立黄埔军校上。如此强强联合,优势杂交,其硕果必然更加耀眼夺目。

  在历史岁月的长河中,国共两党的黄埔同窗写就了同心戮力御敌保国的光辉历程。作为国共第一次合作的产物,两党都曾选派重要干部到军校任职,为军校的建设呕心沥血;两党也都在这里培养造就了大批军事政治干部,在国共两次合作时期共同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两次东征,军事负责人是蒋介石,周恩来担负着政治领导工作,他们共同挑起了领导指挥东征军作战的重任。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是国共黄埔将士浴血奋战的结果。也正是由于他们的同仇敌忾,又取得了北伐战争的重大胜利。

  从黄埔精英际会分合的历史可看出,国共两党黄埔将士中始终存在着信仰与主义的不同,并且始终围绕着信仰与主义展开激烈的斗争。尽管如此,黄埔出身的国共两党将领,仍然在关键时刻实现两次合作,前后维持了 11 年之久(1924-1927,1937-1945)。究其原因,就在于当时国共两党都能以国家民族根本利益为重,从寻求国家民族的统一出发,求同存异,暂时搁置内部矛盾与分歧,和衷共济,反对共同的敌人,为中华民族在国际社会开创了新格局。

  团结才有力量,携手合作方能走向成功。黄埔军校的兼容并包教育和团结合作办学模式,培育出了众多的军神将星;还有同时代抗日战争时期的西南联合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联办),受教育的这群学生中后来产生了数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一个“联”字,成就了许多有志青年。看来无论是早期黄埔军校,还是稍后的西南联大,其成功教育的秘诀显然都与这个“联”字有极大关系。其方法论意义,对今日高校教育乃至于党派合作、民族团结等,都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四)祖国统一大业的桥梁纽带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始终延续着追求大一统的血缘和文脉。古文献中的“大道”国家,“大同”社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价值观和世界观,都包含着国家统一的治国思想。在中国历史上,“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分合交错出现,但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导向和主流。正如孙中山所说:“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之中。正是这种意识,才使我们能够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尽管它过去遇到了许多破坏的力量。”“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历史像一面镜子,印证了孙先生的谆谆教诲。

  在黄埔军校的建校典礼上,孙中山曾说:“革命事业就是要爱国,就是要救国救民,我要求诸君,从今天起,共同来担负这种责任。”这就是黄埔军校的爱国和革命的精神,成为黄埔军校的建校方针和治军灵魂。黄埔师生们投笔从戎,目的就是为了国家的独立和统一。担负着打倒列强,不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奴役,铲除国内军阀的统治和压迫,求中华民族的独立自主,求中国统一和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舍此之外,别无其余。纵观东征、北伐、抗日战争,具有黄埔精神的黄埔师生早已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独立和统一事业联系在一起。黄埔军校记载了国共两党合作的历史,在不同历史时期都体现了共同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信念;黄埔军人胸怀实现国家统一这个大目标,并坚守了这个大目标;黄埔精神体现了民族大义,自始至终与祖国独立和统一紧密相连。

  历史蕴含着真理,黄埔师生用鲜血阐释了历史的真谛:国家分裂就会出现动荡衰败,国家统一则会兴旺强盛;国共两党分裂就会两党受损,国家受损,人民受损。两党合作,就会两党受益,国家受益,人民受益。历史昭示着责任,引领我们凝聚共识,尊重包容,守望共同的理想,肩负起新时代的重任。今天,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民族团结强盛,是两岸同胞的共同之福;民族若分裂弱乱,则是共同之祸。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是孙中山先生的夙愿,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夙愿,也是所有中国人的夙愿。历史虽然已经造就了今日海峡两岸的格局,但“国家统一”的大势确定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走向。

  今天,在推进祖国统一的进程中,同根同源、同文同宗、血肉相连的海峡两岸同胞,非常需要大家从心灵、精神上密切感情。国共两党的矛盾和纷争,双方都有自己的看法,但如果寻找“最大公约数”,抗日战争就是“最大公约数”,是双方最有共同性的话题。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寻找更多的共同点,而黄埔军校就是一个共同点,黄埔同学就是一个重要的纽带,黄埔精神就是深化两岸文化认同的一条直通隧道。以黄埔精神为重要媒介,加强两岸的深度交流,就能够发挥独特的桥梁作用。大陆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海峡两岸的黄埔同学从对立、隔绝走向交流、对话,排除各种阻力与艰难,正沿着和平发展的方向不断前进,就是先行、先学的例证。

  黄埔精神是海峡两岸的共同回忆,是两岸公认的文化宝藏和精神财富,其源流已经渗透进两岸同胞的血脉,沉淀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基因中。因此,传承黄埔精神对两岸增进国家认同,具有发人深省的启迪意义。承载着价值观诉求的黄埔精神,是促进祖国统一、致力振兴中华的强大精神动力。两岸所公认的黄埔精神,将成为塑造价值观认同的宝贵财富,起着增进两岸文化认同的重要纽带作用。这也正是黄埔精神的凝聚力、感召力所在。两岸共同弘扬黄埔精神,不仅是共同传承中华文化,更是对两岸共同认可的价值观理念的锤炼和强化,有助于将两岸文化认同引向新的境界,进而实现向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跃升,共同致力于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