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黄埔军校同学会  >  黄埔连载  > 正文

重温汪辜会谈(三)

日期:2008-05-22 16:21 来源:--请选择-- 作者: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第一次预备性磋商前后

  海协成立之初,即于1992年1月8日致函海基会:“本会草创甫成,为增进贵我两会之间的相互了解,兹特邀贵会董事长、副董事长或秘书长率贵会人员于近期来访,就加强双方联系与合作事宜交换意见。”接着,在8月,汪道涵又发函给辜振甫,邀其来访。汪在函中表示,海基会、海协相继成立后,半年以来“两岸关系,特别是经贸合作,日趋活跃,令人感奋”,“当今世界经济形势中,东南亚地区蔚然挺秀,顺此潮流,两岸携手共济,前景未可限量”,“先生擅长经济、多有建树,又出掌海基会,对两岸关系之发展,必将作出重大贡献”,“贵我两会初建,黾勉务实,任重事繁,急需加强沟通,协调配合,促进关系。是以深盼早日会晤,就当前经济发展及双方会务诸问题,交流意见,洽商方案,共利两岸。” 22日,辜振甫回函,对汪会长的邀呈“至感盛意”,对当前日趋频繁的两岸交流,辜也认为两岸“亟需开诚务实,加强沟通”,至于会谈的时间与地点,辜振甫建议“愿择本年10月中、下旬或其它适当时日,于新加坡,就有关双方会务及两岸文化经贸交流,例如台商在大陆投资保障诸问题,进行磋商”,会谈的具体内容“容再商定”。两会达成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后,汪辜会谈进一步提上议事日程。11月底,海协再度发函,建议于12月上旬进行汪辜会谈预备性磋商,12月下旬举行正式会谈。至于会谈地点,则愿意积极考虑辜振甫所建议的地点——新加坡。

  但会谈最终未能如期举行,一方面中国传统农历新年将届,另一方面则是台湾年底要进行 “立委”选举。

  1993年3月2日,海协致函海基会,关于汪会长与辜董事长会晤事。内容如下:

海峡交流基金会:

  自去年8月汪道涵会长函邀贵会董事长辜振甫先生会晤并获辜先生赞同,已历半载有余:其间虽有函电往来交换意见,然蹉跎迄今未能实现。

  新元肇始,鉴于两岸经济合作有所继续发展,贵我两会诸多联系与合作事宜也有待策进。为此,我会再次建议于今年3月下旬或4月初举行汪会长辜先生的正式会晤。贵我两会已有进行预备性磋商的共识,我会曾提出在北京或台北、大陆其他适当地点或金门进行,现望贵会提出预备性磋商的时间和地点。候复。

  即颂

春祺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1993年3月2日

  3月12日,海协发函给海基会,一是对邱进益任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表示祝贺,另一方面则是邀请邱进益率团访问北京。海协在函电中表示:“一年多来,贵我两会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在促进两岸民间交往与交流,妥善处理交往中产生的具体问题,推动事务性商谈等方面进行了合作,得到了两岸同胞的肯定,对两岸关系发展有所帮助。为加强贵我两会的联系与合作,我会邀请邱进益先生早日率团访问北京,可洽商两会会务,也可商谈两岸公证书使用、挂号函件业务问题,还可就汪辜会晤准备事项交换意见,或可讨论双方关心的其它问题。”接到函电的邱进益表示能否率团访京须与“陆委会”方面商谈,而“陆委会”则认为在没有解决会谈中的技术问题以及文书查证与挂号信函的商谈定案之前,“暂不考虑访问大陆”。会谈又再次搁浅。

  3月18日,“陆委会”发表《汪辜会谈背景说明书》,内容包括制定说明书的用意、汪辜会谈的性质、议题范围、会谈地点选择等。《说明书》将这次会谈定为“两岸政府正式授权之民间中介团体高层负责人首度会面 ”,而其性质则为事务性及功能性,不涉及政治问题。

  3月23日,海协负责人就台湾发表的《汪辜会谈背景说明书》通过新华社发表谈话,这位负责人说,“我们已注意到这份说明,对其中愿意尽早举行海协汪道涵会长与台湾海基会辜振甫董事长会晤的态度,表示由衷赞赏。我们十分重视汪辜会晤,殷切期望这次会晤能为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海协与海基会联系与合作以及两岸各项交往与交流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位负责人指出,“早日实现汪道涵会长与辜振甫先生的会晤,是我会的积极主张,并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工作和努力。1992年1月8日,我会成立不久即主动函邀海基会董事长、副董事长或秘书长来访。8月4日汪会长亲自向海基会辜先生发出会晤邀请,希望就当前经济发展及双方会务诸问题,交流意见、洽商方案。8月22日,辜先生亲自回函,接受了这一邀请。嗣后,我会同海基会通过电函往来,就汪辜会晤的时间、地点和预备性磋商等问题多次交换意见。我们注意到海基会与台湾有关方面也为举行汪辜会晤作出了许多努力,并高兴地看到海基会和台湾有关方面正在加紧会晤准备工作。目前举行汪辜会晤的时机已日臻成熟,我会再次邀请海基会负责人与我会及早举行预备性磋商,共同推动汪辜会晤早日实现。”这位负责人表示,“我会认为,汪辜会晤是民间的、经济的、事务性的会晤。实现汪辜会晤,不仅有利于我会与海基会的联系与合作,也有利于促进两岸经济合作与交往、交流、促进两岸关系的发展,对海峡两岸都有利。我们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这一倍受两岸同胞瞩目与期待的会晤能够早日实现并能取得积极成果,进一步推动两岸关系向前发展。”第二天,海基会就回函表示拟派相关主管人员3月25日赴京协商。25日至27日,海基会法律服务处处长许惠佑率相关人员赴北京,与海协就“两岸文书查证”及“两岸挂号信函查询补偿”进行会商。中国公证员协会、中国通信协会邮政专业委员会人员分别参加了这次商谈。两项事务性商谈在历时一年、多次磋商之后终于取得了共识,双方共同拟定了两项协议草案。商谈中,许惠佑与海协副秘书长孙亚夫就汪辜会谈预备性磋商的程序问题,进行了先期安排。双方原则商定,自4月7日起,由副董事长邱进益与海协常务副会长唐树备,在北京先进行预备性磋商。汪辜会谈的预备性磋商随即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

  4月3日,台湾“陆委会”正式核准授权海基会秘书长邱进益赴北京,与海协进行汪辜会谈预备性磋商。“陆委会”在授权书中强调,本次磋商不得涉及任何政治性问题,不得与中共高层官方人员接触或会晤,磋商仅限于与海协交换意见并寻求解决问题之共识,不得正式签署协议,行程应公开化。4月4日,海基会先遣人员、法律服务处处长许惠佑一行4人来京,为邱进益的北京之行作先期安排。

  4月7日下午4时20分,邱进益一行10人乘机抵达北京。这是邱进益离开大陆43年后第一次踏足故土。在机场接受采访时,邱进益感慨地说到:“海峡两岸四十多年来的分隔,实在是中华民族的不幸。如何消除彼此疏离、隔阂,改善两岸关系,确实是一项艰巨的工程。这一工程需要全体中国人以耐心、爱心与智慧共同努力。”在被记者问到抵京的感受时,邱进益深有感触地说:“我离台时,台北还在下雨,看到北京天气很晴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预兆。”海协副会长兼秘书长邹哲开前往机场迎接。晚上,海协常务副会长唐树备在钓鱼台国宾馆设宴欢迎邱进益一行。

  4月8日下午,汪辜会谈第一次预备性磋商在北京钓鱼台宾馆举行。会议持续到10日,双方两度进行磋商,就正式会谈程序性问题及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最后,在海内外新闻媒体的公开采访中,草签《两岸公证书使用查证协议》及《两岸挂号函件查询、补偿事宜协议》。两份协议分别一式四份,以繁体字和简体字印刷,并进行了火漆,双方各自保存两册。

  商谈后,唐树备与邱进益分别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此次磋商双方达成的八项共识:一、性质:双方均认为,汪辜会谈是民间性的、经济性的、事务性的、功能性的会谈。二、时间:正式会谈于本年4月27日—28日举行。必要时延长一天。三、地点:新加坡。四、参加会谈的人员:除汪、辜两位先生外,两会随行人员各自不超过10人。五、海协常务副会长唐树备与海基会副董事长邱进益于4月23日抵新加坡进行会商,为汪辜会谈做好准备。六、正式会谈议题:(一)关于两会会务。1、双方同意商谈两会联系与会谈制度,并签署协议。对相互给予入出境便利问题,将进一步磋商。2、确定今年两会事务性商谈议题。(1)违反有关规定进入对方地区之人员的遣返及相关问题。(2)有关共同打击海上走私、抢劫等犯罪活动问题。(3)协商两岸海上渔事纠纷的处理。(二)关于两岸经济交流。(1)海协愿意协助有关部门积极促进台商在大陆投资正当权益的保障。海基会愿就台商在大陆投资及大陆经贸界人士访台协调有关机关予以积极促进。(2)两岸授权的民间团体共同筹设民间性的两岸经济交流会议制度。(3)双方同意就共同开发能源、资源问题进行讨论,海协建议向台湾地区提供劳务,海基会允诺将转送主管机关考虑。(三)科技、文教交流。(1)两岸青少年交流。(2)两岸科技交流。(3)两岸新闻界交流。七、正式签署《两岸公证书使用查证协议》、《两岸挂号函件查询、补偿事宜协议》。八、以适当方式共同宣布汪辜会谈的成果。

  此次预备性协商在坦诚、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为汪辜会谈做了周详的准备,取得了令双方满意的成果。海协负责人会后评价到:“在许多方面取得了相当程度的共识,在有些问题上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在个别问题上还需要进一步交换意见。”台湾方面也给予了相当肯定的评价,邱进益在台北桃园机场接受记者采访时,对自己此次大陆之行表示:“如就陆委会授权范围及与大陆海协达成共识来看,虽然有智慧财产权保障、人身安全二项没有纳入,不过也已作充分讨论,因议题太多无法列入共识中。我个人认为已达成预期目标,至于确切部分,应留给舆论界来打分数。”邱进益认为此次两会晤面达到了“双赢政策”,“我们在会谈时,尽量将双方意见均纳入其中,如文书协议、仪式、会谈定位、人员、地点等均采纳双方意见。坦白说,这是良好互助发展模式,所谓双赢政策是没有错的,未来汪辜会谈更是如此。”台湾“陆委会”主委黄昆辉在11日深夜听取邱进益一行的总结汇报后表示,邱进益的北京之行“过程平顺,结果圆满”,“但这只是两岸中介团体建立互相尊重、对等协商的令人鼓舞的起点,未来的工作将更为繁重艰巨。”

第二次预备性磋商前后

  第一次预备性磋商正式确定了汪辜会谈的时间、地点,为这一世人瞩目的会谈得以顺利实现奠定了基础,也为进一步加强两会的联系,甚至是两岸关系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气氛。海峡两岸反响甚是热烈。

  在北京,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署名文章《两岸坐下来谈好》。文章说,两岸坐下来谈好。两岸关系要向前发展,不仅要捐弃前嫌、互相尊重、不强加于人,还应把彼此的政治分歧暂时搁置起来,求同存异,胸怀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胸怀中华民族的全局利益。尽管有不同的理解与看法,也能找到共同汇合点,两岸就能坐到一起来。工人日报发表新闻评述《汪辜会谈乐观其成》认为,汪辜会谈虽是民间性、事务性的,但却是松动台湾当局“三不”政策的关键。

  台湾各界大多也表示欢迎。据岛内的民意调查显示,超过70%的民众对汪辜会谈表示赞成;学者们则举行座谈,热烈讨论,认为汪辜会谈已经不仅仅是事务性的谈判,很可能是“未来两岸高层政治磋商的开始”;媒体们则纷纷发表评论,欢迎会谈的到来。《中国时报》认为此次会谈是“两岸关系从政治敌对正式发展到和平对话的重大契机”,“对未来海峡情势的影响,对台湾两千万人安全与福祉的保障,均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台湾民生报》则大声呼吁台湾各界应该为此历史性的会晤“排除障碍,让这一历史性的民间会谈能为两岸的互通建立一个良好的管道”。

  4月15日,“陆委会”与海基会召开内部会议,讨论参加会谈的人员及相关行程,决定海基会的18名会谈人员及相关人员分三梯次出发,前往新加坡。第一梯次为先遣小组,共六人,由副秘书长李庆平率领,成员包括法律处长许惠佑、综合处长张全声、秘书处副处长徐建、工作人员王正磊、何武良。他们于4月19日出发,先行飞抵新加坡,展开先遣作业,就会谈场地、人员住宿、记者会之布置等预作安排。第二梯次成员包括副董事长邱进益、副秘书长石齐平、经贸处长张宗麟、工作人员田忠勇、林源芳,由邱进益率领负责,4月22日出发,与海协常务副会长唐树备具体商定正式会谈的议题内容,包括会谈时的议题项目、会谈议程,双方即将签订的“两会联系及会谈制度”协议草案敲定文稿,以及会后将要发表的“共同文件”的形式、内容及名称体例等事宜。第三梯次包括辜振甫夫妇及辜董事长私人秘书、副秘书长李庆平、文化处处长朱荣智等人,他们在4月26日出发,到达新加坡与先期到达的两个梯次会合。

  海协的工作人员也分为三个梯次出发。第一梯次成员于4月21日先抵,成员包括海协秘书部副主任乔锋、专员徐志勤等,主要负责安排食宿起居。第二梯次在23日飞抵,成员主要为副会长、秘书长级的唐树备、邹哲开、孙亚夫等,抵达新加坡后将与海基会的邱进益等就即将召开的汪辜会谈的内容进行第二次预备性磋商。第三梯次则是汪道涵夫妇及随行人员,于25日到达。

  双方相继抵达,不仅吸引了大批海峡两岸的记者,还有众多国外的记者采访。为此,海协在举行唐树备记者会时,专门安排了一位翻译。海基会见状,也立即为邱进益的记者会增加了一位翻译。

  23日下午,海协副会长唐树备、海基会秘书长邱进益以及两会相关人员在新加坡海皇大厦26楼,展开第二次预备性磋商,为汪辜会谈作最后的安排。双方确定预备性磋商及正式会议的议程及行程,并就建立制度化联系与会谈方式及经济交流议题等,交换意见。根据会谈结果,双方确定27、28日两天为汪辜会谈的正式议程。

  24日上午,海协咨询部副主任周宁、综合部人员马晓光与海基会法律服务处处长许惠佑、专员何武良等就汪辜会谈共同文件内容和名称举行闭门磋商。下午,唐树备与邱进益再度磋商,双方就会务、共同文件之架构与内容以及文教、科技交流、遣返等问题,具体交换意见。会后,唐树备表示,他和邱进益希望能在汪辜会谈前结束最后的文字工作,由两会的领导人签署或发表。

  25日及26日上午,海协副秘书长孙亚夫、咨询部副主任周宁、综合部人员马晓光等与海基会副秘书长李庆平、法律服务处处长许惠佑、专员何武良举行工作磋商,对最后的文字工作进行敲定,完成初稿。两天的磋商,海协与海基会达成两项共识:决定就两会经常性联系和会谈制度起草协议草案;确定了汪辜会谈后发表的共同文件的基本内容。双方明确了两会的会谈制度、汪辜会谈的共同文件基本内容,以及一些经济交流方面的共识。关于两会的会谈制度,磋商明确:两会秘书长以上人员每半年在大陆、台湾轮流会谈一次,必要时经商定也可在第三地举行;两会会长、董事长见面时间、地点由双方商定;副秘书长以下每三个月轮流在大陆、台湾会谈一次。关于汪辜会谈的共同文件内容,双方达成的共识是:一、叙述会谈地点、时间和参加会谈的人员;二、介绍会谈讨论的有关经济交流的问题;三、两会联系制度和文教科技交流问题;四、对新加坡方面为此次会谈提供便利表示感谢。在经济交流方面,双方一致认为:两会领导人都感到由于两岸经济的互补性,有必要加强经济交流;两岸应采取措施,促进和更好地保护台商在大陆的投资和正当权益。磋商决定,由两会各自成立经济科技小组和综合事务小组,并各自指定一位副秘书长联系,处理有关紧急事件问题。会后唐树备称,这次磋商是认真的,合作是愉快的,其结果是之前北京预备性磋商达成的“八点共识”的具体化,本着互相尊重、平等协商的精神,汪辜会谈一定会取得成功。

  磋商期间,海协会长汪道涵、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相继飞抵新加坡。汪辜会谈的帷幕即将拉开。

(未完待续)

相关新闻

天下黄埔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