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决之精神。中国红军之艰难缔造,实与有力焉。迨乎七七事变,倭寇侵凌,我军奋起抗敌。作战几遍中原。同志膺我军副参谋长之重责,五年一日,建树实多。不幸1942年5月25日清漳河战役,率偏师与十倍之倭贼斗,遽以英勇殉国。闻得年仅三十有六(注:实际是37岁)。壮志未成,遗恨太行。露冷风凄,恸失全民优秀之指挥,隆冢丰碑,永昭坚贞不拔之毅魄。德怀相与也深,相知更切,用书梗慨,勒石以铭。是为志。”
朱德撰文称赞左权是“八路军最优秀的将领之一”,并赋诗赠烈士遗孀:“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
周恩来指出:“左权壮烈牺牲,对于抗战事业,尤其是对于十八集团军和敌后人民,真是一个无可补偿的损失。”
为纪念左权,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决定将山西辽县改为左权县,并在涉县石门村西北太行山麓,修筑了左权将军的陵墓和纪念塔。
1950年10月,中央又将左权的灵柩移葬于河北邯郸晋冀鲁豫烈士陵园。
1984年,胡耀邦在主持党中央工作期间,指示有关部门查清了左权的所谓“托派”问题,撤消了对左权的处分。
第三十八章 湘西会战 雪峰山痛歼日寇
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发动了三次长沙大会战,均遭到失败。第一次是1939年9月中旬,日军以10万兵力,并在舰艇、飞机的支援下,从赣北、鄂南、湘北向长沙进攻。第九战区薛岳指挥20万军队参战,虽挫败了敌人的进攻,但中国军队伤亡惨重。长沙大火,加重了人民的苦难。第二次是1941年9月,日军集结12万人,分两路向长沙逼近。中国军队用13个军17万人诱敌深入,围歼于山区,敌被迫撤退。第三次是1941年12月,日军强渡新墙河向南进犯。守军勇猛反击,分割围歼,敌伤亡惨重,粮断弹尽,被迫分路突围,中国军队取得了长沙会战的大捷。
在中国正面战场上,抗日战争的最后一战,是1945年4月至6月在湘西的雪峰山战役,也称湘西会战。1945年上半年,日军在中国广阔的战场上已陷入全面被动局面。主要原因是日军战线太长,兵力分散,制空权丧失,加上欧洲战场节节失败,只能转入退缩防守,再也没有力量发动攻势。
日军负隅顽抗,作最后一击。于4月集结了5个师团、4个混成旅、1个独立警备队和1个飞行团,共8万余人,分三路向湘西雪峰山地区发动大规模的进攻。敌人主要目标是想在空军的配合下,一举攻下芷江,摧毁芷江中国空军基地。
针对日军这一极其狠毒的战略部署,中国军队调集了第七十三、七十四、一○○军及新六军、新十八军等6个美械装备军、2个重炮团和中美混合航空团,共约17万兵力,沿雪峰山东麓布防。
黄埔三期毕业的王耀武为雪峰山会战的总指挥官。当时他是四方面军司令官。王耀武曾任中国5大王牌军之一的七十四军军长,七十四军在常德会战中,有8000名官兵牺牲,五十七师师长李琰、参谋长马增基十分坚定地说:“这次决不能放过敌一一六师团,一定要为常德会战死难将士报仇!”
王耀武与第三方面军密切配合,利用地形构筑工事,在战争初期有力地遏止住敌人的进攻。由于制空权已被中国军队掌握,日军采取以联队为作战单位的灵活战术,轮番强攻,冒险西犯。王耀武所部以逸待劳,给敌人以迎头痛击,初战告捷。打死打伤敌人5000多人。中国军队士气大振。战役持续两个多月,日军发动多次进攻,均被中国军队击退。后来,王耀武指挥部队从防御转入反攻,日军由于补给困难,后续部队无以为继,陷入手足无措状态。在中国军队勇猛打击下,敌人溃不成军。
日军得知中国军队正空运精锐部队来芷江决战,4月28日,日第二十军司令官坂西一郎命令刚刚到达的四十七师团后续部队暂不赴湘西前线,在宝庆以东附近布防,以应付紧急情况。5月3日,在前方败局已定的情况下,坂西一郎向汉口的中国派遣军第六方面军司令部冈部直三郎、南京中国派遣军司令部发出电报,要求增援。冈部直三郎电复不拟增兵湘西,原地待命,另有安排。日军预定在不久的将来,将兵力转用于华东、华北方面,要收缩战线,停止继续西进。
5月5日,日本在中国的派遣军新任总司令冈村宁次下令停止作战,命令一一六师团、五十八旅团向洞口、花园撤退。
在此时,中国军队参谋总长兼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向湘西作战部队发出反攻的命令。王耀武、汤恩伯率部在中美空军的协同作战下,猛追穷寇,围堵奔袭,关门打狗,迫使日军纷纷举起白旗,缴械投降。日军进犯湘西雪峰山的战役,以彻底失败而告终。
雪峰山战役,中国军队共击毙击伤敌官兵28174人,俘敌军官17人、士兵230人、战马347匹、火炮24门、机枪100挺、步枪1300支、其它战利品24吨。这是抗日战争中,中国正面战场上的最后一战,中国军队获得空前大捷。在整个八年抗战中,中国军队极少如此威风凛凛,扬眉吐气。当时的芷江中国陆军总部和美军作战司令部里,均热闹非凡,喜气洋洋。美军作战司令麦克鲁将军和参谋长巴特鲁将军,由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上将、四方面军总司令王耀武中将、七十四军军长施中诚少将陪同,来到七十四军五十七师一七一团二营驻守的青岩阵地视察,随同来的中外记者有20多人。由营长李光亮、五连连长周北辰带领他们到各阵地据点视察。这里硝烟弥漫,弹痕累累,一片狼籍。李营长介绍说:“青岩扼江口要津,敌人一个连队的兵力,反复冲锋八次之多,最后周北辰连长身先士卒,与突入之敌肉搏拼剌刀,才将敌人击退。”
这里漫山遍野都是日军尸体,其中还有一位是大佐联队长。战后,李光亮被美国军方授予金星勋章。抗战后统计,这一战役,仅七十四军3个师28000人参战,击毙敌12500人,中国军队伤亡5200人,战果辉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授予七十四军五十七师武功状两轴、荣誉旗一面,以表彰其龙潭之战的胜利。
七十四军是蒋介石的御林军,也是国民党“五大王牌军”之一(另4个军是新一军、十八军、五军、新六军)。俞济时、王耀武、施中诚、张灵甫四位黄埔将领先后任过七十四军军长。它建军于1937年8月,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受到蒋介石的宠爱和信任。七十四军的番号叫“辉煌”部队,也称“御林虎贲”。该军能攻善守,善打硬仗、恶仗,是五大王牌军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在抗战期间,曾先后参加过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三次长沙会战、上高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和湘西会战。是黄埔学生和山东大汉结合的一个战斗力最强的团队。王耀武是山东泰安人,出身农家,黄埔三期毕业后,28岁就升为少将旅长,他作战勇敢,善于带兵,与战士同甘共苦,治军赏罚分明,因而屡立战功,深得蒋介石的信任。以后当过山东省主席,解放战争中败北。
且说湘西会战胜利时,世界战局正在急骤变化。1945年5月2日,苏军攻克柏林;5月7日,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战争胜利结束。至此,日本已完全处于孤立无援、最后挣扎的境地。日军为应付苏军在远东的军事行动,不得不收缩华南防线,将主力后撤,转向华北。
湘西会战结束后,中国军队主力反攻,接着收复南宁、柳州、桂林。5月18日,日军从福州撤退;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东北;接着,美国两颗原子弹投向日本本土;8月15日12时整,日本天皇向全国发表《终战诏书》,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9日9时,在南京举行日本投降仪式。 (未完待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