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黄埔军校同学会给黄埔老人送温暖为黄埔老人办实事
我的父亲钟汝轼,是黄埔军校14期工兵科学员,毕业后留校任教员。抗日战争结束后,父亲被调往工兵19团任职,随部队先后在蒙自、昆明、贵阳、长沙、武汉、郑州等地驻防。1949年12月,父亲在成都参加起义,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人民军队的四年间,父亲的主要工作依然是做工兵教员工作。先后参加了修筑川藏公路工程,上过二郞山、跨过大渡河;为支援抗美援朝前线,父亲成功进行架设水下浮桥试验,他和战友们在烈日下强化训练,脸上都晒爆了皮。1952年,父亲调至北京装甲兵第二坦克学校工作,主要从事编教材、做教具、培训学员等工作。
1954年9月,父亲转业到地方工作。当时母亲已经转业到北京工作,按说父亲有理由申请留在北京。可是当时山西公路部门急需一批懂技术的专业人员,所以他没有讲任何条件,服从组织安排,转业到山西晋南地区公路系统工作,一干就是34年,直到1988年10月退休。父亲退休后的生活非常平淡,先是在临汾、哈尔滨居住了几年。1996年底,父亲80岁高龄时,随我从哈尔滨迁居北京。其黄埔同学会会员关系也随之迁入北京市黄埔军校同学会。
北京市黄埔军校同学会对黄埔同学不仅政治上尊重、思想上关心、精神上关怀,而且生活上也照顾有加。每年中秋、国庆、春节等重大节日,北京市黄埔军校同学会都有专人联络,并到家中看望慰问,时任秘书长也多次登门探望,畅聊黄埔同学会工作、两岸交流活动,听取老人的意见和要求……,把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温暖送到老人心上。父亲每次都很高兴,甚至有点兴奋。老两口尽力将狭小零乱的房间收拾整齐得体,有时连午觉都不睡了,就坐在那里一边看书,一边等待北京市会机关同志的到来。父亲总是操着一口广东味的普通话与北京市会同志们交谈,人家临走时,他起身一再道谢告别。
记得2015年,是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国家向抗战老兵颁发纪念章。听到这个消息后,全家人十分激动。当时,因为父亲曾经工作过的单位很多,申领纪念章的事,真是费尽了周折。从户口所在街道到原退休单位,又从居住地街道到海淀区统战部均没有头绪。时间一天天过去,眼看就要落空了,我这做女儿的是心急如焚。有一天,我顶着烈日来到区政府,请求他们协调解决,直到中午下班,我才走出区政府大楼。就在我等车时,接到区委统战部的电话,让我们下午到北京市黄埔军校同学会机关办理申请登记。
当天下午,我就和姐姐带着父亲的相关证明资料到了北京市会。北京市会的同志热情接待了我们,指导我们填好申请表,让我们回家耐心地等待。
等呀等,“九·三”阅兵过去了、国庆节过去了……心想这事大概没戏了,一阵忧伤袭来。十一月初,突然有一天,接到北京市黄埔军校同学会的通知,让我去领取纪念章。捧着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给父亲的抗战老兵纪念章,我不由得欣喜万分。心中感慨万千,北京市会真是为黄埔老人办了最大最大的实事。
这不是一枚普通的纪念章,这是党、国家和人民对一个曾经投笔从戎,走入抗战队伍的百岁老人抗战生涯、抗战身份的肯定,是父亲一生的光荣。一个月后,2015年12月,适逢父亲百岁寿诞,有什么能比得上党、国家和人民送给父亲的这份厚礼呢!
作者系黄埔14期钟汝轼之女,文艺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