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同学会

2020年第四期

叶剑英的港澳情

日期:2021-09-16 16:09:00 来源:《黄埔》杂志 作者:吴跃农
字号:【小】【中】【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叶剑英,党和国家的第一代领导人,中国新的历史时期功不可没的开创者。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叶帅与香港、澳门有着很多的交往和联系。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年也是叶帅诞辰(1897年4月28日)100周年纪念。

  香港出洋又回还

  中学毕业后,因家中贫困,叶剑英到省城、北京或上海去读书的愿望难以实现,便决定去南洋谋生。1916年,叶剑英的父亲找到一位“水客”,带着他乘船到了香港,转上了去南洋的轮船,经过十多天的飘泊与奔波,来到马来亚怡堡。在马来亚,叶剑英先后做过英文打字员、小学国文教员。然而,心怀理想的叶剑英立志报国。是时,传来云南都督唐继尧派人来南洋招收华侨子弟入云南讲武堂就学的消息,叶剑英随即报了名,顺利通过考试,被录取。1917夏天,20岁的叶剑英坐船回到香港,再经越南海防、河内,取道滇越铁路前往云南。

  不管是去国赴南洋还是归国奔云南,香港对于叶剑英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这是他最初走上社会的出发地。

  初到云南讲武堂,叶剑英是兴奋的。他在给弟弟叶道英的信中表示,胆识和军事技能是前驱,文才和谋略是后盾,文才武略,他决心兼而具之,可以为国一展英雄之志。为此,他将自己的名字“宜伟”改为“剑英”。

  这时,唐继尧已渐渐暴露出背离孙中山的意图,叶剑英决定,毕业后去广东追随孙中山先生。为此,他经常与同学在“两广会馆”聚集,用自己的坚定信念去鼓舞那些一时悲观的同学。他豪情满怀,作诗曰:

  月满危楼花满园,

  花前月下宴王孙。

  频移杯影浑忘醉,

  几次琼香对笑论。

  兴爽春衣沾露湿,

  情高秋思落诗魂。

  更怜良夜嫌更促,

  把剑长歌气压轩。

  为了追随孙中山先生,叶剑英在1920年加入了国民党,参加了粤军。然而,当时的粤军总司令陈炯明与孙中山貌合神离,孙中山一时竟指挥不动陈炯明,在粤军自身受到威胁时,陈才勉强接受孙中山的意见,班师回广东。是时,叶剑英初露军事才干,他以南洋华侨身份,只身前往汕头到桂军内部作策反工作,之后,又奉命前往香港、江门对桂系部队进行策反,为粤军攻下广州立下功绩。

  两广统一后,孙中山命令“北伐”,以图统一中国,叶剑英被举为孙中山的随员,跟随孙中山到桂林。之后,叶剑英又护卫孙中山巡航珠江,先登“宝壁舰”,后改乘“永丰舰”(即中山舰)。叶剑英指挥卫队向叛军开火,并起草了“讨陈”电文,在孙中山蒙难的55天中,叶剑英始终忠于职守,近随孙中山,保护孙中山,表现出对革命的耿耿忠心。

  香港香洲志弥坚

  1922年8月,陈炯明把持广东军政大权后,公然反对孙中山,孙中山只得经香港去上海,叶剑英也暂避香港。

  这是叶剑英第四次到香港。

  到香港后,叶剑英找到先期到港的同事,与粤军华侨陆军学生救国会的同志一起,奔走串联,向粤籍同学、海外华侨以及香港社会贤达、爱国人士揭露陈炯明的叛徒嘴脸。在香港,叶剑英保持着与孙中山的联系,派人去上海晋谒孙中山,听取孙中山对他们在香港进行革命工作的指示。孙中山要求叶剑英在香港设法向南洋华侨募集捐款,支持北伐。接到孙中山的指示后,叶剑英即予以执行。他联系了老同盟会员、著名侨胞邓泽如及一大批在海外的云南讲武堂同学,号召捐款,得到热烈响应,一笔笔捐款由海外寄达香港,叶剑英一一登记在案,并派人护送给北伐部队,这对北伐部队无疑是雪中送炭。

  北伐军攻克福州后,孙中山将入闽粤军组成东路军讨伐陈炯明,叶剑英在香港得知消息后,立即赶赴福州,投入东路军,被委任为总部参谋,后又任第8旅参谋长,因战功著卓,被孙中山任命为建国粤军第2师参谋长。

  1924年1月,叶剑英应廖仲恺邀请,参加筹办黄埔军校工作。5月,军校建立,叶剑英被委任为教授部副主任,同时领导第2师。他领导的香洲独立营,在平定乱军和广州商团叛乱中屡立功勋。1925年,叶剑英的香洲独立营驻扎在当时的珠海县。4月25日,独立营内部的反动分子发动武装暴乱,25位进步军官惨遭杀害。兵变后,凶手潜逃至澳门,叶剑英闻讯后,立即赶到香洲,收殓遇害者遗体,并驰往澳门,捉拿叛乱者,将他们从澳门押解回来正法,并营建烈士墓于香洲狮山之阳。他在澳门写了《香洲烈士》一诗,“革命党,当流血,看搀枪满地,剪除军阀”,记颂牺牲烈士的伟绩。

  在黄埔军校,叶剑英与周恩来结识,看到了共产党人的磊落襟怀和远大抱负,多次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出任北伐“铁军”第4军参谋长后,正逢蒋介石叛变革命,作为国民党高级将领,他深明大义,通电讨蒋,“道路艰险何所惧,只身偏向虎山行”“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叶剑英在革命的危急关头,在周恩来的介绍下,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0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组成苏区中央局,同时组成中央苏区军委,叶剑英为军委委员,中央派当时在上海的叶剑英前往江西苏区军委参谋部工作。从上海到江西经香港走比较安全,1931年1月下旬,叶剑英从上海乘船到香港,与他一起到香港的还有参加广州起义的同志聂荣臻。在香港,叶剑英与聂荣臻总结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的成败教训,越谈越投机,常常通宵达旦。聂荣臻深感叶剑英才华出众,分析问题精辟,对同志热情诚恳,从此视为莫逆之交。这次到香港,叶剑英还找到了弟弟叶道英,叶道英在九龙大埔墟居住。广州起义失败后,国民党悬赏十万大洋通缉叶剑英,叶剑英的母亲只能躲到香港,与叶道英住在一起,母子久别重逢,叶剑英的母亲非常高兴,希望儿子能多留在身边过过安稳日子,得知儿子只是路过香港时,心中的担忧溢于言表。叶剑英是国民党黑名单上的人,在香港不得不经常变换住所,等待交通员的接应。不久,中共闽粤赣边区特委书记邓发派交通员接叶剑英,从陆路进入江西苏区。叶剑英何尝不想多侍奉老人,但想到革命重任在肩,只好把照管母亲的事委托给弟弟。他嘱咐弟弟叶道英,在思想上要永远相信共产党,跟共产党走,在行动上要做有益于人民的事。回广东后,在国民党统治下只能搞一些财务、税务工作,来养母持家,决不能当国民党的县长、校长,为虎作伥,荼毒人民。叶剑英劝说母亲再苦熬几年,等待革命成功后团聚。母亲是一位通情达理的人,理解儿子所从事的革命事业。离开香港的那天晚上,叶剑英与母亲、家人共进晚餐话别,谁知,这竟是叶剑英与母亲的最后诀别。1944年,母亲在从韶关回家乡梅县的路上病逝。母亲去世时,叶剑英正在延安,得知消息,悲痛泪流,写下了“尸骨抛沟曾逆料,阿母生我最艰难”的诗句。为了怀念母亲,叶剑英特意蓄起了胡子,他说,每当我摸到胡子,就想到母亲,我要用伟大的母爱,去爱全中国人民。叶剑英把母亲的相片挂在书房墙上,抬眼就能看到母亲,在母亲的照片旁边,是他写的两行字:“为人民的儿子而微笑,为人民的儿子而欢心。”

  情系港澳人心暖

  叶剑英每次到香港,都积极依靠香港的朋友开展工作,为革命积蓄力量。1938年5月,叶剑英因病去香港就医,顺便开展工作。这次,叶剑英到九龙元朗“荫华庐”潘君勉家中小住。潘君勉在叶剑英的启发下,联络了香港商界的许多朋友捐献巨资支持抗战。潘君勉还通过叶剑英,将自己的两位侄儿送到延安参加八路军。叶剑英在香港,经常到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指导工作,与廖承志、潘汉年商讨工作。他指导了在香港的抗战宣传,引发热烈的反响,港澳各界和海外华侨社团支持抗战的热情空前高涨。叶剑英同八路军办事处的同志多次通过书信或电报等方式对港澳各界表示感谢,团结很多的社会力量投入到抗战中去。在香港,叶剑英还曾住到老朋友、地下党员柯麟家中,得到了柯麟、柯平兄弟的悉心照料。

  当时,柯麟在香港荔枝湾200号开办南华药房,一方面维持生计,一方面作为共产党地下秘密交通联络站。后来,柯麟主要工作是在澳门联络叶挺,柯平则长驻香港。叶剑英与柯麟、柯平兄弟经常彻夜长谈,展望抗战前景。柯麟曾问叶剑英:“我们还要坚持多久,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叶剑英鼓励他们说:“扎下根子,艰苦奋斗十年,迎接胜利。”在叶剑英的指导之下,柯氏兄弟坚定信心,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工作,扩大在港澳的抗日统一战线。

  抗战胜利后,柯麟接受党的指示,留在澳门工作,担任澳门镜湖医院院长,又在马万祺等澳门进步人士的协助下,开办新中行,进行党的地下联络工作。

  广州解放后,叶剑英任广州市市长,与港澳朋友来往很多,结下了友情。1950年初,广东各地城乡闹春荒,叶剑英在领导群众自力更生渡难关的同时,想到了通过爱国人士经香港“中转”粮食运进广州,解决燃眉之急。叶剑英找到了泰国华侨蚁美厚先生,蚁美厚在泰国主要经营船务和进出口贸易。叶剑英对正好在广州准备出席全国政协会议的蚁美厚说:“这件事需要你出力,具体办法还要仔细研究。总之,一是要快,二是要稳妥。广州的人民需要这批粮食。”蚁美厚欣然受命,他赶到香港,电话安排家人在泰国购买大批大米,通过名下的五福轮船公司转运至香港和澳门,又通过港澳爱国知名人士何贤、马万祺、柯平等人的关系,把粮食从香港和澳门分批运进广州。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准备解放海南岛,这批粮食的如期到达,不仅解决了民用之急,还提供了军需。

  广州解放后,在叶剑英亲切感人的“儒雅”工作作风的感召下,一批文化界人士满怀信心从香港返回广州。叶剑英立即会见了他们,鼓励他们发挥聪明才智,为新中国建设服务,画家关山月等将在香港画好的一幅毛主席巨幅画像送给广东省人民政府,叶剑英代表省、市政府接受,并将此画挂在广州市爱群大厦上。

  叶剑英很注重执行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港澳人士同心同德建设祖国。原广东税警团骨干分子莫雄,是国民党高级官员,在香洲兵变时曾参与谋害叶剑英。叶剑英没有因个人的恩怨影响工作的大局,而是充分看到莫雄后来在贵州毕节当专员时曾为长征中的红军部队提供的方便。叶剑英得知莫雄长住香港,便写信请他到广州来参加新中国的建设。莫雄回到广州后,一些同志主张要杀掉他,叶剑英做了说服工作,说:“这个人在历史上有罪也有功,现在表现不错,不能杀,要保下来。”莫雄后来担任了广东政协副主席。

  叶剑英在主持华南分局工作时,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直接领导了香港工委的工作,凡是有关香港的重要问题,他都亲自过问和处理,并及时向中共中央汇报。华南分局和香港工委卓有成效的工作,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香港地区的稳定和发展,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当时,中共澳门工作小组组长是柯平,叶剑英每次去珠海,只要有时间,都要到唐家、拱北邀请柯平从澳门过来,了解情况、商谈工作。有时事务繁多,未及前往,他就派专人去香港澳门沟通联络。

  叶剑英与港澳人士建立深厚感情的事例很多,与马万祺的交往就是突出的例子。

  “你为祖国做好事,党和人民不会忘记的”,这是叶剑英对马万祺说过的话。上世纪50年代初,叶帅与马万祺有过多次敞开心扉的交谈,或谈形势、或讲建设、或忆往事、或叙乡情。叶剑英对港澳的爱国工作非常支持,同时对祖国建设充满信心,他劝马万祺立足当地、团结大多数同胞,支援祖国建设。在叶帅的鼓励下,马万祺积极带头推动澳门工商业人士回国参加祖国工业建设投资。凡是马万祺和澳门人士提出的建议和要求,叶帅都亲自处理,即使办不到,也向他们解释清楚。

  1954年后,叶剑英调北京,尽管与马万祺见面的机会少了,但他没有忘记老朋友,经常捎信问候。

  风范长存世人尊

  1977年至1983年,叶剑英担任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对港澳台的回归统一问题倾注了大量心力。

  在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期间,叶剑英经常挤出时间会见港澳同胞,他多次会见何贤、霍英东、马万祺和曾宪梓等知名人士,热情地与他们交谈,希望他们为统一祖国和支持祖国现代化建设出力。1977年4月17日,叶剑英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身份邀请港澳爱国人士共商国是,设宴款待何贤、马万祺先生。马万祺快乐异常,作《欢乐宴》一诗,回敬叶帅,诗曰:“欢乐宴,举酒干杯欢欣遍,万众同心愿;恭祝老帅长寿,再颂国家强盛,三愿宏图早实现,壮志如虹练。”

  叶剑英在港澳同胞中享有很高威望,有着极大的感召力。1983年5月21日,出席全国政协六届一次会议的部分港澳委员到叶剑英的住所看望他,并带去全体港澳委员给他的致敬信。信中说,半个世纪以来,您在解放祖国的斗争中,在祖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立下了不朽功勋。我们决心学习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格和为革命鞠躬尽瘁的献身精神,为推进祖国的四化建设事业,实现祖国的大团结、大统一,贡献自己的力量。叶剑英对信中赞扬他的话,很是不安,谦虚地说:“我不敢当!”接着,他亲切地告诉大家:“现在我们的国家正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进行四化建设。在这当中,同志们的作用是很大的,我希望你们努力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祖国统一大业而奋斗。”

  为了使革命事业保持旺盛活力,从党和国家的战略眼光考虑,1985年9月,叶剑英主动请求卸去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中央顾问委员会这三个委员会的全部职务。

  叶剑英以其博大的襟怀,给包括港澳同胞在内的广大海内外中华儿女以极大的精神感召。马万祺这首悼念叶帅的诗,表达了他对叶剑英人格的敬佩:

  安邦定国传千载,厚德真诚载万年。

  有幸亲情垂四代,长江浪盼后推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