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陈立夫先生为黄埔同学题赠书名
解铸 黄忠汉
1999年12月,大陆及台湾部分二十三期黄埔同学编辑出版了《黄埔同学回忆录》 ,时年99岁高龄的原黄埔军校秘书陈立夫先生应我们之请,挥毫泼墨,为该书题赠了书名,以示黄埔之情。
为联络黄埔同学感情,发扬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解铸为主编,王身璋、唐格森、陈镇中、曾广文、陆铁明、黄忠汉及台湾同学王显、李谷华等为编委,编辑整理二十三期同学文章近50万字,拟出版专集。当同学们将这一消息告知陈立夫先生后,他非常支持,欣然挥笔为我们题写了“黄埔同学回忆录”,并说“既作贺礼,也是我给同学们的一份纪念品。”陈老的墨宝我们异常珍惜,这其中包含着剪不断的两岸血脉和割舍不掉的黄埔师生情份,显示一位百岁老人的爱国深情。就在为我们题字两年后的2001年2月8日,陈老乘鹤西去,享年101岁,这题字竟成了陈老留给我们这些黄埔同学最后的赠品。 陈立夫先生1900年出生于浙江省吴兴县(现湖洲市),其二叔陈英士(陈其美)于辛亥革命初期与黄兴同为孙中山的左右股肱,与蒋介石关系密切。1925年陈立夫获美国匹兹堡大学采矿学硕士学位, 9月回国,任黄埔军校校长办公厅机要秘书,随侍蒋介石,参加过北伐战争。担任过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组织部长、教育部长、战地党政委员会委员、立法院副院长等职。1949年到台湾, 1951年离开政坛去美国新泽西州定居。1969年回台。在离开政坛的后50年里,陈立夫先生潜心研究中国文化,倡导“中华文化统一中国”,他呼吁海峡两岸抛弃党派之争,振兴中华,并与“台独”分子进行了力所能及的斗争。
陈立夫先生不止一次说过“我也是个黄埔军人”,正因为此,八十年代后期,由台湾来内地观光的黄埔二十四期同学牵线,我们与陈老取得了联系。多年来的书信、电话往来,陈老“中国人, 必须爱中国”的殷殷爱国之心令我等钦佩。1979年他在香港《中华月刊》上撰文指出:“中国统一的真正实现,使世界知道,中国人是不可欺的”,“没有一个帝国主义者愿意中国统一的。我们中国人,不论在大陆、在台湾、在海外都会额首称颂化干戈为玉帛。”文章还指出:第一次国共合作促成了东征、北伐,第二次国共合作赶走了东洋鬼子。当前应该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完成祖国统一。
陈老心胸豁达,思想开放,他为我们留下了“君子周而不比”的坦荡风范和期盼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