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黄埔军校同学会  >  2010年第一期  > 正文

搭起两岸退役军人交流的平台

日期:2010-01-01 13:32 来源:《黄埔杂志》 作者:孙大川 宋海伟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孙大川  宋海伟
 
  2008年底,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中谈到,“为有利于稳定台海局势,减轻军事安全顾虑,两岸可以适时就军事问题进行接触交流,探讨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问题。”两岸不少专家学者建议在探讨建立军事互信机制问题上,可先从退役军人层面的交流开始。笔者认为,以两岸退役军人接触商讨有关军事安全互信机制问题为起点,为各级黄埔军校同学会发挥自身优势,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新中国成立前,黄埔军校培养了30多万青年学生。广大黄埔师生在东征、北伐、抗日战争中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战功,结下了深深的黄埔兄弟情,铸就了“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新中国成立后,两岸黄埔同学虽然一度断绝联系,但是作为华夏赤子的心是相通的,都期盼着早日建立联系,共同为祖国统一贡献力量。

  20世纪80年代初,两岸关系发生积极变化。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在邓小平同志的亲切关怀下,1984年6月16日,由徐向前元帅任会长、聂荣臻元帅任顾问的旨在“发扬黄埔精神,联络同学感情,促进祖国统一,致力振兴中华”的黄埔军校同学会在北京成立,之后,各省、区、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也相继成立,广泛开展对台湾黄埔同学及亲属的联谊工作,与台湾退役将领也开始建立联系。1990年,台湾黄埔同学邓文仪访问大陆,受到小平同志和徐帅的亲切接见。之后,旨在促进祖国统一的台湾“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宣告成立。自此,两岸黄埔组织建立了沟通联络,打开了两岸交往的一扇大门。

  20多年来,两岸黄埔组织、黄埔同学双向交流从未间断,两岸黄埔组织经常相互邀请对方组团访问。台湾黄埔组织和黄埔同学亲友以及其他退役将领来大陆探亲访友、旅游观光时,都主动拜访当地黄埔组织和同学,受到热情接待;祖国大陆的黄埔同学会组织和同学个人赴台参访时,也受到对方给予的兄弟般的礼遇。近年来,黄埔军校同学会与不少省市黄埔军校同学会,在组织两岸退役军人交流上有实际运作,如组织两岸退役将军开展高尔夫球比赛、书画展、共同祭黄陵等,使两岸退役军人有了初步接触,建立了联系,反响很好。

  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趋势,已使进一步扩大两岸退役军人交流成为大势所趋。因此,各级黄埔军校同学会应抓住时机,积极主动地介入两岸退役军人交流活动,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开展亲情交流、思想交流、学术交流,为两岸最终建立军事互信机制,积累经验,营造氛围,探索路子,做好铺垫。●

  (本文作者为山东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工作人员)

相关新闻

天下黄埔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