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黄埔军校同学会  >  2007年第一期  > 正文

走马观花游宝岛

日期:2008-05-22 14:51 来源:黄埔杂志 作者:曾广文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2006年4月,我随旅行团踏上了思念已久的祖国宝岛——台湾的土地。

  到台湾的第二天,我们旅行团一行19人从台北出发,由北向南,再由南朝北,环岛绕了一个大圈。同时又在台湾中部围着日月潭转了一个小圈。

  这两个圈子一兜,虽然是跑马观花,宝岛台湾却给我们留下了无穷的遐想和眷恋。

  宁静的东海岸

  出台北,过基隆,汽车沿着东海岸向南驶去。从公路向东望去,浩瀚无边的太平洋就在脚下。海浪拍打着海岸,涌起无休无止的层层浪花,形成一线白浪,像条活蹦乱跳的银蛇,蜿蜒曲折,无尽缠绵地伴随着我们前进。山湾和海湾不时在路边出现,山湾里人家不多,海湾也一片寂寥。

  沿着苏(澳)花(莲)公路,过了和平,山势越来越陡峭。海拔2400米的清水山迫近太平洋,清水断崖以近乎垂直的角度直落大海。一条条隧道在险峻的山腰把公路串通,奇险无比。

  快接近花莲时,一条长180余公里、穿越台湾中部中央山脉的公路把我们从太平洋岸边的清水海滨引向著名的太鲁阁风景区。景区入口处有牌坊,牌坊的黄瓦红檐下悬挂“东西横贯公路”六个大字。这条路是蒋经国先生攀山越岭亲自考察,并组织几十万老兵用大锤、铁锹、镐头、钢钎等简陋工具开凿出来的。这条公路的修建为台湾中部的交通和经济开发创造了条件,太鲁阁也因此闻名遐尔,成为旅游胜地。

  汽车沿着立雾溪峡谷把我们送入景区,溪水从海拔两三千米高的崇山峻岭中奔泄而出。湍急的流水从天而降,将千米厚的大理石山体切割成U形峡谷。从谷底仰望,两岸群峰巍峙,山壁被冲得七窍八孔。峡谷中,怪石嶙峋,溪水几乎变成乳白色的液体。

  大理石是花莲的宝藏。参观“东洋石材工艺馆”时,发现这里有蛇纹石、帝王石、玫瑰石、猫眼石等种种玉石。这些石材,被加工成人物肖像、壁挂、器皿和首饰,工艺精湛,极富魅力。

  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富有开天辟地的智慧和勇气。笔者眼前行驶的这段路就是例证。从太鲁阁、长春祠,入燕子口,再经九曲洞、锥麓大断崖,公路在群峰挟峙的山腹和断崖间延伸。只见栈道与隧道连绵不断。人行其中,不知东西,难辨晦明,恍若进入地道天坑。由此可想见在此险恶地势修路工程之艰巨。如果没有这条公路的开辟,也就没有占地九万多公顷、地跨三县的太鲁阁公园的展现,更难让人如此轻易地观赏公园内数百种动植物、72处部落文化遗址和27座巨峰林立所形成的美景奇观和无限风光。

  这时,我忽然想起“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这句古语。无论大陆还是台湾,老祖宗都给我们创造和留下来很多遗产,值得我们珍惜和爱护。

  不久,车子开到七星潭,给大家30分钟下车看一看。我们急忙赶赴海堤。堤下海滩十分广阔,海岸如一弯月牙。海上风平浪静,碧水接天。茫芒大海中,人迹杳无,让人感到无比的恬静和轻松。堤内建有一些供游人休息的地坪,不多的坐凳和植株间杂其中。从树形判断,这里的台风不少,因为现在正是枝叶秀发的季节,可是这里的树却显得十分凋零,不仅枝叶稀疏,而且枝条全部朝西,树干东面什么也没有。据碑刻上的《海堤简介》说,“七星潭海岸系大陆板块与欧亚板块造山运动挤压的缝合线形成的”。

  别了七星潭,我们沿着花东公路,到达了秀姑峦溪。

  秀姑峦溪全长90多公里,是台湾东部最大的河流。水流至此,经海岸山脉的谷口流入大海。谷口下方橙红色的钢架“彩虹桥”,高悬溪上,鲜艳夺目,成为公路上的一道风景线。溪水流过彩虹桥后,水面越来越宽。谷中,形态各异的帝王石,光滑洁白,赢得了“秀姑漱玉”的美名。

  秀姑峦溪因纪念郑成功的妹妹秀姑而得名。由此不免使我想起前人悼念郑成功的两首诗:

  “行人遥指郑公石,沙白松青夕照边;极目神州余子尽,袈裟和泪伏碑前。”(苏曼殊·《过平户延平诞生处》)

  “孽子孤臣一子孺,填膺大义抗强胡,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张学良·《郑成功纪念祠》)

  遥想当年台湾的英雄儿女、爱国志士为捍卫祖国领土主权完整,曾进行过何等不屈不挠的斗争,谱写过何等可歌可泣的英雄壮歌,至今令后人怀念和崇敬。

  秀姑峦溪往南几公里,便是北回归线标志塔所在。塔很高,耸立在公路西侧。塔身细长,像一个倒扣着的钟铃,下粗上细,顶上还有一个像珠子一样的圆钮。草坡外,蓝天下,无边无际的汪洋大海,几堆礁石点缀。海风拂过,空气异样清新,令我大有天人合一、神清气爽而不忍离去之感。

  阿里山、日月潭

  我们一行从花莲穿台湾南部的横贯公路迳去了西海岸滨临台湾海峡的高雄市。

  到高雄天色已晚,顾不得休息,立即乘轮渡过高雄港到旗津。旗津原是海外沙洲,经过几百年的渡海垦殖,早已成为海港闹市。街道不宽,街两边差不多全是灯火辉煌的商店、饮食店。街口有一个不大的戏台,台上正演唱古装戏曲。在车水马龙和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再往前走便是彩楼彩灯令人目不遐接的庙前街天后宫。原来,我们赶上了妈祖文化节。天后宫巍峨壮丽,底层主配殿共八间,每上一层楼,厢房减少两间。至第四层中央主殿的檐额高悬“旗后天后宫”五个白底朱红色的大字。至第六层,除中央主殿数重高凌夜空外,拱卫在主殿两旁的一对金龙栩栩如生,气势非凡。边上的厢房均有塔楼一座,整个建筑恰似一座五彩缤纷、重重叠叠的灯山。

  当晚,我们在庙前街品尝了旗津著名的风味海鲜。

  第二天一大早,离开高雄前,我们来到左营莲池风景区。莲池面积42公顷,湖光波影,寺庙林立,令人赏心悦目。时间所限,我们仅在龙虎双塔的水榭上观光留影。水榭前有曲折的石栏引桥。龙塔、虎塔相依相伴,屹立水中,与引桥相联。塔高七层,顶上复有一七层小尖塔。龙塔前塑有巨龙,龙口即入口;虎塔前有猛虎,虎口即出口;我们从龙口入、虎口出,意味着“一登龙门,身价百倍”,也意味着我们是“虎口余生”,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中国传统的“吉祥”文化在这里打上了印记。

  告别高雄,继续乘车通过台南县,来到阿里山风景区。汽车在阿里山乡乐野村一家茶叶公司门前停了下来。店主人立即迎出门来,带着我们去参观他的种植园。在高山环绕下,一排排种植在浅坡上的茶树,青枝绿叶,长得十分茂盛。园主介绍说,他们祖籍福建,是带着种植乌龙茶的技术移民到阿里山的。他说,这里气候凉爽,特别适宜种高山茶。茶叶是他们自制的,质量不同寻常。可惜的是,海峡两岸没有“三通”,要绕道才能运到大陆,成本高不好卖。如果“三通”了,“我坐在家门口就能卖个好价钱”。

  到了阿里山森林公园,大家下车步行。这是一片原始林区,古木参天,绿苔遍地。林区树种,多为桧木。桧木高大挺拔,树龄长的有二三千年,其质地坚硬、纹理细腻兼有浓郁的驱虫香味,被称为神木,视为国宝。可惜的是,在日据时代被大量砍伐,运往日本。

  我们沿着林间小道,吸吮着林中清新的空气,一路行进。沿途神木被砍伐后留下的硕大的树根树桩,比比皆是。根据形态的不同,分别被命名为“三代木”、“二代木”、“永结同心”……。现在新的桧木已遮天蔽日。有的新生桧树就长在旧桧木的树根上,有的老树桩上甚至长出并立的双株新桧木,堪称得上是罕见的森林奇观。

  林中有姊妹双潭,潭上建有亭台走廊。在青山绿树掩蔽下,潭水倒影婆娑,婀娜多姿,整个景区犹如世外桃源、人间仙境。

  4月25日,我们前往日月潭圆梦。说是圆梦是因为我们对日月潭心仪已久,当导游提出乘船游湖须另付费用时,全团无一异议,立即就把近万元的人民币交到导游手里。

  据说,日月潭的邵族原住民来自阿里山。他们以狩猎为生,因追逐一只白鹿而来到这里,发现此地野生动物比阿里山多,便定居下来。

  日月潭因湖形一半圆,一半如月牙而得名。游艇开动以后,首先驶向位于湖心的拉鲁岛,拉鲁岛是原住民祖灵所在,一般不让游人上去。1999年地震,拉鲁岛被震裂陷塌。震后重建,几乎变成湖中的水榭平台。在岛上环顾日月潭,烟波浩淼,远山连绵,江山如画,气象万千。

  从拉鲁岛下来,游船便沿着日潭和月潭绕行。潭周山水映衬,碧波荡漾,十分优美。林木葱茏之中,忽然在湖边山脚发现一座暗堡。墙上枪眼方方正正,黑洞洞的,看得清清楚楚。暗堡之上有走廊通向林荫深处。走廊临湖一端有用琉璃瓦及朱红柱建成之望湖亭。船主告诉我们这是蒋公行馆修建的暗哨。随着游艇的行进,在万绿当中,山上逐渐显露出两排高楼。船主说:“这就是行馆,叫涵碧楼”。然后,他又指着湖对面山顶上隐约可见的一座高塔说:“那是蒋公经常在此凝望的慈恩塔,是纪念蒋老夫人的。他把日月潭当作台湾海峡,把慈恩塔当作大陆来思念。有时会忍不住掉下泪来”。真是江山有情,历史无情!听到船主的诉说,想到台湾今日的乱象,能不令人为之黯然神伤吗?

  中午,我们上了码头,来到鱼池乡日月村邵族原住民表演餐厅,品尝邵族风味餐,观看邵族歌舞。我们还会见了邵族公主布妮,并同她合影留念。这位美丽的公主唇红齿白,长发披肩,身材苗条,温柔可爱。白皙的肌肤,配上一身天蓝色的短披和黑裙,加上民族服饰特有的红白镶嵌的彩色条纹,可以说得上是“天生丽质难描绘”了。从短暂的接触和谈话中,我们深深感受到她十分热爱向往祖国大陆,她甚至表示了到大陆寻求她的白马王子的愿望,真是令人感动。

  除了潭中观光,我们还乘车沿着33公里的环湖公路,先后参观了德化社、玄光寺和供奉孔圣人和关公的文武庙、巍峨壮观的北恩塔等名胜。

  我们这个团,除了我是黄埔学生,其他全是黄埔后代,在台湾都有亲朋好友。一想到要与相别多年  的亲人团聚,大家都感到兴奋,有的忍不住热泪盈眶。到台北那天已是深夜,同学王显(备役中将)早已守候在宾馆,他给我送来了水果饮料和台湾旅游书,真是无微不至。我们一起回忆当年同学生活,关心今日彼此状况,互相祝福不已。我们一行去拜访了前台湾陆军司令、备役上将黄幸强先生。他拿出在金门任防卫司令时自制的陈年佳酿招待,要大家开怀畅饮,在杯觥交错、谈笑声中,让我又一次感受到难以分割的黄埔深情。

相关新闻

天下黄埔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