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黄埔军校同学会自1996年成立以来,遵循“发扬黄埔精神、联络同学感情、促进祖国统一、致力振兴中华”的宗旨,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履行职能,积极探索,不断加强同学会自身建设,在团结会员、宣传政策、开展联络、服务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我会始终坚持把政治学习作为同学会最基础性、经常性的工作,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近年,鉴于会员年龄结构发生的变化,我会加大了举办各种辅导讲座、报告会,寄发学习材料的力度,每年都要围绕国家政治生活大事、全国和本市的“两会”精神、对台工作重大举措等,邀请市委党校专家学者、市台办领导举办高水平的报告会,让会员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大量浓缩、鲜活的时事政治信息,因而受到会员的一致欢迎和好评。这些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政治学习,加深了会员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把握,激发了会员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为反对“台独”、促进祖国统一而奋斗的爱国热忱。
我会一直把加强与台湾和海外黄埔同学及亲友的联络交往,积极宣传党的对台方针政策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鼓励和推动会员发挥自身特有的优势,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联络宣传工作。目前,我会的联络对象遍及台湾、香港、澳门、美国、新加坡、比利时等国家和地区。为让在台同学亲身了解大陆的真实情况,我会理事李云芳热情邀请在台同期同学、退役将领来祖国大陆观光访友,沿途所见所闻使台湾同学欣喜不已,更加坚定了为两岸统一出力的决心。2005年4月,连、宋先后成功率团访问大陆,我会会员伍诚利用父辈与宋达的特殊关系,欣然致信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为在我市经济开发区引资办学不遗余力。
近年来,我会积极拓展联络渠道,2003年实现了随团赴台参访,把工作首次做进了岛内。在台北市,我会受到了台湾22期、23期同学会数十名学长的欢迎和款待,扩大了联络面,广交了朋友。邀请香港、台湾及海外黄埔同学参加纪念活动,也是我会做好联络工作的重要方式。2004年,台湾22期黄埔同学赴京津冀80周年校庆参访团,应邀来我市参加了纪念黄埔军校建校80周年活动。此外,一些黄埔同学发挥优势,积极走出去,利用赴台湾、美国、加拿大等地探亲访友之机,广泛接触当地黄埔组织,不失时机地宣传国内经济发展、民主法制建设取得的成绩,宣传反“独”促统对民族复兴的重大意义。与此同时,我会还积极加强与台湾有关团体的交流交往。2000年,台北中国老人教育协会附属的老人社会大学旅游团一行40多人,应我会邀请来津参观访问,受到我会热情接待。
在团结会员方面,我们通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各种纪念活动,凝聚和激励黄埔同学发扬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义无反顾地反“独”促统;通过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发挥自身特有的社会影响力,凸显黄埔同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独特作用;通过报效祖国、服务社会,使会员焕发活力,贡献余热。在这方面,我会路国华会长率先垂范。同学会成立之初,考虑到经费紧缺,办公条件较差,每次同学会召开理事会议或举办大型活动,他都利用自己身兼市公用局招待所所长、市公用局疗养院院长的便利条件,无偿提供场地,为同学会开展工作创造条件。为加快天津发展,振兴地方经济,他孜孜以求,勇于进取。上世纪80年代,时任天津市公用局行政处处长的路国华,克服各种困难,承担了负责为我市公用系统职工兴建一处疗养院的艰巨任务。今天,坐落在蓟县盘山脚下,占地64亩地的天津市公用局疗养院,已发展成具有三星级水准、具备接待国内外来访旅游资质的疗养院。每年都吸引大批游客入住,为促进旅游业发展,振兴地方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注意团结会员,真诚地关心爱护机关的每位工作人员,尽心竭力地帮助大家谋福利。他凭着一颗爱心躬身亲为,激励机关工作人员和广大黄埔会员团结开拓,扎实工作。在他的带头和影响下,会员们努力融入时代,以自己的绵薄之力报效祖国、服务社会。当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在津建馆的消息传来后,在津黄埔同学和亲属后代怀着对两位伟人特殊的情感,踊跃捐款、捐赠书画作品,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会理事赵中平和他的长子赵颖实,发挥自身优势,成功吸引台资企业落户天津。原河北工业大学教授、会理事孙虎山著书立说之余,还就我市海河综合开发、城市建筑规划保护,积极建言献策。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多年来,我会在有关单位及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在落实党的统战政策,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关心会员疾苦,真心实意帮助会员排忧解难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一些会员遗留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有的落实了离休待遇,有的提高了退休工资水平。针对部分会员生活困难的现实,经我会多方协调,会员所在单位增加了对他们的生活困难补助金。特别是部分会员年老体弱,所在单位效益不佳,造成医药费大量积压,影响了生活和就医,在我会帮助下都得到了圆满解决。此外,我会还在会员房屋拆迁后争取购房优惠、安置会员入住养老院、协助会员后代就业、升学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
我会还在愉悦会员精神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每年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我会都坚持组织开展“送温暖”走访慰问活动,举办气氛热烈的茶话会。2001年,还启动了为80岁会员贺寿工作。为丰富会员晚年生活,先后组织会员到蓟县盘山、塘沽、北戴河旅游,安排参观天津博物馆、石家大院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使会员充分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极大地增强了会员为加快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祖国统一献策出力的责任感、使命感。
回首过去,耕耘与收获同在;展望未来,我们信心满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