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镇中
《黄埔》杂志今年第二期刊登了才彦同志写的“感受‘天下黄埔是一家’”的文章,我读后,引发了内心诸多感慨。今天借“黄埔感言”栏目吐露出来,与大家交流。
自从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后,全国各地的黄埔同学就多了一个“家”。在这个“家”里,饱受风霜、历经坎坷的同学们重新焕发了青春;在黄埔精神的凝聚下,为振兴中华、祖国统一奉献着余热;这个“家”还给很多困难同学提供了帮助,给予他们家的温暖。
各地黄埔军校同学会机关的工作人员是黄埔这个大家庭新时期的新成员,随着他们对黄埔历史更多的认识,对黄埔同学更多的了解,逐渐有了很深的黄埔情结。他们热心黄埔工作,敬重黄埔老人,与黄埔这个“家”有了割舍不断的情感。
越来越多的黄埔后代也认识了黄埔精神,他们继承父辈未竟的历史使命,为祖国统一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还用自己所长为老一辈黄埔同学奉献爱心,为黄埔军校同学会的工作无偿服务。我们看到,全国有众多倾心黄埔工作的同志和众多的黄埔后代已经融入了黄埔,成为黄埔这个和谐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成员,我们为此而感到自豪和由衷的高兴。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华东地区黄埔军校同学会一次工作研讨会上,上海的蒋术同学提出要“调动黄埔同学、黄埔军校同学会、黄埔后代三个积极性”的观点,深受与会者的赞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黄埔工作的深入发展,实践已经印证了这一观点是正确的,这也是一种必然趋势。当今,举国上下构建和谐社会,我们从事黄埔事业的同志,更要调动好三方面的积极因素,构建好和谐的黄埔大家庭。
再提一件往事。1996年,为筹备召开第二次黄埔会员代表会议的工作会议上,就有人为黄埔同学会的前景感到忧虑。时任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的李运昌学长在会上郑重地说:“请大家放心,就是将来两岸统一了,黄埔军校同学会还是要存在的……”这掷地有声的话语,至今我记忆犹新。我们这些尚健在的老黄埔们,都已步入耄耋之年,这是自然规律,无以为虑。但我们为祖国统一、振兴中华奋斗终生的决心是矢志不变的。今天加之同学会机关工作人员和黄埔后代,我们这个和谐大家庭中的所有成员,能够为伟大的目标倾心工作,也就能够延续黄埔精神,使之薪火相传,发扬光大,有何忧虑呢?●
(作者为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山东省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