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黄埔军校同学会  >  2007年第四期  > 正文

传黄埔精神谋事业发展 承黄埔传统谱和谐新篇

日期:2008-05-23 11:03 来源:黄埔杂志 作者:张新声 褚猛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记山东省黄埔军校同学会亲友联谊会副会长胡强

  胡强,山东滕州人,1960年出生,现任中共山东省滕州市委副秘书长、市机关接待处主任、市直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其父胡一新,现年93岁,黄埔军校贵州都匀分校第十七期二十五总队学员,参加过济南战役、徐州会战、台儿庄大战,1949年9月参加绥远起义,后入朝作战,现为山东黄埔同学会滕州联络组组长,民革滕州支部党员。作为黄埔后代,胡强2006年6月担任山东省黄埔军校同学会亲友联谊会副会长。

  衷公益代代相传,敬老助老不遗余力

  胡一新老人常年和胡强生活在一起,胡强一家人对老人照顾的无微不至。胡老乐善好施,自90年代初以来,先后资助贫困学生8人,累计向农村学校和贫困学生捐款捐物2万余元,另外,在张北地震、长江洪灾、非典流行等危急时刻踊跃捐款捐物,彰显出一名黄埔学子的赤诚爱国之心。尽管胡强一家收入不高,但他仍毫不犹豫地支持父亲的慈善举措。同时,他和爱人也效仿老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活动,先后帮助7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受父辈影响,胡强的孩子上初中时,就在父母不知道的情况下,偷偷用自己的压岁钱、零花钱和1名西南山区的贫困学生结成了帮扶对子。在滕州,大家都知道有这样一个黄埔人引领着的“慈善家庭”。

  对滕州健在的黄埔同学,胡强同样是关怀备至。逢年过节,胡强总不忘前去探望问候,有时还邀请他们到家做客;不论哪位有要求,他总是随叫随到,有求必应;他还积极帮助他们开展活动,协调解决他们及其家人工作、生活上的困难和问题。他还充分利用自己担任集邮、摄影等协会负责人的便利,积极创造条件帮助黄埔同学开展活动。2004年6月,在他的近两个月的积极操办下,“黄埔同学会滕州联络组庆祝黄埔军校建校八十周年书画展”成功举办,展出书画作品200余幅,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好影响,他还出资购买纪念品,赠送参展作者。

  经坎坷矢志不移,求真务实努力工作

  胡强20岁以前,极少听父亲提及在黄埔就学的经历和他的戎马生涯,特别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全家人更是讳莫如深,对父亲经历的骄傲和自豪感,只能深深地埋在心里。但胡强始终坚信自己的父亲的历史是光荣的、爱国的历史。当他走上社会后,不论是下乡插队当知青,到企业当工人,还是到机关当干部,都踏踏实实努力工作,凭着优秀的人品和实干的精神,赢得了组织的信任和同志们的拥护。1988年12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89年调入滕州市委办公室工作。

  多年来,他秉承父辈“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忠诚于党的事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做信息科科长时,连续八年获得山东省委信息系统先进个人;任保密局局长期间,也是连年获得山东省委保密局表彰奖励,2003年全省保密局长会议在滕州市召开,主要推广滕州保密工作经验;任市委副秘书长、市接待处主任及市直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后,他连年被枣庄、滕州市委、市政府记三等功……。面对一连串的荣誉,胡强表现出一贯的淡泊和谦逊,没有丝毫的松懈和骄傲。他以自己的行动,实践了一个黄埔二代默默无闻、甘心奉献的爱党爱国理想信念。

  承父愿再求作为,致力传承黄埔精神

  胡强一直协助父亲致力黄埔同学会滕州联络组的工作,由此,胡强与山东省黄埔同学会及许多黄埔同学和后代多有联络,在他们中间产生了威信,因此,在山东省黄埔军校同学会三届三次理事会宣布成立的亲友联谊会上,胡强被推选为副会长。任职后,胡强更加感到了压力和使命,他利用自己做接待工作的便利,广泛收集黄埔同学的资料情况,并制定了枣庄地区黄埔后人登记工作方案,他表示一定不会辜负黄埔同学们对他的期望,一定尽自己所能把黄埔同学照顾好,把广大的黄埔后代联络、团结好,并充分利用黄埔同学和后代的海外关系,积极为祖国统一大业添砖加瓦,让黄埔精神服务于国家发展和统一,为黄埔精神不断增添新的生机和活力,真正让黄埔精神世代相传、生生不息。

相关新闻

天下黄埔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