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黄埔军校同学会  >  2007年第四期  > 正文

两岸同胞密切的血缘关系(上)——台湾历史文化渊源之三

日期:2008-05-23 11:04 来源:黄埔杂志 作者:姚同发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连横先生《台湾通史》说:“台湾之人,中国之人也,而又闽粤之族也。”李亦园先生更具体地指出:“目前所知,第一批从中国大陆迁到台湾的移民,是所谓‘长滨文化’的主人,他们从中国大陆南方迁到台湾的年代约在距今五万年前,或甚而更早的时代。……第二批从大陆前来台湾的移民是大部分现代高山族(俗称山胞)的祖先,他们迁移的年代颇有差异,也就是说,他们可能是分成好几次陆续迁入的,其最早迁移者可早至距今六千五百年前,最迟者约在二千年至两千五百年前。……第三批从中国大陆来的移民,也就是近代汉民族的移民。”

  一部台湾史就是一部台湾移民史。严格地说,没有移民就没有台湾史。

  本文从台湾移民史着手,简要探讨第二批从大陆迁往台湾的移民,也就是台湾原住民的族源;和第三批从大陆迁往台湾的移民,也就是近代汉民族移民的源流,并从姓氏、族谱来探寻两岸同胞密切的血缘关系。

  一 、台湾原住民族的族源

  台湾原住民族的源流问题,目前流行四种说法:本土说、北来说、西来说和南来说。本土说因其仅依据清代文献等未经学术检视的资料推断而不足为凭;北来说系讨论恒春琅族问题而与台湾原住民族相去甚远,无足轻重。学术界重视的是西来说和南来说。西来说即大陆来台说,台湾及大陆学者多持这一主张;南来说即南洋群岛来台说,日本及西方学者多持这一主张。

  南来说比较单纯一点。伊能嘉矩就地理环境说:“(台湾)南隔巴士海峡,对控菲律宾群岛,……苟有操扁舟能者,必兴‘有意之移住之念'。”宫本延人说:“居住东海岸的阿美族和卑南族的祖先,是经由兰屿、火烧岛,像飞溅于水上的石头般地,移民到台湾来的。或许在这之前的某个时期,泰雅族、布农族和排湾族的祖先,已由吕宋岛经由兰屿和火烧岛的途径,先登陆台湾东海岸,并且越过中央山脉,到西侧的山岳地带落地生根了。”不论台湾原住民族来台的原因和路线如何不同,他们相当一致地相信台湾原住民族全部至少大部是来自南洋群岛。但南来说不能说明台湾的南岛语何以较为古老又较分歧,因而存在较大欠缺,基本在否定之列。

  西来说比较复杂。以凌纯声为代表的大陆起源说影响最大。凌说主张台湾原住民族即由大陆迁移而来的古越族,他指出:“远在纪元以前,越人已由大陆移居台湾,海上早有往来,自秦皇汉武三次迁沿海越民于内地,彻底实行海禁以后,台湾孤悬海外,乃与大陆隔绝。所以台湾先史文化与大陆文化有密切的关系,及台湾土著诸族与大陆西南民族的类似,本文的研究是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还有人认为台湾高山族主要来源于大陆的古越人,也融合了不少后来断续从大陆本土迁到台湾的汉人与金人。阿美族、雅美族尤其是平埔各族来台最晚,有的甚至迟至公元七八世纪以后来台。雅美、卑南、排湾、布农诸族,其主要血统是苗瑶系与南方岛屿民族的混血;泰雅、赛夏、邹诸族则应有越族血统。但不管其渊源如何不同,总以同大陆的关系最为密切。

  《中国历史大辞典》民族史词条“高山族”中说:“高山族是百越的一支”,“应是从大陆迁移过去的”。《中华民国史民族志》(初稿)中说:“泰雅族是我国古代百越民族之一,其祖居地可能在华南地区,可能是台湾诸族中最早来台的一族。因为泰雅族来台时尚不知制陶,同时也保存较多的百越文化特质。”

  翦伯赞先生说:“台湾的番族(原住民),是百越之族的支裔。”他们来到台湾 “不在宋、元之际,而在遥远的太古时代。”凌纯声先生说:“台湾土著族至少可以说多数是在远古来自中国大陆”,来自古越人。

  以上学者的论点,在前面的物缘篇中,已从考古学理论方面作了若干论证。这里再从同样是“百越”族裔的台湾原住民和大陆的南方少数民族,通过比较其生活习惯、民情风俗方面相同与相似的情形,来看两者之间的血缘关系与文化传承关系。凌纯声先生曾长期从事西南各少数民族研究,他到达台湾后,于1949年秋到山地考察,所到之处,发现台湾山地各族的民情风俗和祖国西南一些少数民族极为类似,好像是旧地重游。这一值得玩味的现象,民族学者思考认为:台湾原住民离开大陆是五六千年前的事,他们后来虽然也有迁徙与融合,但局促台湾一隅,活动范围不大,保留百越的文化特质就相对比较多。而大陆经过几千年风雨沧桑,北方的炎黄、东夷与南方的百越、苗蛮通过战争与融合,逐渐形成一个庞大的华夏集团,后来演变成为汉族,逐渐占据了中原和南方一些富庶繁华之地,成为中华大地上的主体民族。百越故地大部分都已汉化,只有一些未被融合的族群退入山区,仍然保留自己的风俗习惯,被称为少数民族。西南各地只有山地的壮侗语族才保留百越遗风,而东南各地也只有畲族、瑶族、黎族还保留着百越遗风。这也不难理解,有些民族虽然住在山上,仍然盖的是船形屋;有些民族虽然已经移居高原,仍然在大赛龙舟,说明他们的祖先曾长期生活在海边。

  关于台湾原住民的族源,一些学者以实证的方法,提出无可辩驳的事实。

  徐松石先生将《台湾府志》里所列台湾原住民特殊风俗习惯一百条与马来人相比较,相同的只占18%;而与大陆南方各少数民族特别是壮侗语各族相比较,相同者竟然在八成以上;史式、黄大受教授则将其归纳为16条,并作了细微的比较。从上述比较中,不难看出台湾原住民与大陆南方各族,在衣食住行、婚丧礼俗等最基本的生活习惯方面,竟然如此相同或者相似。这正是台湾原住民来源于古越人,来源于大陆南方上古的百越族群的最有说服力的根据。“百越”是台湾原住民的主要族源,这已为考古学与民族文化学所证实。

  二、汉民族的三波移民潮流

  从中国大陆到台湾的移民原因,大致可分为政治性与经济性两类。政治性移民以唐、宋、元三代及国民党迁台为代表,经济性移民以明、清两代为最多。政治性移民原因,又有民族性格、战乱频仍之分。经济性移民原因,不外地理环境、人口过剩、外部诱因。

  (一)宋元移民 汉民族移民台湾,明代以前的记载,几乎无法见到,但这并不能证明汉民族在明代以前就没有移民台湾。一些间接史料可以推论,汉民族移民台澎最迟在北宋末叶。

  至于南宋移民台湾的可能性,已有各种事实比较充分地证明。宋室南迁,中原人纷纷跟随南徙,浮海避乱者大有人在;宋室偏安江南,泉州成为当时最大的贸易港,隶属于泉州的澎湖与台湾一衣带水,由澎湖迁至台湾亦属自然;其时南洋各地视中国移民为上宾,而宋室遗臣潜逃海外避居者亦大有人在,如广王走崖山、张世杰入海等,独台湾无人前往,与情理不通;南宋时代,航海术进步,已会应用磁针航海,掌握“逆流直航法”,自福建“逆流直航”台湾已非难事。由此看来,南宋时代,汉民族移民台湾是极有可能的。这与史书记载“元明以前,率为逋逃薮”;“当宋时,华人已至北港贸易”,亦相符合。

  元代关于汉族人民移民台澎的情况已有明确记载。汪大渊从泉州出海,远游南洋各国,后根据耳闻目睹撰成著名的《岛夷志略》。连横《台湾通史》指出:“当时澎湖居民日多,已有一千六百余人。”很多史书证明元代汉人时有来台,加上澎湖有关记载,推论元代少数汉人移民台湾,当无问题。

  (二)明代移民 明代向台澎移民,学界一般将其分为三期。第一期从明初至天启年间;第二期从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至永历十六年(公元1662年),即荷据时期,中国大陆向台湾移民的人数约在3至4万人;第三期从永历十六年(公元1662年)至永历三十七年(公元1683年),即郑氏政权时期。郑成功东渡台湾时,带去的军队约二万五千人,再加上一部分眷属,约三万人左右。在大陆移民同高山族人民共同努力下,经过郑氏二十多年开发,台湾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当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施琅率兵登上台湾岛时,“备见野沃土膏,物产利溥,耕桑并耦,渔盐滋生,满山皆属茂树,遍处俱植修竹……”,叹为肥饶之区。

  (三)清代移民 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清政府统一台湾以后,大陆人口向台湾流动进入一个新阶段。至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在台汉民已达二百余万,成为开发台湾的主力,促进了台湾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鸦片战争后,作为东南门户的台湾,成为资本主义列强垂涎的一块肥肉,美、日侵略者企图吞并台湾。面对外国势力威胁,清政府日益认识到台湾的战略地位,逐步加强对台湾的经营与管理。据光绪十九年户口调查,在籍汉人(包括归化平埔)已有507105 户、2545731人。可见此时移民之多,已超过历代。

  清代大陆移民进入台湾以后,以台南地区为中心,分别向北、南流动,主要分布于台湾西海岸的平原地带及东部宜兰平原等地。大陆人民移垦的形式是由点到面,逐步扩展的。开始时,各个居民点人口并不多,随着移民增加,各个居民点不断扩大,最后发展成面。如宜兰平原从头围到五围的开垦就是一个典型。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首批开发者约1200人左右,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已有男女2万多人,到嘉庆十五年(公元1810年)已增加到4万余人。闽浙总督在《噶玛兰收入版图状》中指出:“噶玛兰南北约长六七十里,东西约宽二三十里不等,漳人42500余丁,泉人250余丁,粤人140余丁。”而当地“熟番5社990余丁,归化生番33社,4550 余丁”。由此可见,大陆移民已远远超过当地居民,成为开发宜兰平原的主力军。

  (四)现代移民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成为中国历史上时间最短、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人口大迁徙。

  关于这次大迁徙的人数,历来众说纷纭。一说,1949年国民党带领60万军队、40万以上文职官员,注入台湾,百余万人麇集在四周大海的小岛中。当时台湾居住着600万人口,等于每6个人就要养活1个外来人。一说,国民党在台湾的军队,陆军号称60万,其中混杂着从大陆裹胁来的农民、渔民及流亡学生;空军兵员85000人,各种飞机400架;海军兵员45000人,各类战舰70艘。据廖正宏《人口迁移》书载,台湾地区1946年底人口总数为6090800人,1949年底人口总数为7396931人,三年间增加130多万人。李家泉主编《台湾省经济地理》认为,1946-1949年间,大陆人口迁入台湾共约177万余人。随着人口大量进岛,还有一批贵重物资及黄金也同时运入。

相关新闻

天下黄埔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