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黄埔军校同学会  >  2007年第四期  > 正文

小资料: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二十九军的建立

日期:2008-05-23 11:05 来源:黄埔杂志 作者:纪言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二十九军的早期军官均来自西北军,西北军的创始人是冯玉祥将军。

  冯玉祥早年入伍,加入北洋陆军,曾先后任北洋陆军旅长、师长,陕西、河南督军及陆军巡检史等职。1924年,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冯玉祥发动了首都革命,将所部改组为国民军,(因孙中山北上,中山先生所领导的党名叫国民党,所以冯玉祥的部队也就取名国民军。)任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11月5日,冯玉祥下令包围紫禁城,逼清废帝宣统出宫,取消帝号。后因北京政权落入段祺瑞之手,1925年12月冯玉祥退至张家口就任西北边防督办,并通电取消国民军称号。从此冯玉祥所领导的军队称“西北陆军”,是为西北军一词之创始。

  冯玉祥将军思想进步,他不仅到当时的革命圣地苏联学习,还举行了五原誓师,宣布脱离北洋军阀系统,集体加入国民党,而且还容纳共产党参加西北军,并设政治部由共产党员担任政治思想和宣传工作。

  1927年7月,冯玉祥在西安就任国民党第二集团军总司令。

  冯将军在建军过程中,培养了大批有才干的高级将领,最有名的号称“五虎上将”,即鹿钟麟、张之江、李鸣钟、刘郁芬、宋哲元。他们每个人都能率领一个集团军独当一面,单独作战。

  1927年北伐战争以后,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党政府。不久,冯玉祥与蒋介石因裁军问题政见不合, 1930年冯玉祥联合山西的阎锡山与蒋介石发生了战争,史称“中原大战”。结果因阎锡山失信致使冯玉祥惨败, 42万人只剩9万人,抵达山西暂编为两个军,由宋哲元、孙良诚负责。不久又有一批将领率军投蒋,军队只剩下4万人,致使军心涣散,前途渺茫。这时宋哲元已从残酷的内战中获得了沉痛的教训,对他追随了二十多年的老长官冯玉祥的路线产生了怀疑,他决心从此不再参加任何内战。这也是他在1937年抗日战争中坚决抗日,不打内战的思想基础。

  1930年,国民党中央决定由新任的陆海空副司令张学良改编北方的军队。张学良将晋军和西北军改编为边防军。这时西北军尚有9万人,将领中以宋哲元威信最高,各方均认为他是西北军最高代表。最后确定西北军缩编成一个军,辖两个师,宋哲元为军长,冯治安、张自忠任师长。

  1931年1月16日,陆海空总司令蒋中正、副司令张学良任命宋哲元为东北边防军第三军军长(这是根据东北军番号排下来的)。从此西北军的名号不再使用,宋哲元及其部下在中央任命后即归张学良节制。1931年6月全国陆军统一编号,宋哲元部改称国民军陆军第二十九军。

相关新闻

天下黄埔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