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黄埔军校同学会  >  2007年第四期  > 正文

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

日期:2008-05-23 11:10 来源:黄埔杂志 作者:于东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于东

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问题的提出

  军队作为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和国家主权紧密相连。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在被英国侵占之前,一直受到中国政府的有效管辖和中国军队的防卫。我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理所当然要在香港驻扎自己的军队。邓小平在设计“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同时,也精心设计了在香港驻军的规划。他对驻港部队组建的时机、规模和肩负的神圣使命,以及解放军进驻香港深远的政治、军事意义,都作了精辟的论述,给驻港部队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1984年4月,邓小平在会见英国外交大臣杰弗里·豪时,强调在香港驻军是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的象征,是国家主权的象征。5月24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香港《大公报》社长费彝民等人时,就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问题讲话说:“为什么要在香港驻军?香港以后实行最广泛的自治,驻军象征着中国的领土,象征着我们的主权。除此之外,还有什么象征?更重要的是要意识到,1997年后还会有人捣乱,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有了驻军,有了稳定的力量,他们就谨慎了,就不敢胡作非为。这条一定要坚持。从稳定香港出发,驻军人数并不在多,现在英国有7000,以后我们派三五千也就够了……豪外相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回香港之后有权驻军,但又说驻军会引起波动。我说不会。我当时的语气是肯定的,就是要驻军……13年里肯定有这样那样大大小小的问题出现……不要到那时中央再派军队去,与其那样,不如现在就确定驻军。事情看大一点,远一点好。”这是在中英两国政府就香港问题进行外交谈判以来,邓小平第一次在公开场合,明确代表中国政府表述了对于驻军香港问题的坚定立场。

  此后,邓小平又多次发表讲话,表明中国在香港驻军这一问题上的严正立场。

组建驻港部队

  随着中英联合声明正式签署,中国政府在1997年派遣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已成定论。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在总参谋部某部成立了“香港驻军准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着手这支驻军的组建工作。

  1990年10月2日,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审阅了《关于组建驻港部队的报告》,写下了他对驻香港部队的第一个批示:关键是进驻的部队政治上要特别过硬,事先要做过硬的思想工作。

  1993年3月24日,中央军委下达组建驻港部队命令,被挑选的部队从各个省区迅速集结到深圳。3月28日,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后方基地组建完毕。3月31日,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航空兵团在广西某地组建完毕。4月5日,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舰艇大队在广东某基地组建完毕。4月29日,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在广东东莞某营区隆重举行成立大会。 

  按照中央军委的战略意图,为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地区领土、领海、领空的主权,驻香港部队由陆海空三军部队组成。这是我军历史上首次采用陆、海、空三军合成编制,主要编成有步兵旅、海军舰艇大队和航空兵团,总兵力根据香港地区防务的需要确定为不超过当年驻港英军的规模。

  驻港部队是由战功卓著的、有光荣传统的英雄集体所组成。

  驻港部队步兵旅的前身是著名的“红一团”。该旅享有的荣誉称号有“攻坚英雄营”、“大渡河连”、“密云尖刀连”、“牛角峰英雄连”、“抗击英雄连”等。这支部队先后涌现出举世闻名的强渡大渡河“十七勇士”、击毙日寇所谓“名将之花”阿部规秀中将的“功臣炮连”以及“狼牙山五壮士”等。罗荣桓、粟裕、杨得志等142名共和国将帅,曾在这支部队中战斗和工作过。驻港部队陆军部队中,还有一部分官兵是从著名的“塔山英雄团”等团队中抽调的。

  驻港部队海军舰艇大队的前身是海军某部的一个大队,始建于50年代初。人民海军所经历的6次主要海战,其中的4次都有他们建立的不朽功勋。在解放万山群岛战役、“八六”海战和西沙海战中,涌现出“海上先锋艇”、“海上英雄艇”、战斗英雄麦贤得等英雄集体和个人。多次圆满完成南沙、西沙、北部湾战备执勤以及海上重大演习任务。

  驻港部队航空兵团,是以人民空军某飞行师一个大队为基础组建起来的。这是一个屡建战功的英雄集体。他们参加过西沙群岛保卫战等重大军事行动,多次完成保障导弹发射、卫星回收、军事科研等飞行任务,多次担负过周恩来、邓小平、胡耀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专机飞行任务,多次参加国内外的重大抢险救灾任务。

  对于数以百万计的人民解放军整体说来,驻香港部队仅是其中的一支小部队。但是,它所要担负的却是特殊的使命。进驻香港,我们的军队究竟需要一些什么样的条件,我们的官兵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素质?这是从总部到基层部队都没有遇到过的问题。为此,领率机关组织专人到部队搞调查,赴香港考察,然后根据驻香港部队的任务和需要,对干部的调配、管理、选拔、任免、工资、福利、家属等诸多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可行性研究。

  领率机关认为:驻港部队干部配备的首要原则是政治合格、道德纯洁。根据这一决定从全军范围内择优配备的带兵人,汇聚到这支担负崭新戍守任务的光荣部队。例如为了组建驻港部队的航空兵团,人民空军把自己的一批直升机飞行尖子都调集到了这支特殊的部队。

  从一定意义上讲,文明素质的高低取决于文化水平的高低。组建后的驻港部队,干部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84%,研究生、博士生占8.3%,被称为“学者型军官”;战士全部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每个营都有图书馆,藏书七八千册。著书立说的官兵有70多人。

  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香港驻军,是在“一国两制”条件下执行防卫任务的,既要遵守军队的条令条例,又要遵守全国性的法律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有关法律。香港回归祖国后,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因此,驻港部队把学法、懂法、遵法当做一项特殊任务来完成。部队从成立之日起,就设立了法律处,工作人员大部分都是法学博士、学士。他们组织部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驻军法》,学习《香港法律读本》、《香港现行法律选编》等法律书籍,经常请专家讲授法律知识,组织法律知识竞赛,提高了官兵的法律素质。

  1995年12月6日,江泽民视察驻港部队,对驻港部队指战员提出了殷切希望。在驻港部队组建过程中,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张震、张万年、迟浩田等都先后到驻港部队了解情况,调查研究,解决组建中的问题。

  1996年1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发布公告:“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组建完成。”

英军顺利撤离香港

  香港的防务交接,是香港政权交接的重要组成部分。1987年5月至1994年6月,经过7年16轮谈判,中英两国通过中英联合联络小组就香港军事用地及有关设施的移交达成协议。根据中英协议,香港39处军事用地,其中14处移交解放军驻港部队使用,另外25处交予香港特区政府改为民用。

  1993年7月19日,英国国防大臣杰里米·汉利在伦敦宣布了一项从香港逐步撤军的计划。1996年8月29日,是《南京条约》签订154周年的日子。这天,英国驻港三军司令邓守仁少将宣布英军正式撤离香港和关闭军营,并公布了撤军具体步骤。

  一场没有追兵和炮火的英国军事大撤退在香港陆续展开。士兵列队会操接受最后一次检阅,邓守仁少将同专程来香港的英军将领致辞,随军牧师为低头静默的官兵祈祷,一面面英军兵团旗帜从军营的旗杆上徐徐降下。

  1997年2月,黑卫士兵团第1营调驻香港,史德福郡军团第1营撤回英国本土。

  1997年3月31日,“香港军事服务团”正式解散。

  1997年4月11日,200多名英国海军士兵分列走出香港昂船洲添马舰海军基地,英国海军在亚洲的最后一个基地添马舰海军基地关闭。“添马舰”是英国海军的一艘船只,于1897年4月11日到达香港,停泊在维多利亚海港。一个多世纪以来,名为“添马舰”的英国军舰已经更换4艘。1962年,英国海军在香港中环建成了以“添马舰”命名的海军基地。1979年英军在这里建起一座28层的大楼,成为驻港英军三军司令部。

  1997年5月31日,英军宣布香港常规支援兵团解散,6月1日在九龙塘军营举行解散会操。

  1997年6月3日,英国皇家空军第28中队在香港启德机场作了最后一次飞行,然后撤离香港返回英国。

  1997年6月4日,位于九龙塘的奥士本军营关闭。

  1997年6月30日,位于港岛中环的驻港英军总部威尔斯亲王军营关闭,部分官兵转移到停泊在维多利亚港的“漆咸号”支援舰上。“漆咸号”于6月3日晨抵达香港,专门负责为驻港英军“搬家”,执行为期1个月的特殊任务。6月30日黄昏,“漆咸号”派出40名海军官兵担任告别仪仗队,在原添马舰海军基地以东的填海区自行安排了“告别仪式”。6月30日午夜,最后一任港督彭定康和英皇储查尔斯一同乘坐“不列颠尼亚号”游艇,在英国快速舰“漆咸号”护卫下驶离香港。

  驻港英军结束了不光彩的占领者的角色,回到了自己的土地上去。尽管驻港英军声称要“体面地撤退”,但毕竟掩饰不住内心的几分无奈,几多惆怅。英军的撤离和香港的回归,标志着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结束。

人民解放军和平进驻香港



  1997年3月底,由港英政府负责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重新建造的4个军事建筑物和固定设施基本完成,4个项目的承建商分别举行了竣工典礼。

  为了顺利实现进驻,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在正式进驻之前两个月,曾派出3批共196名先遣人员先期到达香港。

  为了确保人民解放军能够自7月1日零时起在香港履行防务责任,6月23日,中英联合联络小组双方就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先头部队7月1日零时前进驻香港问题达成协议。先头部队由驻香港部队政治委员熊自仁和副司令员陈知庶、政治部主任贺贤书率领,有509名军事人员和39台车辆,于6月30日晚9点进入香港,分4个梯队,分别进抵香港营区。晚23时30分,准时进驻完毕。

  1997年6月30日10时整,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进驻香港欢送大会在深圳同乐营区隆重举行。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上将检阅了威武雄壮的驻香港部队三军仪仗队。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傅全有上将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江泽民发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进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命令》。

  中英两国政府于6月30日午夜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6月30日23时59分,在英国国歌声中,降下了英国国旗和香港旗。7月1日零时零分,在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冉冉升起,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

  与此同时,人民解放军驻香港先遣人员和先头部队在昂船洲、枪会山、石岗、赤柱等刚接管的14个军营里,在国歌声中升起了五星红旗。这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全部正式接管了香港的防务。

  7月1日晨5时45分以前,驻港海、陆、空三军主力部队在司令员刘镇武率领下,在深圳至香港的过关入港待命地域集结完毕。然后依次离营,从不同方向,向过关的指定待命地域进发。6时整,驻港主力部队分别从陆地、海上、空中同时陆续进驻香港。



  7月1日8时40分,解放军各路部队先后准时、安全进驻完毕。部队官兵一进入军营,马上走向各自的岗位。干部带班上哨,后勤人员安营扎寨,车马辎重,全部进入指定位置。

  

  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踏上这块神圣的国土,把香港特别行政区置于中国人民自己的军队防卫之下,这是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重要保证。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10年来,驻港部队全体官兵时刻铭记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按照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示,充分展示了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有效地执行了防务任务,并出色地完成了反恐演习、海难空难搜索演习、维多利亚港湾联合巡逻等多项军事行动。

  驻港部队发扬拥军爱民的优良传统,在不能随便和香港居民交往的条件下,通过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增进了军民情意,建立了特殊的军民关系。自1997年7月1日进驻香港以来,驻港部队每年都举行“军营开放日”活动,受到香港市民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欢迎和好评。截至2006年5月1日,已经有约24万名香港市民进入军营参观。驻港部队每年都在香港开展无偿献血活动,到2006年底,已有3500余名官兵参加了无偿献血活动,献血近160万毫升。驻港部队进驻后,为了不与香港市民争“菜篮子”,部队的生活物资都是在深圳采购后由驻港部队汽车连运至香港军营。内地行车靠右走,香港行车靠左走,驾车战士的大脑每天在两种交通法规下“切换”,至今已出车数万台次,行程45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102圈,没有发现一人一车违法违纪。

  从1997年7月1日起,随着香港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史上也开始纪录驻港部队不断书写的辉煌篇章。

 

相关新闻

天下黄埔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