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黄埔军校同学会  >  2007年第五期  > 正文

黄埔情凝惠泉山

日期:2008-05-23 10:41 来源:黄埔杂志 作者:小草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2006年10月的一天,金秋送爽,阳光明媚,惠泉山下,到处弥漫着醉人的桂花香。台湾陆军(黄埔)官校第二十六期同学会大陆参访团的大巴车准时来到了千年古刹惠山寺门口,迎上前去的是江苏省黄埔军校同学会无锡联络组组长卢裕康先生,车上是与他分别了整整37年的台湾陆军官校的同班同学。第一个下车的是参访团团长李先生(原国民党少将),随着“老学长好”的相互问候,白发人紧紧拥抱银发人,四目已是泪花的闪光。12位参访团成员鱼贯而下,与老卢一一握手拥抱。让老卢吃惊的是,李学长送给他一件十分珍贵的礼物——一顶帽子,帽前面是用丝线绣成的“黄埔”两字和军校的校徽,左侧还绣上了卢裕康的名字。老卢万分激动地说:“同学分别了37年,谢谢你们还记得我,历久弥香的同学情,真把我带入了军校时的岁月中”。边说边将帽子戴上,恭恭敬敬地向李学长行了个军礼。

  “选胜入名园,幽情浩无穷”。 这次参访团来锡的主要参观景点之一是中国古典名园——寄畅园。这座有着五百余年历史的名园,是康熙、乾隆两帝12次南巡时必到之处。该园创始人秦金的二十四世孙秦岭,父母亲都是黄埔军校的学生。因此他义不容辞地当起了义务导游。秦岭把这座园林建筑史上所称的“袖珍精品”向客人作了详细介绍:秉礼堂、含贞斋、美人石、郁盘亭、七星桥、八音涧、九狮台,一步一景,真是“回廊面北绕,阿阁东西通;曲池泻清泉,高岗面崇岭;闲闲修竹里,寂寂桃花丛;依依和烟柳,谡谡含风松。”每个亭、榭、桥、涧和每块石头,在秦岭的嘴里都成了一个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景随步移,古老典雅的寄畅园使参访团的成员无不感到祖国江山如此多娇。他们边行边赞,边看边议,为自己在有生之年能回来饱览祖国大好河山而感慨万千。

  参访团所到景点,纵贯无锡城南北,大巴行驶在宽畅的柏油马路上,沿路高楼林立,现代化的商业网点、宏伟的体育场馆、路边绿树成荫、花草成茵……美丽的无锡,给参访团的每位成员的眼球都是非常大的冲击。一位同学对老卢说:“在台湾时,只知道祖国大陆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很快,但想不到变得这么快、这么好。眼见为实嘛,我心服口服,共产党能领导得这样好,就是了不起!”

  参访团中有位叫何伟的同学,他刚当兵时就在无锡军营中受训。他记得军营那里有座桥叫虹桥,并提出希望能故地重游。为满足他的心愿,秦岭特地开车陪他去寻找。但无锡有三座虹桥,相距较远。根据对军营驻地特点的分析,估计他说的虹桥应是在荣巷附近。果真,横跨在梁溪河上的虹桥就是他记忆中的虹桥。何伟同学一见到这座桥,高兴地叫了起来:“就是它,就是它”。半个多世纪前在梁溪河畔受军训的情景一下子跃到眼前。车刚停下,何先生推开车门跑步冲上桥了,他深情地摸摸桥栏,又使劲地踩了踩桥面上的石块,好像要从石缝中找回他的青春足迹。细心的秦岭从何先生的眼神中看出他真的动情了,主动热忱地陪他从如彩虹般的虹桥上走了来回,还特地找到了一位一辈子都生活在虹桥边的九旬老太,请她谈谈虹桥边的变化。当老太告诉何先生明年老虹桥因城市建设发展需要将被拆除的消息,何先生脱口而出说:“哎唷,这一趟来得太对了”。

  在无锡著名的阿福楼酒店,无锡黄埔同学为台湾同学举行了隆重的欢迎晚宴。老卢在致词时特地作了两点说明:一是今天16个人围成一大桌,不是小气省钱,因为用餐结帐是按人数算的,特地要酒店摆成一大桌,是为庆祝我们同学在白首之年的大团圆,也希望祖国早日能大团圆;二是今天把台湾籍太太一起带来了,因为,当年在军营中结婚时,今天在座的有几位同学都参加过我们的婚礼。让我们永远记住那兄弟般的情谊。老卢说完即从口袋中掏出当年婚礼上的照片。这一下,酒宴尚未正式开席,全桌已热闹起来了,有的争相看照片,有的向卢太太敬酒,嫂子长嫂子短的叫得那么亲切,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婚礼上。

  参访团李团长即席发表了慷慨激昂的讲话,他说:第一要向无锡的黄埔学长们问好和感谢;第二要代表全团同学公开地讲,我们都是坚决反对“台独”,拥护祖国统一的。有我们黄埔同学在,“台独”阴谋是永远不可能得逞的。“莫道年高无是事,老莲携子放华浓”。虽然我们的年龄大了点,但黄埔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战。看到大陆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对实现祖国统一充满了信心。李团长话音刚落,一台湾同学立即抢着发言,他简要地介绍了在台湾参加倒扁行动的情况,表示回去后还要继续参加倒扁活动。兴奋不已的老卢站起来提议,为祖国早日实现统一而干杯,全桌人唰的一下子全站了起来,随着一声“干”的呼喊,不管是喝红酒的还是喝白酒的,酒杯全部见了底,麻利整齐的程度真可谓不减少年勇。

  酒席上热烈的气氛也感动了酒店经理,她主动为大家送来了一盘中秋热炉月饼,并深情地说:数千年来,中秋月饼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团圆的象征,为欢迎台湾贵客的光临,我店谨献上一盘月饼,共祝两岸同胞中秋快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席间又是一片掌声和干杯声。

  “苦道来不易,告归常局促”。老卢把无锡黄埔同学编写的《纪念黄埔军校建校八十周年专刊》赠送给同学们,以作永久的纪念。台湾同学向老卢和秦岭发出了热情洋溢的邀请:希望无锡的黄埔同学和亲属能组团来台湾访问,我们期盼早日在台湾团聚。这正是:日月潭水深千尺,不及昆仲手足情。

  

相关新闻

天下黄埔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