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黄埔军校同学会  >  2007年第五期  > 正文

在“黄埔论坛——纪念七·七抗战全面爆发暨“八·一三”淞沪抗战70周年”上的讲话

日期:2008-05-23 10:51 来源:黄埔杂志 作者:程元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同学、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纪念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暨“八一三”淞沪会战70周年。我受李运昌会长的委托,代表黄埔军校同学会,向出席今天会议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给予此次黄埔论坛大力支持的上海市有关方面的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八一三”淞沪会战是“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全民族抗战时期,中日双方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战役。在此次会战中,双方先后投入近百万兵力,历时近四个月,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作战情况之复杂,在整个抗日战争史都是屈指可数的。这次会战揭开了中国全面抗战的帷幕,它对于中日两国的战略部署及整个战局的演变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淞沪会战中,大批黄埔师生出身的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参加指挥了这次会战。张治中将军临危受命任淞沪警备司令,率由黄埔一期毕业的国民革命军87师师长王敬久、88师师长孙元良和36师师长宋希濂参战。会战期间,广大参战黄埔师生前赴后继,英勇作战,痛击日军。黄埔一期毕业的国民革命军第88师264旅少将旅长黄梅兴、国民革命军87师201旅少将旅长蔡炳炎,黄埔二期毕业的国民革命军58师174旅少将旅长吴继光、黄埔四期毕业的174旅少将旅长杨士杰等在与日军作战时牺牲,血撒疆场。黄埔四期毕业的国民革命军88师262旅中校参谋主任谢晋元奉命率部坚守四行仓库,顽强阻击日军,打出了中国人的志气。淞沪会战期间,除了黄埔军校出身的高级将领外,还有大批普通黄埔军校学生参加了会战。黄埔军校南京本校第十一期刚刚毕业,部分学生即分发前线,参加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他们在战斗中的英勇表现,同样赢得了世人的敬仰。淞沪会战期间,中国军队毙伤敌4万余人,打破了日本侵略者速战速决的计划。

  在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中,中国的爱国军人在抗日最前线英勇杀敌,为国家、为民族立下了不朽功勋。三十万黄埔师生浴血奋战在各个抗日战场上,他们和全体中国军民一道,驰骋疆场,抛头颅,洒热血,表现出非凡的勇气、智慧和力量,十几万黄埔师生血洒疆场,涌现出大批的抗战英雄,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黄埔将士在抗日战争中建立的显赫战功,为黄埔军校赢得了举世瞩目的荣誉,他们以实际行动传承着“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使之在抗日战争中得到发扬光大与升华,在抗战胜利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那些为国捐躯的黄埔学子坚贞不屈、英勇献身的英名和功绩,与所有在抗日战争中为保家卫国流血牺牲的英烈们一起,得到了中国人民的尊敬和怀念。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引领下,全国各民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并做出重大牺牲所取得的。在外敌入侵面临亡国的危机面前,全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国共两党再度牵手,形成跨越党派、阶层、性别、年龄的全民族合作,正是这种合作,成就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促成国共两党共同抗战,中国共产党和包括众多黄埔师生在内的国民党人,以民族利益为重,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七七事变”后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即发出通电,主张武装保卫华北,建立民族统一战线,国共合作,抵抗日军进攻。国民党提出“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的口号,进行总动员,统一划分战区部署正面战场的军队。淞沪会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地区的组织和八路军办事处,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广泛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积极推动上海各界、各阶层民众组织抗日救亡团体和战地服务团,掀起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给国民党军队的作战以有力的支援。抗日战争中,无论是国民党的正面战场还是共产党的敌后战场,对于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都是不可缺少的。国共两党化干戈为玉帛,为民族的救亡图存合作,由此才有全国团结抗战,全民族抗战,并最终赢得了胜利。历史告诉我们,合作成就和平。

  抗日战争的历史经验表明,爱国主义是凝聚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每个党派团体、每个社会阶层、每一个人,无论其信仰主张如何,不管有什么样的历史积怨,都可以在民族大义和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团结起来,为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贡献自己的力量。战争砥砺了中国人民,也激发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抗日战争中涌现的千千万万在国难当头,为国家和民族利益置个人生死之外,奋勇抗敌的英烈们,表现出了一个中国人应有的民族气节,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中华民族不可欺侮的尊严,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的内容,汇聚成为中国人民无比自豪的伟大民族精神。

  今天,我们海峡两岸的黄埔同学在这里共同纪念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和“八一三”淞沪会战70周年,缅怀历史,追忆黄埔前辈和英烈们的光辉事迹,激励我们从那段悲壮的历史中汲取走向胜利的动力,并将其转化为我们的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和最终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不断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相关新闻

天下黄埔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