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林
黄埔,一个在中国历史上闪光的字眼;黄埔军校,一所让中国人引以为豪的世界著名军校;黄埔同学,一群高举“爱国革命”旗帜的中国军人,踏着历史的脚步,从八十年前走来。我分明听见,那是响亮的黄埔足音……
年少时,从中学的历史教科书上,初识了黄埔军校这个伟大的名字,连同对中国历史的认识,印象为老师精彩的讲解与叙述,定格在神圣而遥远的历史殿堂里。随着时间的推移,从字里行间读出的黄埔军校的传奇与伟大,逐渐冲淡为与我无关的记忆。
但在2005年,我跨入贵州省黄埔军校同学会机关的门槛,成为一名机关工作人员,有幸走近了一群与黄埔军校有着特殊渊源的老人。在倾听他们的诉说与回忆,目睹他们的生活与学习,感悟他们的为人与处事中,黄埔军校——这个于我年轻一辈总觉遥不可及、只能奉上历史殿堂的印象,逐渐亲近而明晰起来。我是如此真切地感受到:黄埔军校的历史足音,坚实地响彻耳畔,激荡在这喧嚣的现代生活里。
黄埔老人们爱学习,关心国家大事,关注身边生活。我常常看到,每次组织学习,他们尽管步履蹒跚、相互搀扶甚至需用子女相送,但总是风雨无阻、惜时如金。
当看到岛内“台独”势力猖獗,他们群情激愤,厉声谴责;当看到祖国大陆推出一系列惠台政策、两岸经贸增长、包机直航,他们奔走相告、欢欣鼓舞。他们为青藏铁路通车、神六成功飞天等成就而满心欢喜;又因房价上涨、农民工子女教育等问题而深深忧虑……这是一群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不寻常老人。
黄埔老人们大都身板硬朗、健康乐观,常练就一套有效的保健法,并有着积极朴素的处事哲学。他们喜欢锻炼身体,注意生活方式,乐观豁达;他们不忘黄埔精神,传承民族文化,又能与时俱进,以“适乎世界之潮流”;他们重视教育后代,鼓励后辈健康成长。
黄埔老人多才多艺,常喜诗词书画,笔耕不辍。练书法,习篆刻,抒胸中情意,绘祖国山河。出文集,办画展,不亦乐乎,俨然成了生命中的必修课,展现着他们的不凡人生,也给后人留下了珍贵史料。
如今,健在的黄埔老人,他们挺着亦或不再挺拔却永远属于军人的身板,不息地把黄埔的辉煌延伸在现代生活的足下。而对那些不时离我们而去的黄埔老人,只要想起他们的所作所为,感伤之余更多了些宽慰,心中贮满祈福,总觉他们仍与我们同在。
黄埔老人,在他们垂暮之年,依旧壮心不已,心系祖国统一,用心诠释着黄埔军校的经历与辉煌,坚守着黄埔的精神家园并将其传承开去。作为黄埔同学会机关的一名工作者,我庆幸,我走近黄埔老人的世界,品味他们的精彩人生,分享他们的快乐生活;我欣喜,与黄埔老人们真情相处,感受了他们的雄姿英发,恰似黄埔当年,正在见证那段流金的岁月。
我更愿用心聆听,走过八十余载风雨的黄埔足音,震惊寰宇,铿锵有力,和着现代生活的节拍,如此亲近,如此清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