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黄埔军校同学会  >  2008年第一期  > 正文

父亲侯镜如的抗日援鲁回忆

日期:2008-05-14 13:33 来源:黄埔杂志 作者:侯伯文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2007年7月7日,是抗日战争爆发和全面抗日70周年;同年10月17日,是我的父亲侯镜如诞辰105周年; 

       在此两个周年纪念时,让我回顾起我父亲八年抗战中的抗日经历…… 

       其一,在我父亲任孙连仲三十师八十九旅旅长期间:七七事变后即从皖北驻地赶赴北平,参加了平汉路北段抗日阻击战(房山、周口店、琉璃河战役),太原会战(娘子关战役),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鄂豫皖抗战; 

       其二,在我父亲任李仙洲二十一师师长期间:参加了武汉会战,南昌会战(阳新、通山九宫山战役),第一次长沙会战(湘北九岭守卫战一年),枣宜会战(鄂中会战); 

       其三,在我父亲任九十二军军长后:参加了苏豫皖鄂抗战,湘西会战(芷江机场保卫战)。 

       父亲所参加过的上述战役都是十分知名的会战,在解放后出版的文史资料和书籍文章中,做了大量回忆和相当详细的描述。 

       但是,对于我父亲任九十二军军长后,率九十二军入鲁,深入日伪战区半年之久的“抗日援鲁”战役,在解放后的报刊书籍中,却找不到什么文字记载和描述了。 

       父亲在入鲁抗日回忆录中所记录的九十二军是一个怎么样的部队?我认为,这要从1937年的忻口战役说起。在山西太原北部的忻口(忻州)的那场抗日战役,由于中国共产党陈锡联部队成功突击了日军机场,烧毁了大批日军战机和机场设施,日军一时失去空中优势,从而,令黄埔一期李仙洲的二十一师在是役中战绩十分辉煌,在南怀化之战歼灭了日军板垣师团一部,缴获了很多日军轻重武器。战后,二十一师扩编成九十二军,而九十二军后来也被冠名为“忻口部队”。我父亲侯镜如在九十二军扩军后调任九十二军二十一师任师长,入鲁抗日前升任九十二军军长。父亲率全军三万多人越过日军占领和严密封锁的京浦铁路,深入山东敌后坚持抗日半年之久。在解放战争的平津战役期间,在我父亲与地下党北平城工部刘仁的秘密安排下,九十二军在军长黄翔率领下参加北平起义,后改编解放军并参加了抗美援朝战役。 

       我把父亲生前所写的《抗日援鲁经历》一文予以全文发表,以此纪念我的父亲诞辰105周年,同时,也是缅怀那些当年在我父亲身边英勇献身、壮死沙场的热血抗日青年军官和士兵们。正像我父亲在这篇回忆录中所写下的,他们是:“壮烈牺牲,英烈千古,令人钦敬。” 

       (作者为全国政协委员、黄埔军校同学会联络委员) 

       附:侯镜如回忆录《抗日援鲁经历》 

       欧战再兴,法西斯德、意、日轴心成立,大肆侵吞各国,希特勒占东欧侵苏联,墨索里尼侵非洲占领阿比尼西亚,东条英机发动七七事变,鲸吞我国大好河山,实行三光政策,烧、杀、抢掠惨绝人寰,幸我国共合作,全民抗战得维偏安,待机反攻,争取胜利。 

       1941年九十二军奉命驻守皖北豫东重建区,部队守防涡蒙前线,守土抗日。部署如下: 

       1、 二十一师三个团驻守涡阳,蒙城河防。 

       2、 一四二师三个团驻守蒙城,淮阳河防。 

       3、 十四师三个团驻守阜阳东南北三线。 

       4、 九十二军军部部队驻阜阳城郊。 

       当时我任二十一师长,部队就地秣马厉兵,加强训练,准备杀敌报国,为操练战斗战术,强行军,夜行军,爬深沟,过铁路等技能,日夜不已。 

       1942年春受命,二十八集团军准备援鲁抗日,迎回山东主席、苏鲁战区司令于学忠先生和三十九集团军总司令高树勋先生回后方参加总攻会议。任命如下: 

       二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李仙洲(黄埔一期) 

       九十二军军长侯镜如(黄埔一期) 

       二十一师师长聂松溪(黄埔五期) 

       一四二师师长刘春岭(保定军校) 

       十四师师长廖运泽(黄埔一期) 

       军长、师长受命后,回各师积极整军经武,加强训练,补充装备,准备援鲁抗日。 

       1943年2月,委座电令“二十八集团军立即援鲁抗日。”李仙洲总司令和我决定召集各师长和有关游击队和地方团队负责人开会,研究行军序列、路线和出发时间,和到敌占区后如何开展对敌伪战斗等问题,如下决定: 

       1. 行军路线:由阜阳到涡阳,经龙山、永城、砀山,在陇海铁路黄口西李庄三点,爬深沟过铁路到达山东单县境内休整,再向金乡、嘉祥、鱼台、微山湖北地区展开与日军伪军战斗。 

       2. 行军序列和出发时间: 

       (1)一四二师派四二六团3000人为先遣部队,沿线路于3月30日出发。 

       (2)主力部队于4月18日出发,序列:前卫二十一师,总部,军部,一四二师为后卫。 

       (3)涡阳卫团和刘子仁部队沿线掩护并供应粮秣等。 

       (4)十四师留守阜阳待命。 

       先遣部队四一六团由王凤歧团长率领下,于3月25日通过陇海路到达滕县、弗县地区活动,已取得联系。 

       4月18日,晚8点,九十二军三万人马在李总司令和我率领下,乘着夜幕,浩浩荡荡向涡北进军。行至李口村西,突遭敌伪据点向我大军发起枪炮袭击,一时炮弹乱飞洩光枪弹齐发,但军为不惊,照常急行。我当即传令“照常速行,不准还枪”。并令骑兵队将敌消灭后,在右侧掩护大军进行。 

       4月19日,我军行至永城陈官集地区,官兵日夜行军,人困马乏,饥渴难堪,我即传令“就地休息进餐,加强掩蔽,不准暴露目标,待命行动。” 

       在此据报:“徐州、商丘敌伪军,自我过铁路援鲁,部队有所调集,在砀山西北、黄口以南地区,阻我前进情况。”以此情况与李总司令洽定援鲁决心不变,伺机应战。 

       19日晚8时,我命令各部队夜行军向黄口方向进军。急行军。 

       4月20日拂晓到达砀山西北地区,无情况,我命各师团营就地休息、进餐、备战。上午10点,自砀山方向有敌伪军向我进军,西边有敌步骑兵向我逼近,北边黄口铁路上有敌人铁甲车出动巡逻,砀山北敌炮兵又开始向我军炮击,形成包围形势,我当即令二十一师对东来之敌出击;一四二师对西来之敌作战,直属部队对敌铁甲车队严密监视,伺机击退。大战开始,炮战不停,枪声如雨!我官兵拼命、奋勇冲杀,肉博几十次,血战到晚、杀敌数千,我获胜利。我军伤亡也不在少数,如六十一、六十三两个团也伤亡过半。如营长阎印白,连排长等官兵在深沟中与敌冲杀、肉搏均壮烈牺牲,英烈千古,令人钦敬。此时入夜,战火平息,各团队官兵散乱。我即令各部队赶快收集官兵、整队休补,就地游击。每晚,我带头行动,指引地图路线,活动在砀北地区,夜出昼伏、准备冲过铁路到山东迎回于、高二位司令。 

       4月30日晚,我以李总司令旨意,召集二十一师、一四二师的师团营长开会,决定:六十一团回涡南沛集一带整补;其余师团整装待命入鲁。经与八路军游击队配合,说服黄口西敌伪碉堡官兵,以开枪大喊“太平无事”为号,5月4日晚,我和李总司令带领官兵跳下深沟,踏过铁路,爬过高坝,冲过铁路封锁线,连夜到达山东单县附近扎营,开展与日伪战斗活动。 

       兵团驻地决定后,以二十一师聂师长率部在金乡、嘉祥、鱼台地区活动,以一四二师刘春岭师长率部东进滕县、弗县和抱犊南山区活动,相机斗敌。相互牵制,创造条件迎接于、高二司令回归。在与敌伪多次战斗中,相机与于、高二司令取得联系!并与黄口铁路关口伪军洽定,定时待机掩护放行。护送到后方参加抗战总攻会议。 

       8月,我和李仙洲总司令率部援鲁抗日,完成迎归任务,上报军委复命。于9月25日回师皖北,整训师团,准备迎接八年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我军援鲁抗日,时经半年,与敌伪大小战斗150余次,灭敌两万余人。缴获火炮50余门,步机枪2000余支,弹药无数。我方牺牲官兵5000余人,丢失枪炮1000余支。1987.6.忆◎

  

相关新闻

天下黄埔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