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初期,我的先夫徐志鳌在小学任教,当他看到国家被侵略,人民遭灾殃,心中无比激愤,于是投笔从戎,考进了中央军校三分校十六期,后又转入南岳干训班受训。抗战期间,他所在部队一直在第九战区(湘赣地区)和第六战区(湖北长江两岸)正面战场与日军作战,他先后参加过赣东会战、四次长沙会战、常德会战、湘西会战、鄂西会战、衡阳保卫战和桂林会战等较大规模的战役。这些浴血之战,虽时隔久远,但徐志鳌晚年时常常向我提起。他说毛主席曾写过“战地黄花分外香”的诗句,而自己在抗战时的战地生活,就是一束永远绽放在心田里的黄花,不论何时回味,都沁人肺腑。
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
1939年上半年,共产党帮助国民党在湖南南岳举办了第一期“南岳游击队干部训练班”(简称游干班),这是国共第二次合作的产物。当时,徐志鳌由军校派送游干班学习。他被编在第五中队一区队,并被指定为第一班的班长。“游干班”开设的课程有:游击战略战术、游击爆破、民众运动、游击政工和日本概况等以及野外实习。这些课程均由中共派去的李涛、边庄伍、薛子正和吴奚如等任教官。徐志鳌最熟悉的薛子正是游击战术主任教官,湖北人,曾任红军团长,苏联东方大学毕业,有丰富的作战经验。薛对教学工作认真负责,上课前就站在教室门前等候,军号一响,就进入教室讲课,从不迟到。他讲游击战术时,从包中取出课前准备好的作战地图,每两人一张,让学员互相研究讨论,对同学提出的问题,他认真作答,讲解详尽,深入浅出,学员们无不啧啧称赞。
“游干班”的中共教官学识渊博,有一整套精辟的革命理论和丰富的实战经验,对“持久战”和抗日战争的战略战术等问题,都作了透彻精辟的阐述,使学员有了深刻的认识,从而坚定了抗战必胜的信心和决心。徐志鳌听了周恩来、叶剑英的课后,感到耳目一新,精神振奋。每当副教育长叶剑英讲课时,连附近的国民党部队将领都赶来听课,课堂里挤不下,就移到操场上讲课。
中共教官艰苦朴素、平易近人的作风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在学员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逢星期日,学员可以随便到中共教官宿舍去走访,他们的衣食住行方面都很俭朴,对同事和学员非常热忱,一点没有官架子。有一天,徐志鳌和五中队的学员在南岳庙大雄宝殿前照相时,恰逢副教育长叶剑英和一个警卫员走来,他们齐声高喊:“请教育长来和我们合影”,叶剑英欣然来到他们中间,拍了一张令徐志鳌终生难忘的合影。
衡阳保卫战
日本侵略军在1944年6月攻陷湖南长沙后,直逼衡阳。
当时,徐志鳌随部队奉命从湘西北澧水附近星夜兼程,赶赴长沙外围参战。在宁乡、虞塘和永丰等地阻击日军南下进攻衡阳,与日军发生激烈的战斗,中国军队始终咬住日军不放。日军围困衡阳后,九十八师奉命从衡阳西北部向日军进攻,配合友军进行解围战斗。战斗日夜不停,异常激烈。九十八师连续战斗近两个月,人员伤亡很大,兵力不足。于是上级命令组织突击队,继续攻打日军。当时徐志鳌任二九二团第一营副营长,被师部指定为突击第一队队长。率领40余人,带足弹药,轻装上阵。人员虽少,但个个精悍善战,奋勇杀敌,给敌寇以重创。在8月上旬的一个夜晚,他率突击队夜渡蒸水钻入敌人阵地深处袭击。战斗到第二天下午,突击队被数百名日军包围,几次突围均未成。直到傍晚,乘大雷雨之际,徐志鳌带领队员和伤兵才突出敌人包围,午夜回到部队在四马塘的驻地。他在营部用电话向九十八师师长向敏思汇报突围经过,并请示下一步的行动。师长命令他带队连夜赶回师部,另有任务分配。第二天下午他得知,在离开营部不久,四马塘就遭到日军围攻。营长率部奋力冲杀,终因寡不敌众,营长、副营长和四个连长全部壮烈牺牲。徐志鳌和营长感情甚好,当闻此噩耗,万分悲痛。那天,但见衡阳城浓烟滚滚,火光映天,数里地外都看得清清楚楚。日军猛烈进攻衡阳城,当时坚守衡阳的国军第十军将士英勇奋战47天,1944年8月8日,城被攻破。日军进城后,杀人放火,奸淫掳掠,无恶不作。城内的野战医院被日军浇上汽油焚烧,两千名重伤官兵全部被活活烧死。日军暴行,令人发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