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黄埔军校同学会  >  2008年第二期  > 正文

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的贡献

日期:2008-05-22 14:15 来源:黄埔杂志 作者: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黄埔军校同学会三届二次理事会议,是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后不久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大精神,学习贯彻中央对台工作的方针政策,学习领会中央领导和中央统战部领导对黄埔同学会工作的指示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发挥优势,体现特色,探索新路,推动黄埔军校同学会工作发展,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的贡献。

  一、三届一次理事会议以来的工作回顾

  三届一次理事会议以来,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会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中央有关会议精神,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主题,恪守同学会宗旨,立足同学会实际,积极履行职责,扎实开展工作,努力开拓创新,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中做出了新的成绩。

  打造精品活动,扩大影响力,是同学会开展工作的重要方式,也是焕发同学会自身活力的需要。2004年正值黄埔军校建校80周年和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20周年,这是黄埔同学会会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海内外广大同学及亲友十分关注的大事。我会抓住时机,在中共中央、全国政协和中央统战部的重视、关心和指导下,成功举办了大型纪念活动,不仅把它办成了我会成立以来规模大、规格高、影响大的校庆纪念活动,而且成为弘扬黄埔精神、联络同学感情、增强同学会凝聚力和影响力的有效载体。参加这次大会的有来自海内外的黄埔同学、党政军领导和相关团体负责人等200多人,特别是我会邀请了台湾、香港及海外8个黄埔同学组织的负责人50多人,其中一些人是首次来大陆。在纪念大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同志代表中共中央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黄埔同学会的地位、作用和积极贡献;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刘延东亲切会见了台港澳及海外黄埔同学组织的负责人。中央领导的接见和讲话给海内外广大黄埔同学和各级黄埔同学组织以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我会还组织海内外黄埔同学及亲友参观了航天城,举办了中国经济形势演讲会,发行了《黄埔风云人物》邮品纪念册,出版了《黄埔情缘》纪念专刊,与中央统战部宣传办联合摄制了8集文献电视专题片《黄埔岁月》,并在中央电视台10频道播出,与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在黄埔军校旧址共同举办了黄埔军校建校80周年史迹展和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20周年成就展等。这些活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赢得了海内外同学及亲友的普遍赞誉。通过这些活动,黄埔同学会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了,海内外同学对我会在感情上更近了、认同感增强了。

  200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60周年,我会紧紧抓住这些重大主题和有利时机,通过配合中央完成大型纪念活动,以及举办具有黄埔特色的多种纪念活动,增强了黄埔同学会对海内外同学及亲友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受中央统战部委托,我会邀请并落实了90名台湾和海外黄埔同学代表出席中央举办的纪念大会,推荐了55名同学在大会上荣获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一些影响较大、在抗战中战功卓著的黄埔同学还被中央选定上了主席台。此外,还邀请了40位台湾黄埔退役将领及知名人士来京参加首都各界纪念台湾光复60周年系列活动。我会还精心组织了台湾和海外部分黄埔同学组织负责人参加抗日战争史迹寻访活动,沿途参观了北京抗日战争纪念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上海四行仓库抗战旧址、云南腾冲国殇墓、滇缅抗战博物馆等。重返黄埔将士浴血奋战的故地,使参访同学深为感动,念念不忘。我会还特地以我会与29个地方同学会的名义撰写了《致参加抗战的黄埔师生及其亲属的慰问信》,发给海内外黄埔同学及亲属。广大黄埔同学深受感动,普遍认为,慰问信不仅是对他们参加抗战的充分肯定,而且是对他们心灵的莫大慰藉,表示要珍藏起来,作为激励自己和教育后代的“传家宝”。

  2005年9月,我会成功召开有海峡两岸和海外黄埔同学及专家学者近百人参加的“黄埔精神与抗日战争”专题研讨会。这是我会举办的规模较大、层次较高的黄埔专题研讨会。由此,我会不仅凝聚了大批对黄埔历史研究有造诣、热心黄埔事业、拥护祖国统一的专家学者、黄埔亲友和社会各界人士,而且开创了“黄埔论坛”这项精品活动。此后两年,我会坚持举办这一论坛,取得了显著效果。2006年,我会以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为契机,充分利用社会与历史资源,与中山大学合作,成功举办了“孙中山与中国的未来”高峰论坛,进一步扩大了我会的影响。2007年,我会抓住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和“八一三”淞沪抗战70周年的有利时机,在上海举办了一系列的纪念活动,与上海市黄埔军校同学会联合举办了以纪念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暨“八一三” 淞沪抗战70周年为主题的黄埔论坛,来自台湾的退役将领和部分著名抗日将领亲属、知名专家学者、黄埔同学、台湾同胞等100余人参加了活动。国内各主要新闻媒体对纪念活动进行了大量报道,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2007年8月,为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70周年,我会邀请台湾24位退役将领及夫人组团来大陆,参加我会组织的抗战史迹寻访活动。

  我会作为联合主办单位每年都参加纪念江泽民同志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重要讲话的活动,表明黄埔军校同学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分裂的立场和促进海峡两岸交流交往合作、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愿望,呼吁两岸黄埔同学携手反分裂、反“台独”,共襄祖国统一大业。

  我会以黄埔师生中知名人士的诞辰纪念为契机,大力弘扬黄埔精神。近年来,恰逢我会原会领导程子华,爱国民主人士、我会原会长李默庵,著名抗日将领左权、戴安澜、宋希濂等老学长百年诞辰。我会和一些省区市同学会紧紧抓住这些契机,组织召开或参与举办了多场纪念活动,缅怀他们忠贞国家和民族的崇高品质,号召广大黄埔同学及亲友继承先辈遗志,进一步弘扬“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为促进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贡献。

  我会与新闻单位互动,大大增强了宣传效果。2006年,我会以纪念北伐战争80周年的宣传为契机,突破以往由我会供稿、媒体播发的传统模式,主动邀请媒体记者参与,建立互动型合作关系。在北伐战争誓师日,我会邀请《人民日报(海外版)》的记者对程元副会长进行了专访,发表了《黄埔师生与北伐战争》的纪念文章。纪念活动期间,邀请新华社、《人民日报(海外版)》和《团结报》的记者赴广东、湖南和湖北三省,对北伐战场和参加过北伐战争的黄埔同学和黄埔名人后代进行采访,发表了多篇史料翔实、真挚感人的访谈文章,在黄埔同学、亲友和海内外产生了很好的反响。

  我会会刊《黄埔》杂志实现扩版增容,发送范围进一步扩大。《黄埔》杂志作为我会唯一向海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刊物,是我会开展宣传工作的重要窗口。为了丰富杂志内容,加大信息量,经过慎重研究和充分准备,《黄埔》杂志自2006年第1期开始顺利实现了扩版增容,栏目由原来十几个增加到二十多个,页码由48页增加到64页,丰富了内容,扩充了信息量,受到读者的普遍欢迎。我会继续扩大对内地、台湾及海外的赠阅范围,并在民航总局的大力支持下,把《黄埔》杂志摆上了首都机场的报刊销售点和贵宾室,进一步扩大了杂志的影响。我会开通了黄埔军校同学会网站,利用现代传媒加强宣传工作。

  团结、引导广大会员,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协助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广大黄埔同学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是我会的一项重要职责。

  每年春节前,我会都配合中央统战部组织并邀请在京会领导、理事和已故会领导夫人出席中央统战部举行的春节招待会,与部领导共迎新春,共话祖国统一前景。每年“两会”期间,我会都邀请担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的海内外黄埔同学和亲友共聚一堂,畅谈形势,抒发心志,围绕祖国现代化建设和完成统一大业建言献策。在庆祝新中国成立55周年、建党85周年和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中共十七大胜利召开等重大时刻,我会在广大会员中开展“祖国好、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的“四好”教育活动,引导广大会员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增强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觉性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性。

  我会大力表彰先进,激发广大黄埔同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2006年6月,我会隆重召开了黄埔军校同学会先进会员表彰大会。这是我会成立22年来首次举行先进会员表彰大会,得到了广大黄埔会员及理事的一致好评。在广泛征求理事意见的基础上,我会从各地同学会推荐的先进会员名单中优选出各方面业绩突出的93名会员进行表彰。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刘延东,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楼志豪,全国政协副秘书长王胜洪,“两会”党组书记梁金泉等领导同志出席表彰大会,亲切会见了来自全国的10位先进会员代表及全体来宾,并与出席会议的全体人员合影留念。刘延东、梁金泉同志在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部领导和我会领导为先进会员代表颁发了奖牌,使先进会员和广大黄埔同学深受鼓舞,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我会近年来工作之所以取得了显著成绩,是和广大理事的支持分不开的。三届一次理事会议以来,一些国内理事和海外理事,多次给会领导和会机关写信、提建议,一些建议得到了采纳,发挥了重要作用。分布在各省区市的理事大都承担着领导当地同学会的重任,他们结合本地实际,克服困难,积极联络台湾和海外黄埔同学,工作开展得相当活跃;居住在香港和海外的理事十分关心祖国内地的改革与发展,热心同学会的工作,及时与我会沟通情况,并协助做好有关工作。我会工作取得的新进展,是各位理事共同努力的结果。

  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

  今明两年是台海局势的高危期。陈水扁当局罔顾台湾同胞的利益,无视台湾社会各界和国际社会的反对与强烈谴责,顽固推动“入联公投”等形形色色的“台独”分裂活动,严重威胁中华民族的核心利益,把两岸关系推向危险的边缘。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尤其是“台湾法理独立”活动、反对陈水扁当局推动举办“入联公投”是当前两岸同胞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刚刚闭幕的中共十七大,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为我们指明了工作方向。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黄埔军校同学会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和深入贯彻中共十七大精神,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央对台工作的大政方针,继续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积极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

  要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大精神,努力把思想统一到十七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十七大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上来;要深入贯彻十七大报告中关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一系列新主张,深刻领会中央关于台海形势的分析和判断,进一步增强大局观念和责任意识,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上来。要继续深入学习中央关于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各项方针政策,不断提高创造性地开展对台统战工作的能力。要紧扣我会工作实际,提高在工作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把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升华为理论成果,更好地指导实际工作。要努力壮大研究队伍,广泛调动黄埔同学、有关专家、学者的积极性,集中各方面的力量,加强对黄埔军校史料和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的研究,深入研究台情和两岸关系发展态势,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前瞻性。

  要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坚持以台湾和海外黄埔同学及其组织为重点,逐步扩大与海内外黄埔同学和黄埔同学组织的联系、交往和合作,最大限度地把他们团结、联合起来,努力在争取人心、凝聚力量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共同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尤其是“台湾法理独立”活动、反对陈水扁当局推动举办“入联公投”活动。要进一步做好有影响的黄埔后期同学及其组织的工作,与他们建立经常性联系,多层次、多渠道地开展工作。要进一步加强与各省区市黄埔同学会的业务联系,在联络工作中密切协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合力。要进一步探索有效方式,积极开展对黄埔亲属、后代和亲友的工作,在广交深交朋友上下功夫,在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上见成效。

  要继续大力弘扬“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继续深入宣传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和中央的对台方针政策,在喜闻乐见、入情入理、入岛入脑、打动人心上下功夫,让越来越多的台湾、港澳和海外黄埔同学认同和理解一个中国的原则及“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积极投入到反“独”促统运动之中。要深入挖掘“黄埔论坛”的品牌价值,不断深化与海内外各有关新闻媒体和社会团体、单位的联系与合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着力打造精品活动,扩大黄埔同学会在海内外的影响。要继续加强网站建设。要进一步办好《黄埔》杂志,使其成为各地黄埔同学组织交流经验、探讨问题、表达心声的园地,成为海内外黄埔同学获取精神食粮和理论武装的阵地。

  在新时期,要把黄埔军校同学会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和实现广大黄埔同学的利益作为我会工作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要根据《黄埔军校同学会章程》的规定,不断完善和创新理事会工作机制,积极探索适合于广大理事更好地开展工作的方式和途径,组织理事开展适宜的活动,不断扩大理事的影响,推动理事为祖国和平统一事业多作贡献。要增强服务意识,鼓励和支持黄埔同学继续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建言献策,发挥积极作用。要关心黄埔同学的生活,及时反映他们的要求,积极争取有关部门对我会和各地方同学会工作的重视和支持,继续推动中央有关文件的贯彻落实。要全面加强会机关建设,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会机关干部队伍,为会领导和理事会当好参谋助手,搞好服务,保证我会工作健康有序地运行。

  回顾过去,我们感到欣慰和自豪。展望未来,我们的使命更加光荣,我们的责任更加重大。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周围,以中共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开拓进取,为谱写黄埔军校同学会事业的新篇章,为开创两岸和平发展新局面,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而不懈奋斗!●

  (本文节选自2007年12月黄埔军校同学会三届二次理事会议工作报告,文章标题为编者所加)

相关新闻

天下黄埔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