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元旦,陈水扁在讲话中仍然大放“独”言,挑起两岸对立,阻碍两岸关系向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2月1日,陈水扁当局又公然决定于3月22日举办所谓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的“公投”,严重危害台海和平。
陈水扁元旦的疯狂表演
2008年1月1日,执政近8年的陈水扁,最后一次以台湾地区领导人的身份发表元旦讲话。在这被视为“总体检报告”的讲话中,陈水扁努力试图为其8年任期盖棺定论,以“伟大的旅程将告一段落”形容其“辛劳”。但台湾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统统乏善可陈的现实,让他既不想面对也不敢承担,干脆将一切归罪于大陆,用“怨天尤人”的赖皮招数撇清应负的责任,试图挑起对立情绪来模糊自身的失德失能。 大放厥词,怨天尤人? 岛内民众现在最关注解决经济、民生问题,而这些在陈水扁的元旦文告里通通看不到。陈水扁完全不对多年来“执政”的经济无为负责、反省,反而大放厥词,怨天尤人。
无论是对岛内政务还是两岸关系的表述,陈水扁都是在强词夺理。陈水扁大谈所谓“民主和经济成绩”,事实上他为一己之私操纵司法、操弄“中选会”、搞“公投绑大选”,执政无能,使台湾民主大倒退,经济停滞不前。陈水扁顽固推动“入联公投”,并把美国、日本、欧盟等反对台湾“入联公投”的责任推给大陆。他把大陆反对“入联公投”与国际社会反“公投”切割,目的在避免与国际社会为敌,进一步遭到孤立,同时也刻意加深台湾民众对大陆的反感。
陈水扁全力为自己低迷的施政满意度、个人声望、社会形象寻求平反。他形容自己的8年任期是“伟大的旅程”、“一个让台湾有机会向上提升、不断巩固深化民主、追求繁荣幸福与落实公平正义的重要历史片段。” 而台湾的现实是,民主扭曲、社会撕裂、经济沉沦、人民生活日陷痛苦泥潭。岛内舆论称,如果8年的经济空转、竞争力下降叫“伟大的旅程”,民众希望这种“旅程”赶快结束。
暗藏祸心,选举考量? 陈水扁在元旦文告中大肆炫耀“实现终统废统”等所谓的“民主政绩”,并坚称不放弃“台独”,意在渲染“功劳”,有着特定诉求对象,是一个政治性很强的 “选举动员文告”,为“立委”选举考量。
陈水扁把“民主进步的火炬”、谢长廷竞选文宣的“幸福、维新”、“长昌”都放进文告内容,为民进党选举造势。严词痛批国民党坐拥不当党产,也批评李登辉主政时主张“一个中国”,接受“终极统一”,1996年依旧引发“台海飞弹危机”。
陈水扁将相当大的篇幅用于两岸关系方面,不断地宣扬两岸之间的对立、对抗,显示“激化两岸关系”依旧是其核心策略,未来将继续通过踩“统独”红线、挑衅大陆,激起岛内的民粹主义和族群对立情绪,转移民进党在选民心中的负面评价。在未来仅剩的执政期内,陈水扁或许会这样一条路走到黑,以此收编李登辉旗下的 “台独”基本教义派,作为下台后自保的特殊资源。
奢谈经济,推卸责任? 陈水扁坚持两岸经贸不能大幅开放。陈水扁在文告中引用大量数据,强化他继续大量增加对大陆的投资,会恶化台湾“M型社会”论述,完全撇清对台湾经济衰败的责任。
事实上,正是因为投资大陆,才使台湾经济增长有亮点;正是台商投资大陆,才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贸易顺差,成为台湾经济成长的最大动力;同时,台湾由这种贸易顺差带来的就业机会,大大超过了台湾产业外移而减少的就业机会,并使台湾经济直至今天还能顺利运转成为可能。陈水扁的说法完全是没有根据的。
2008年1月1日,台湾《天下》杂志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高达七成二的受访民众对台湾目前经济表现不满意,创下历来新高;近五成民众认为台湾目前最大的危机是经济衰退。调查数据显示,对台湾经济的悲观情绪弥漫在民众中间,他们毫不讳言地说出自己的担心:“台湾人民对于前景不看好”、“台湾正向下沉沦”、“人民信心指数前所未有的低迷”、“不满意台湾目前整体生活环境质量”、“贫富差距严重”。更让岛内民众不满的是,有权力的人可以把台湾经济搞衰,却不准别人说真话,说衰的就是“唱衰论”,就是“不爱台”;于是搞衰台湾有理,唱衰台湾则有罪。岛内舆论炮轰,“官方炮制的所有数据都被当笑话,民间最具体的感受,反映在消费意愿的低落,更反映在那间歇却不断发生的民众烧炭自杀上。”
可见,台湾“M型社会”的症结不是资金外流,而在于厂商在岛内没有投资机会,因为民进党上台以来政治、社会不安定,投资环境持续恶化,所以岛内厂商纷纷出走,外商也不断撤资。
台湾经济恶化的根本是在于陈水扁当局仇视大陆、恶化两岸关系、自闭经济格局。陈水扁执政8年,在两岸经贸政策上一无是处,连最为重要、又最为可行的“直航”都飘摇徘徊了8年,如此,陈水扁有什么资格奢谈台湾经济?
陈水扁的元旦讲话,依然是“独”言一片,似乎硬要一条道走到黑。陈水扁究竟要在“台独”分裂道路上走多远,人们正拭目以待。
“入联公投”必将付出沉重代价
2月1日,陈水扁当局不顾台湾同胞维持两岸关系和平稳定的愿望,不顾祖国大陆的强烈反对和国际社会的谴责,公然决定于3月22日举办所谓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的“公投”。很显然,陈水扁当局执意举办“入联公投”,是谋求改变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现状、走向“台湾法理独立”的重要步骤,是变相的“台独公投”。
全球反对,美国一再明确表态 “入联公投”是对台海现状的严重挑衅,除遭到所有希望两岸统一、致力于台海和平的中国人的反对之外,国际社会也是嘘声一片。除俄罗斯、日本、欧盟、东南亚等明确表达反对台“入联公投”外,就连陈水扁背着大笔金援出访中南美时,其“邦交国”也不愿再对台“入联”问题背书。
布什政府自“入联公投”发酵以来,一直是明确地表达反对立场。2007年8—9月,除国务院发言人外,常务副国务卿内格罗蓬特、白宫国安会负责亚洲事务的高级主任韦德宁、国务院负责东亚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帮办柯庆生等高级别官员先后出面,将“入联公投”定性为迈向“台独”的步骤。2007年12月,布什政府又发起新一波反对“入联公投”的高潮,涉台系统各级官员连连出面,且逐步升高发言官员的层级,包括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处长杨苏棣、副助理国务卿柯庆生,以及美国在台协会理事主席薄瑞光,都针对“入联公投”坦率地表达了美国反对的立场。
2007年12月3日,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处长杨苏棣在中华欧亚基金会举办的研讨会上明确表示“入联公投”“不必而且不利”,对两岸稳定构成威胁,违背了陈水扁维持现状的公开承诺。6日,美国国务院负责东亚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帮办柯庆生在华盛顿召开台湾媒体记者会,指出“入联公投”等于制造一次要台湾人民选择“统独”的机会,违背了陈水扁当年所作“不推动统独公投”的承诺。8日,美国在台协会理事主席薄瑞光到访台湾,当面向陈水扁施压。在向媒体介绍会见情况时,薄瑞光将“入联公投”与陈水扁的另一项承诺挂钩,公开指责其违背了“不更改国号”的承诺。陈水扁竭力狡辩,但薄瑞光一针见血地指出他是在“以走后门的变通形式这么干”。
2007年12月21日,美国国务卿赖斯在国务院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正如美方在最近几个月一再申明的,美方认为“入联公投”是一项“挑衅性的政策”,这一政策毫无必要地加剧了台海地区的紧张局势,而且它也不会在国际舞台上给台湾老百姓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利益,美方反对这项公投。
今年1月23日,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在柏林会见美国国务卿赖斯时说,中方赞赏美方,包括赖斯国务卿本人公开表态反对“入联公投”,希望美方与中方一道为维护台海和平稳定和中美关系大局做出更大努力。
陈水扁一意孤行,顽固推动“入联公投”? 尽管美国的压力一波接一波,但是陈水扁当局“吃了秤砣铁了心”。事实上,陈水扁推动“入联公投”由来已久,并且不遗余力地加以推动。
早在2006年春节,陈水扁在提出“终统”的同时,声称要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同年9月,百万“红衫军”“反贪倒扁”运动起来后,陈水扁重提“入联公投”,意欲转移话题,企图蒙混过关。2007年以来,“台湾法理独立”进入实质运行阶段,各类版本的“台独新宪法”先后出笼,各种“法理台独”活动甚嚣尘上,陈水扁当局推动的“入联公投”也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2007年6月18日,陈水扁宣布将在2008年3月选举时“一并举行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的公民投票”,公开宣布“加入联合国公投”的时间表。
2007年6月29日,负责审查“公投”的“公投审议委员会”,以“违宪”和“多此一举”为由否决了“入联公投”。民进党又向由其把持的“诉愿审议委员会”提出诉愿,同时宣告将于2007年9月15日在高雄举办“入联公投”大游行。正如外界所预料,2007年7月12日,“行政院诉愿会”推翻“公投审议委员会”的决定,违规批准放行,“入联公投”死灰复燃。
台行政部门则全然不顾“行政中立”的幌子行动起来。“新闻局”在2007年8月24日公然发文给各行政机关,要求自即日起到2007年12月底为止,利用各种场合张贴宣传“入联”标语。陈水扁更是亲上“国际宣传”的第一线,先后于2007年7月19日、27日两度致函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要求台湾“入联”。碰壁后又试图通过“外交”途径让“邦交国”直接在62届联大上提出“入联”议案,再度受挫。此后,陈水扁又通过出访、举办国际视讯会等在国际社会四处贩售“入联公投”。台新闻管理机构不但花大笔经费,在美国媒体、纽约大街小巷刊登“入联公投”广告,“新闻局长”谢志伟甚至直接跑到美国纽约宣传“入联公投”。最后,台当局将这些活动“出口转内销”,向其支持者鼓吹其“入联公投”已引起国际社会关注。特别是2007年9月15日,台新闻部门更以每人20~50美元的“车马费”请了约3000人到联合国总部外游行。同日,陈水扁当局在高雄举行“入联公投”的游行集会。
针对美国国务卿赖斯2007年12月21日指台湾“入联公投”是挑衅一说,台“外交部”也指出,台方立场仍是坚持“入联公投”,但持续与美沟通。“外交部”辩解称,“入联公投”已被“污名化”,美国升高批评官员的层级,恐怕会使情势更加复杂。
“总统府”副秘书长林佳龙表示,赖斯的谈话是“预期中的事”,基于“国家的利益”,“入联公投”势在必行,不会改变。
陈水扁更是宣称台湾绝不会被人控制,“再大的路障,我们都要排除,再坚固的红线,台湾人民也一定要坚持到底!”
陈水扁当局在今年1月12日民进党“立委”选举大败后,继续顽固推动“入联公投”进程,并决定于3月22日举办“入联公投”。
看来,陈水扁为了一己之私,是铁了心要执意推动“入联公投”,非要一条道走到黑了。陈水扁为何不顾强大压力,强推“入联公投”呢?其实,他是另有所图。
一是陈水扁当局当前最大的目标是赢得2008年“总统”选举。自2005年高雄捷运弊案后引爆的一系列重大弊案,已让民进党过去所累积的“清廉”形象彻底破产,包括传统的泛绿支持者都心寒。陈水扁心里很清楚,只有通过继续炒作“统独”议题才有可能转移话题,乱中求胜。二是陈水扁明白,近年来,民进党已基本被“急独”势力所把持,他们企图通过举办“入联公投”继续向选民灌输“台独意识”,这与陈水扁的意图和利益是一致的。三是陈水扁本人及家人都深深卷入贪腐弊案,陈水扁下台之日就可能是他的受刑之时。因此,陈水扁只有寄希望民进党能够继续执政,才能使自己获得“特赦”。即使民进党未能继续执政,也能通过举办“入联公投”抢占“台独教父”之位。届时,若国民党想清算他,他可通过族群动员,依靠铁杆深绿支持者的簇拥,让国民党难以下手。因此可以说,陈水扁希望通过“入联公投”以达民进党胜选与推动“台独”一箭双雕的目的;而保权、保命、保财的“一石三鸟”更是陈水扁的如意算盘。
“入联公投”危及台海和平,必将付出沉重代价? 目前,两岸关系正处在一个十分关键的时刻,一方面,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保持发展势头,达到新的水平;另一方面,陈水扁当局仍然顽固地执意要在3月22日举办“入联公投”,致使台海局势仍处于高危期。但是,对于任何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必须由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13亿人民共同决定。如果陈水扁当局一意孤行,铤而走险,图谋“入联公投”,必将付出沉重代价。
祖国大陆坚决反对陈水扁当局推动举办“入联公投”。2月2日,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就陈水扁当局公告举办“入联公投”发表受权声明指出,两岸同胞是骨肉兄弟,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两岸之间的矛盾和分歧完全可以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过程中通过平等协商加以解决。我们真诚希望广大台湾同胞认清陈水扁当局举办“入联公投”的险恶用心和必将给台湾同胞带来的严重后果。只有坚决遏制“台独”冒险行径,才能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前景,才能维护台湾同胞的福祉,才能维护台海地区和亚太地区的和平。
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台独”分裂活动违背了当代中国发展的趋势,违背了中华民族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强意志,它只能喧嚣于一时,最终一定会彻底失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