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黄埔军校同学会  >  2008年第二期  > 正文

难忘的宝岛之旅(上)

日期:2008-06-25 11:04 来源:黄埔杂志 作者:王安南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王安南

 

  应台湾传统伦理文化发展协会陈孝忠理事长的邀请,我和几位同事,随同由北京京剧院青年团的年轻演员们组成的“北京京剧艺术交流团”一行32人,于2007年12月13日至20日赴台湾南部进行慈善演出。短短8天的宝岛之旅,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入冬后的北京凌晨,寒气袭人。天才蒙蒙亮,我便收拾行装,出门向首都机场进发。与北京京剧院青年团的演员和同事们汇合后,于13日上午9时许登机。在发动机的轰鸣声中,飞机越飞越高,我的思绪也随之兴奋起来。这将是我第一次踏上祖国的宝岛,那是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为之神往的地方,阿里山、日月潭……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词”逐一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再想到将在台湾会见到众多的新老朋友,更是令人期待,老友相见,畅叙友情,结识新朋,交友联谊,真乃人生一大快事!但在这兴奋之中我也有一丝忐忑:京剧虽是中华民族的“国粹”,是集文化、音乐、舞蹈为一体的中华传统高雅艺术,为了使此次宝岛慈善演出圆满成功,北京京剧院派出了以陆翱副院长为交流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著名程派传人、梅花奖获得者迟小秋团长担纲的青年团赴台,但在歌仔戏、布袋戏盛行的台湾南部演出,能否受到观众的欢迎,我心中还有一丝疑虑。

  在不知不觉的沉思中,飞机缓缓降落在了香港机场。这时已是下午1点多了。在香港机场台湾中华航空公司办事处办理了登机手续后,我们终于在下午3点多钟登上了中华航空公司的飞机。可以说,这才是真正开始了宝岛之旅。在宽敞的机舱中,华航的“空中小姐”们忙前忙后,热情地为旅客服务。诚挚的微笑、周到的服务,让人感受到了台湾同胞的亲情和友谊。在与华航“空中小姐”的交谈中,她们好奇地询问我们到台湾是访问还是旅行,当她们得知是北京京剧到台湾南部进行慈善演出时,她们都睁大眼睛发出惊叹:“怪不得女生个个漂亮,男生人人好靓!”让我刮目相看的是,其中一位“空中小姐”居然说出了:“我知道京剧有生旦净末丑。”正是她的这句话,让我忐忑的心情有了一丝安慰。如此年轻的姑娘都能对京剧有一些了解,看来,台湾的老百姓对京剧艺术还是能够接受的。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透过舷窗向下俯瞰,美丽的高雄市区已经呈现在我们的眼下。在暮色中,飞机徐徐降落在高雄机场。我们终于来到了宝岛台湾——这块令人向往的地方!一出海关,台湾传统伦理文化发展协会的陈孝忠理事长等朋友们早已手捧鲜花,迎候在出关口。老朋友相见,分外激动,大家热情地握手相拥,互致问候。当我们步出机场、坐上大巴车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我坐在大巴车上不禁想到,如果能够“三通”,何至于从北京出发到高雄,要用上整整一天的时间!

  当晚,台湾传统伦理文化发展协会举行了盛大的欢迎晚宴,来自高雄的各界人士坐满了整个宴会大厅。在人群中,我们发现了众多老朋友的身影,高雄市退伍军人协会的多位退役将军、高雄市各地同乡会的乡亲、中山大学大陆研究所的研究生们等等老朋友与我们热情握手,分外兴奋;更多的新朋友也向我们致以亲切的问候。传统伦理文化发展协会顾问、中国国民党高雄市黄国雄党部主任委员、退役中将康景文先生和陈孝忠理事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宴会大厅充满了浓浓亲情,令人十分感动!

  国立高雄大学是高雄一所年轻的综合性大学,学生人数达6千多。校园景色宜人,教学条件优良。第二天下午,“2007第二届北京京剧文化艺术慈善公益展演”首场演出在高雄大学的阶梯教室内进行。因为是到台湾的首场演出,马虎不得,下午1点左右,我们和演员就赶到演出场地进行演出前的准备工作。不到2点钟,正当演员们为演出而紧张忙碌时,就已经有观众陆陆续续入场了。原来是大学附近社区的居民,特别是一些京剧爱好者,得知北京京剧院的演员们要来进行慈善演出的消息,早已迫不急待、捷足先登,来占据好的位置观看。时近3点30分,偌大的阶梯教室已经座无虚席,许多刚刚下课的大学生们还在匆匆赶来。

  3点30分演出准时开始,高雄大学的黄英忠校长首先发表了热情的致词。他说:“非常高兴、非常热烈地欢迎北京京剧院能够到高雄大学进行首场演出!”黄校长介绍说,当台湾传统伦理文化发展协会的陈孝忠理事长来与他商谈到高雄大学进行首场演出时,他当场就一口答应了下来。他这样做就是为了让大学生们接触京剧艺术,增进大学生们对中华传统艺术的了解。黄校长接着兴致勃勃地宣布:“籍由北京京剧院的精彩演出,将在高雄大学学生中成立平剧社。我们校方将给予尽可能的支持!”(台湾民众称京剧为平剧)黄校长的讲话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接下来,交流团团长、北京京剧院陆翱副院长代表院长王玉珍向观众表示了诚挚的问候,向观众简要讲解了京剧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介绍了国家一级演奏师王葳、沈媛等乐队的主要演奏家,并请优秀青年武生演员詹磊上台演示了京剧的一些基本动作。他们的精彩演示,赢得了阵阵热烈的掌声。当陆院长把四位勾画上京剧角色脸谱的大学生请上舞台时,全场立刻爆发出了善意的笑声和热烈的掌声。原来,为了让台湾大学生们增进对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了解,交流团与校方早已做出安排,演出前先为几位大学生勾画了脸谱,并上台参与学习一些简单的京剧程式动作,以增进台上与台下的互动,加深大学生们对京剧艺术的印象。只见几位大学生随着演员的示范动作摆起架式,那略显笨拙又滑稽的动作,引来台下一片笑声和掌声,场内气氛立时活跃起来。

  在活跃欢乐的氛围中,演出正式开始了。首场演出安排的是《闹天宫》、《天女散花》和《孔雀东南飞》中的《机房》等三个折子戏。当孙悟空一出场,台下立刻响起了掌声。优秀青年演员李丹扮演的孙悟空,在舞台上“猴头猴脑”的动作惟妙惟肖,把“孙猴”调皮活泼的性格和闹天宫后的得意忘形表演得异彩非常。随着演员们的精彩表演,台下观众时而凝神观看,时而会意微笑,时而热烈鼓掌,完全被剧情所吸引。为了让更多的观众能够看懂剧情,北京京剧院特别配备了电子字幕,逐字逐句地将唱词显示出来,这就大大方便了观众。这时,只见孙悟空的金箍棒在他手中翻转得虎虎生风,全场立即响起一片热烈的叫好声和掌声。特别是当孙悟空与天兵天将经过激烈精彩的武打后亮相时,全场气氛达到了高潮。可以看出,台湾的观众不仅看懂了剧情,而且情绪随着剧情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待到精彩处更是热烈欢腾。

  接下来表演的是《天女散花》。该剧被人们称为“梅舞”,是梅兰芳先生创作的优秀剧目。当由戏剧学院毕业的优秀青年演员窦晓璇扮演的“天女”出现在舞台上时,她那俊美的扮相、婀娜的身姿、华美的服装和委婉的唱腔立刻深深吸引了观众。随着演员载歌载舞的精彩表演,观众们得到了精美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享受和熏陶。

  当由优秀丑角演员梅庆羊扮演的“恶婆婆”用纯正的京腔京韵道出“儿子是个糊涂虫,他把媳妇当祖宗……”的台词时,台下响起了会意的笑声。随后在优美的乐曲声中,《孔雀东南飞》中的折子戏《机房》开戏了。梅花奖获得者、著名程派传人迟小秋扮演的“刘兰芝”出现在舞台上时,台下热心的观众立刻报以热烈的掌声。迟小秋不愧是京剧名角,一出场就不同凡响。她的扮相俊美、身段翩翩,令人赏心悦目,举手投足也别有韵味,特别是她那程派传人独具特色的优美唱腔一出口,立刻在观众中引起了热烈反响,叫好声与热烈掌声不绝于耳。她用细腻传神的表演,哀婉凄美的唱腔,把一个受尽封建礼教折磨的少妇的凄苦悲恸,表演得淋漓尽致,得到满堂喝彩。而梅庆羊也把一个“恶婆婆”的形象表演得入木三分,同样得到了观众的热烈掌声。我在演出时特别注意观察了现场观众的反应,只见全场观众都在全神贯注地欣赏演出,甚至有一些观众还在击节随唱,大家都已深深沉浸在中华传统艺术的享受之中。

  首场演出获得了圆满成功!热心的观众们拥上台来,为演员献花,并和自己喜爱的演员合影留念。特别是一些大学生们更是兴奋,纷纷跑上舞台,与他们心仪的演员合影交谈,气氛十分热烈。看到这一场景,我心中那隐隐的忐忑一下子得以释怀。台湾的观众,特别是台湾的大学生们,不仅能够看懂京剧,而且喜欢中华传统艺术!

  当晚,黄校长设宴盛情款待交流团全体成员。席间,黄校长兴奋地谈起高雄大学与大陆高校之间交流与交往的情况。高雄大学已经与大陆的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十几所大学有交流关系,现在高雄大学就有几位大陆的学生正在学习。黄校长本人也早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就已多次往返大陆与台湾之间进行学术交流。黄校长原来也是大陆的“常客”了,真是“相见恨晚”啊!晚宴在欢乐的气氛中进行,杯盏交错,宾主尽欢。

  第二场演出地点设在高雄市长青综合服务中心。这是一所为附近老年居民服务的综合性场所,各项设施十分完备,活动室、娱乐室、健身房等一应俱全,演出场地就设在中心十层的剧场。这是一个设备良好、场地宽敞的剧场,能够容纳上千人观看演出。不到6点钟,我们发现已经有许多白发苍苍的老人家,拄着拐杖,坐着轮椅,在亲友子女的陪同下来到了演出场地,也有许多年轻人,呼朋唤友地来到了剧场。可以明显地看出,他们都很兴奋,有的在高兴地议论着什么,有的在认真地阅读着刚刚领到的演出介绍。我们与几位老人攀谈起来,问起他们的家乡时,几位老人争先恐后地告诉我们,他的家乡在福建,他的家乡在江苏,他的家乡在湖南……原来他们都是“少小离家未能归”的游子。得知来自北京的京剧团将到台湾南部进行慈善演出的消息后,老人们都很兴奋和高兴。一位老伯告诉我,他的家乡原来很穷困,但这些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回到家乡后看到,亲友们家中的现代化家用电器一应俱全,生活得非常好,让他十分开心。但是一说到台湾的现状,老伯的眉头就紧锁起来,连连摇头,不愿多说了。另外几位老人家连忙岔开了话题告诉我说,他们已经有几十年都没有看到京剧演出了。台湾虽然也有京剧演出团,但是他们的演出大多放在台北,根本不会到南部来。所以大陆的京剧团能够到台湾南部来演出,真的让他们都很高兴和兴奋。

  在与老人们的热烈交谈中,更多的观众来到了。我看到有几位先生带着乐器来到剧场,正在寻找合适的座位。一打听,他们都爱好京剧,平时就常聚在一起自娱自乐,听说大陆的专业剧团要来演出,一定要来欣赏。一位先生还感慨地谈起了他对此次北京京剧院小乐队的感受。他很内行地说道,小乐队真是棒,演奏水平非常高,有些人还是多面手,能够演奏多种乐器。他还非常遗憾地询问,为什么没有“阮”这个乐器,如果乐队再能多些人,那样演出效果还会更好。他还告诉我说,去年他就观看了北京京剧院的演出,而且发现去年乐队中没有二胡这个乐器。原来他们不仅是京剧爱好者,还是乐曲演奏方面的“行家”;不但是去年就已观看过演出,而且还是“追星族”,从这一次的第一场演出地点,又追到了第二场演出的现场。按照他的说法,他们还会把此次北京京剧院在南部的四场演出都看完。看到上千人的剧场已经座无虚席,又听到这位先生的“高论”,我不禁感慨,原来台湾南部也有众多京剧爱好者,京剧在台湾南部也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可以挖掘。

  演出在优美的乐曲声中拉开了序幕。这一晚安排的是《闹天宫》、《秋江》和《孔雀东南飞》中的《机房》等三折戏。精彩的演出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叫好声与掌声不但热烈,而且恰到好处。剧场内的气氛时而凝重,时而热烈,时而悲切,时而欢畅,活跃非常,观众的情绪已经完全融入到了剧情之中。不知不觉,近两个小时的时间过去了,演出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许多观众纷纷上台献花,与演员合影留念,还有许多观众久久不愿离去,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奶奶在女儿的陪同下,向我们激动地说道:“太高兴了!太谢谢你们了!你们一定要再来呀!” 她的女儿告诉我们,母亲知道北京京剧院要来演出的消息后,已经兴奋了好几天,一定要她陪同观看。今天看完演出,母亲一定会好几天都不能睡好觉。她还告诉我们,另外使她们高兴的是,今天不但过足了“戏瘾”,还看到了许多原来“眷村”的老邻居、老朋友。原来他们都是“眷村”的老住户,由于规划搬迁,与许多老邻居、老朋友都失去了联系,今天又能见面,真是格外高兴。在依依不舍的道别声中,送别了老奶奶一家人。望着老人家的背影,我也沉浸在兴奋之中,久久不能平息。

  当我们晚上近11点回到所住饭店时,却看到七八位朋友早已迎候在饭店大堂。见到我们,他们立即围了上来。这不是上个月刚刚在北京见过面的台湾南部乡亲访问团的郭团长等朋友们吗?为了见到我们,他们已经足足等了3个多小时了!第二天中午,郭团长等朋友又在“海光俱乐部”盛情款待了我们交流团全体成员。老朋友相见,真是言谈中有说不完的话语,酒杯中有道不尽的亲情,其中一位台湾朋友还醉倒在了桌前。多么质朴可亲的南部乡亲呀!(未完待续)

相关新闻

天下黄埔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