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心
中国历史悠久,做过王朝都城的城市难以计数,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就曾记载,自上古至北魏时期的都城约有180处。而北魏至清朝,又一千余年,其间王朝兴替,列国消长,又增加了几多古都,难以列清。在这些数以百计的古都中,特别著名的是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安阳七座城市,被称为七大古都。这七大古都统治的地域广大,经历的年代悠久,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甚为重要。
安阳是我国古代商朝都城,为都时间持续了273年,但这座古城早已毁于战火。其余六大古都则仍屹立在华夏大地,焕发新貌。这六大古都中,除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外,其余五大古都都曾是我国历史上统一王朝的都城,这也是它们在古都繁星中格外耀眼的原因所在。
自古至今,没有不亡的王朝,却有长期不变的都城。五大古都,担任都城的时间皆十分绵长。特别是西安和北京,担任统一王朝的国都都达到500余年。
中国历史上国力强盛、疆域广大、声威远播的朝代,无不是在统一王朝时期。只有统一王朝的都城,才是号令四方的权力中枢所在及全国经济文化中心。
统一王朝的都城,是全国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缩影,集中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风貌。另一方面,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也对都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只有在统一王朝时期,才能调动全国范围的人力、物力、智力来建设都城。因此,统一王朝的都城,无不人口众多,建筑宏伟、发达,经济文化非常繁荣,是其它城市或非统一王朝的都城无法相比的。
古都西安,包括今陕西西安市(明以前称长安)、咸阳市及二市郊县。在五大古都中,建都最早,建都时间最长,是秦、西汉、隋、唐四个统一王朝的都城,期间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等割据政权也在这里建都。东汉与西晋末年都曾迁都于此。秦统一后,西安先后做过542年统一王朝的都城,200余年割据政权的都城,占我国封建时代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的伊洛盆地。秦统一后,东汉、西晋两个统一王朝和隋炀帝、武则天、唐末定都于此,共249年。此外,曹魏、北魏、后梁、后唐、后晋等分裂时期的王朝也曾在此建都达百余年左右。
开封是北宋都城,北宋定都开封共168年,使这座城市得到空前发展,北宋时期是开封城的黄金时代,只要看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可知一二。
开封之后,北京成为全国政治中心。北京作为元、明、清三朝首都(除明初),达591年。此外,十六国时期前燕曾都此8年,辽代以此为陪都,元代北京称大都,又叫“汗八里”,即“大汗之城”的意思,明初北京称北平,永乐元年(1403年)改称顺天府,十九年(1421年)明正式迁都北京。清代完全沿袭了明朝的北京城,没有大的变动。
明朝初年朱元璋定都南京,南京担任过53年统一王朝的都城,在五大古都中,南京担任统一王朝都城的时间较短,但在明以前,南京曾长期担任过南方割据政权的都城。三国时吴国曾定都于此,称为建业,后东晋王朝都此,称建康。以后,继东晋的宋、齐、梁、陈四个王朝(称为南朝)也以建康为都城,孙吴、东晋和南朝合起来共有六个朝代,史称六朝,在此建都共330年,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也以此为都城,固守南京八年。
是什么原因使这五座城市被叠选为统治时间悠久的都城,又是什么原因使具有百年建都历史的古都衰落,失去统一王朝都城的尊贵地位,而使一些原本不太重要的城市,一跃而成为统一王朝的都城呢?导致都城转移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分析一下五大古都变迁的轨迹,我们看到,西安、洛阳、开封三大古都成横线排列在我国中部,恰都在渭河-黄河南岸,北京、南京两个古都则成纵线排列在我国东部。如以时间区分,中原三个古都建都时间在北宋以前,相当我国封建社会前半段,北京、南京建都在元明清,恰在我国封建社会后半段,五大古都在时间与空间上的有趣排列,实在是很耐人寻味的。
都城是各方面都消耗很大的区域,因此古代都城一般都设在经济发达或靠近经济发达、交通方便的地区,为的是比较方便地取得所需要的粮食和物资。
西安赖以建都的地理环境十分优越,她坐落在号称“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平原上,土地肥沃,四周群山环绕,通过关隘又可与外界相通,进可攻,退可守,渭河流经西安城北,给西安提供了灌溉和航运之便,西安是关中平原的一颗明珠,被择为都城并不奇怪,杜甫就曾写诗“秦中自古帝王都”。但秦末的战火及唐末安史之乱,使咸阳、长安遭到极大破坏,使古都所在地渐趋衰落。.
洛阳山清水秀,物产富饶,易于防守,而她最吸引帝王的还在于其居天下之中,便于控制东方,易于漕运的地理条件。但经过东汉、西晋、北魏、唐等几个朝代兴替,战争摧残,洛阳宫室十不存一,北宋虽一度恢复,但北宋亡后,洛阳也便一天天衰落。
长安、洛阳衰落后,开封继之而起成为统一王朝的都城。开封地处平原,位于大运河和黄河交汇处,是水陆交通便利的都会,金水河、五丈河、蔡河、汴河穿城而过,航运十分便捷,各方物资源源不断集中到开封城里,开封当时人口众多,工商业、文化均非常发达。然而靖康二年,金军攻占开封,城市惨遭破坏,汴河航运也中断了,此后,开封每况愈下,难以恢复。
从历史来看,王朝都城自长安、洛阳东移开封,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自唐后期五代起,南方渐成为我国经济重心所在,由于经济地位上升,政治上的重要性也在不断上升,开封靠近江淮,便于控制作为国家经济重心所在、且容易闹分裂的南方地区。 元以后,北京代替开封担任统一王朝首都,可以说主要是在民族斗争的背景下产生的。
元朝和清朝都是我国边疆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朝代,北京是他们在汉族地区夺取的第一座最重要的城市,又一向为华北平原北部之重镇,将北京作为首都,便于控制华北并夺取全中国。历史上,元、清二朝都是先取北京,再取华北,定都北京后统一全国的。
就连明成祖迁都北京,也与民族斗争的背景分不开。而朱元璋之所以选择南京作为明朝首都,首先因为这里是他赖以起家的根据地,有深厚的政治基础,开国后易稳住局势。其次,南京位于全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定都南京,不需长途运输,就可轻易地解决都城的粮食和消费品供应。
朱元璋即位之初曾到中原地区视察,打算在传统的建都地点择一都城。但他发现经元末战争后,中原经济残破,人口稀少,有的城市已成空城,才决心定都南京,这一点与宋赵匡胤选开封为都城相同,首先考虑的还是如何方便地取得都城军民必不可少的粮食和消费品。
透过五大都城变迁的曲折过程,我们可以发现,都城所在地的选择,对每个统一王朝都是至关重要的大事。各王朝在选择国都所在地时,既有经济上、政治上的考虑,也有军事上和地理位置的选择。
而如果用今天的眼光回望历史,除战争的破坏因素,都城对自然环境物资的消耗也是古都渐衰的重要原因。正是人类的频繁活动,众多人口生存的消耗,而又缺乏环境意识,使西安、洛阳、开封这些曾经物华天宝之地失去了都市之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