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七七”卢沟桥事变和国共两党同祭黄帝陵70周年,陕西省黄埔军校同学会与陕西白鹿原文化研究院经过半年多时间筹备,以“同祭先祖,勿忘国耻,共创未来”为主题,成功地举办了“丁亥年中秋海峡两岸将军同祭祖系列活动”,邀请海峡两岸将军在人文始祖发源地和寝陵地——陕西团聚,意蕴深远。
西安咸阳机场会面
2007年9月23日,阳光明媚,我们盼望已久的时刻来到了。晚上20时10分,以国防大学原副校长何道泉中将为团长的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大陆将军祭祖团”一行5人,乘坐的航班抵达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早已等候在机场候机厅的省委统战部、省台办、省军区的领导和省黄埔军校同学会陈光舜会长、胡摩根副会长等一同迎上前去,一名儿童向何道泉团长献上一束鲜花,行少先队礼表示热烈欢迎。我们原来安排何道泉团长一行先到酒店休息,但何团长坚持要等台湾团将军,与他们一起同行。20时50分,来自台湾的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将官祭祖团”一行20人乘坐的香港国际航班抵达,以罗吉源中将为团长的祭祖团一行人走出机场港口,又一名儿童迎上前向罗团长献花,三十名军乐手持乐器致意,夹道欢迎;两岸将军一同走出空港,乐队奏起威武雄壮的欢迎曲,罗吉源将军向乐队深深鞠一躬,新闻记者手中的镁灯刷刷地闪个不停,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
大雁塔亮宝楼书展
9月24日上午9时30分,“丁亥年中秋海峡两岸将军同祭祖书画展”隆重开幕。陕西白鹿原文化研究院于志启院长主持开幕式,省政协副主席张生朝致开幕词,他说,今年是“七七”卢沟桥事变70周年,也是国共两党同祭黄帝陵70周年。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海峡两岸将军是龙的子孙,是中国人的精英,“同祭先祖,勿忘国耻,共创未来”是我们共同的话题。将军居海外,逢节归故里,泼墨书豪情,志气贯长虹。今天有幸和大家在古都长安名胜大雁塔亮宝楼聚会,感到十分高兴,尤其是与海峡两岸戎马一生的将军们济济一堂观赏书画特别欣喜。
省政协副主席张生朝、省委秘书长王改民、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张凯、省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陈光舜、大陆将军团团长何道泉、台湾将官团团长罗吉源等为开幕式剪彩。开幕式结束后,两岸将军和省市领导及社会各界人士一同参观了书画展览,百余幅两岸将军书画及恭贺作品在亮宝楼二楼东厅熠熠生辉。台湾90多岁高龄的空军抗日英雄徐华江亲笔题写的“万世恩泽”配以将军彩照耀眼夺目;台湾范以俊将军的小
楷行书《岳阳楼》和《兰亭集序》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观看;金戈铁马一生的武将,动起笔来令书法艺术家刮目相看,堪称文武双全。记者现场采访了范以俊将军,得知范将军祖籍安徽,生在江苏,是范仲奄的后裔,不仅书法娴通,而且擅长制陶艺术也堪称一绝。
大陆将军的书画作品成为画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谷凤鸣老将军的“两岸将军,同根同祖”表达了书画展的主题;闫崇厚将军的“山是高处美,月是故乡明”表达了两岸将军思乡之情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王永正将军以国画“同根生”惟妙惟肖地喻示了两岸将军同根同祖、根深叶茂、不可割裂的同胞关系。王文治院长的国画“画七寿忆往昔”所表达的老有所为、盼望祖国和平统一的愿望跃然画中。
陕西书画名家刘文西、钟明善、吴三大、雷珍民、萧焕、胡树群、王国声等用书画作品热烈祝贺两岸将军团圆共祭先祖,赞叹将军们“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看今朝,鬓毛已衰,乡音未改。”退休干部乔兆吉与于志启院长、书法家牟怀斌合作,书写的“两岸将军情”诗词作品在画展中显得格外醒目。词曰:“黄河涛涛!桥陵巍巍!两岸将军古城会,共话和谐颂回归。回忆当年驱日寇,合一战壕血融水。打虎不离亲兄弟,熊罴恶豹何所惧。亲密无间共患难,卫我江山保社稷。期盼华夏大一统,再铸军威与国威。”
黄帝陵同祭祖共植友谊树
9月25日(农历8月15),省政协副主席张生朝,原副主席田源,省军区原副司令员韩贵良将军,省台办副巡视员何锐,省黄埔军校同学会秘书长郭晓光,中共延安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白慧芳,黄陵县委常委贺忠乾,黄陵县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部长赵建中等和社会各界人士陪同两岸将军参访团共同祭祖。沮水之畔,桥陵巍巍,苍松翠柏,掩映着华夏之文明圣地。两岸将军参访团在寝陵脚下停车整装,在讲解员的引领下拾阶而上,敬仰之情溢于言表,步履庄重而肃穆,一步一步缓移陵前。
9时50分,省政协副主席张生朝宣布:丁亥年中秋海峡两岸将军同祭人文初祖轩辕黄帝陵大典开始!全体肃立,向黄帝陵三鞠躬。张生朝说,今天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中秋节,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人们讲和谐,讲团结,营造祥和的社会环境,期盼美好的前程,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不变的习俗观念。在这个特定的日子里,海峡两岸将军团聚在桥山之麓,沮水之滨,隆重举行“丁亥年中秋海峡两岸将军同祭人文初祖轩辕黄帝陵”大典活动,对于增进民族团结,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适应时代发展,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随后,何道泉中将代表大陆将军宣读祭文;紧接着,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将官祭祖团”团长罗吉源中将代表台湾祭祖团宣读祭文:“今遂夙愿,探亲返乡;鬓毛虽衰,乡音未改;滚滚黄河,悠悠江水;巍巍五岳,大地苍茫;泰山昆仑,黑水白山;土泥芬芳,乃我原乡。两岸将军,同宗同祖;历尽劫波,笑泯恩仇;愿我先祖,佑我华胄;同室止戈,永弃相残;再结同心,光大中华;千秋始祖,其来尚飨”。祭文代表了大家共同的心声。
随后,何道泉中将代表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大陆将军祭祖团”;罗吉源中将代表台湾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将官祭祖团”;程家绥团长代表旅美黄埔同学会“祭祖团”分别向轩辕黄帝陵献花篮,并三鞠躬表示敬意。典礼结束后,众位将军围绕黄帝陵一周拜谒先祖,瞻仰轩辕大殿。
祭祖大典结束后,两岸将军在省市领导陪同下,来到桥山半腰,共同种植由陕西文冠果业科技公司捐赠的九棵中华第一果——文冠果树,留下永久纪念。何道泉将军说:“今日共植友谊树,待以枝繁叶茂时,我们将看到两岸和平统一的美好景象。”祭祖植树过程中,长安古乐队,演奏了一曲曲古雅音乐,为祭祖活动增添了凝重的色彩。植树活动结束后,中共延安市委、黄陵县委在轩辕宾馆举行了欢迎招待会,热情接待两岸将军参访团。
长安酒厂“一杯长安酒,两岸将军情”
9月26日一大早,两岸将军们换上休闲装,来到位于古城以南的长安酒厂。
长安酒厂装扮一新,仿古酒城门前威武雄壮的伫立着迎宾武士,乐队吹奏起嘹亮的迎宾曲,身着旗袍的迎宾女士列队手持鲜花,欢迎两岸将军的到来。全厂职工身着节日的盛装,列队等候将军们的检阅。厂长吕选利带领厂领导班子成员,迎向前与两岸将军一一握手欢迎,礼仪小姐给将军们献上鲜花。蔺国强副厂长一声令下:“开门迎客!”酒城大门徐徐启动,长安老窖系列美酒陈列有序,金碧辉煌地呈现在将军队伍面前,引起将军们热烈鼓掌致意。吕厂长举起酒杯,诚邀将军们共饮同祭祖成功酒,将军们个个举起酒杯品尝长安酒,同祝国泰民安。罗吉源将军连饮数杯酒后,盛赞长安美酒:“长安老窖入口绵软,下喉润滑,回味悠长,没有扎喉的感觉,比台湾最好的高粱酒好十倍、一百倍”,并竖起大拇指说:“长安老窖,是这个!”程家绥团长激动地振臂高呼“中华民族大团结万岁!”全场口号声此起彼伏,一场品酒会,成了激扬民族大团结的鲜活会场。大陆黄彬将军和台湾范以俊将军合书“一杯长安酒,两岸将军情”,代表两岸将军用墨宝留下的永久记忆。
中午,长安酒厂在新都酒店举行招待酒会,为两岸将军和西安各界朋友搭建了一个再次互话友谊的平台。期间,长安酒厂邀请歌唱家、秦腔演员献艺,将军们按捺不住喜悦之情,同台歌唱黄埔军校校歌,把酒会的热烈气氛一次次推向高潮。
谈到此次来陕同祭祖的感受时,罗吉源中将激动地说,我是第一次到陕西,陕西人民非常友好,各方面的热情接待,使我们感动。陕西是中华文明发祥地,具有重要地位,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到陕西就像回家一样。两岸将军同祭祖活动非常有意义,我们希望国共两党再次合作,两岸将军不计前嫌,共同携手同祭祖,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谋福祉,从这个意义上看,这次“海峡两岸将军同祭祖”活动的功绩,将载入史册。两岸将军共同拜谒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陵,亲眼看一看每个炎黄子孙的根之所在,同时重温历史,缅怀抗战英烈。作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同根同源,一脉相承,我们共同祈盼祖国早日统一,中华民族繁荣昌盛,并为之共同携手努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