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2008年春节前夕,本刊记者采访了黄埔军校同学会新当选理事杜伯园先生,听他讲述自己的往昔,从中感受到了一个黄埔同学对祖国的永远炽热的赤诚之心。
杜伯园先生于1929年12月出生在泉城济南。1947年9月,杜伯园在济南考区考入陆军军官学校二十二期第一总队。原本为四年制,但因国民党军队节节溃败,实际上在校受训不足两年。毕业后,因无兵可带,在甘肃天水的骑兵学校做了8个月的学员。
在1949年的9月前后,杜伯园因目睹国民党政权的苛捐及国民党军队抓丁拉伕等恶行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心生不满并在与友人的书信中有所流露,而被骑校中政工人员疑为“共产分子”,险遭拘捕。当同期的六位同学因思想左倾被捕后,杜伯园也感到了危险。他乘骑校西撤时找机会离开,返回了成都校本部。他被总队长萧平波(黄埔六期)留用为助教,1949年底,随校本部光荣起义。
起义后,杜伯园先生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大川西分校学习。1950年春,川西残匪叛乱时,杜伯园作为学校中的积极分子,被授命成为保卫队党支部的六名卫士之一。
1950年7月,杜伯园先生作为首批部队工程兵参加了成渝铁路的建设,他担任了劳动强度高、危险性大的爆破工作。六个月的开山、平道任务,杜伯园和战友们仅用三个月就圆满完成,受到上级表彰,杜伯园也因此获得了为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辛勤工作的平生第一个“劳动模范”的荣誉。
完成筑路任务后,杜伯园调到已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序列的六十军教导团任教员,在六十军北上时,沿途进行“保家卫国”教育,并参与训练新兵工作。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1951年春,杜伯园随军入朝。他和另三位战友担任所在部队的《战地快报》的编辑工作,把部队中的好人好事以及收听到的来自祖国的新闻编写成稿,然后油印成报,每天中午准时分发到各连队。因为编写快报的这四个人每晚行军启程较早,因而还兼任了为部队打前站、了解敌情及分配各连队食宿营地的事情。
在艰苦的作战环境中,杜伯园患上了严重痢疾。由于无药医治,加上炒面难以下咽、营养跟不上,他虚弱到了极点,但仍咬牙坚持完成每项任务。面对敌人的炮火,面对随时可能的牺牲,杜伯园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以果敢和坚强,一次次完成任务,也一次次地受到表彰,被评为“入朝作战行军模范”。在返国换装备时,由于杜伯园的出色表现,被党委确定为有条件可二次入朝的人员。
朝鲜停战后,部队开始了大总结、大学习。随即,六十军从连排长中选优编入军教导团学习文化,开始了“文化大进军”。此时的杜伯园,由于有很好的文化水平,担任了中心教员组长,协调并指导下属各连队300名文化教员的教学工作。以后,杜伯园又参与筹建“六十军速成学校”,担任语文、算术双科大组长。由于速成学校开始只设这两科,他实际上是担负了学校的部份教务工作。
1955年初,杜伯园因就学深造等个人问题,向上级呈报告要求复员。经批准,杜伯园告别军旅生涯,开始了教书育人的园丁事业。
1956年,杜伯园先生来到北京外国语学院(今北京外国语大学)汉语教研室任助教。同年他入北大中文系进修。1959年,北外开办了附属中学,杜伯园被派任教。此后30多年,他一直在北外附中和北外中文系任汉语教学工作。
1984年,黄埔军校同学会在京成立。1986年,同学会向北外人事部门发出商调函,要调曾为黄埔学生的杜伯园为黄埔同学会工作。但因杜伯园当时工作繁重,身负除一个高三班外还有多个大专、本科班的教学任务,难以调出。但考虑到祖国统一事大,北外同意杜调整集中课程后,每周可到同学会工作两到三天。
至1989年,杜伯园先生始得正式调入黄埔军校同学会,任业务指导处处长。负责接待、处理来访来信,建立会员卡,颁发会员证,并参与了部分省的黄埔军校同学会的建立及协调工作。
杜伯园先生退休后不久,时任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的李默庵先生热情邀约杜伯园到他身边做一些事务性工作,帮助他整理资料,撰写政协提案,回复海内外来信。在将近三年的相处中,李默庵会长对杜的工作很满意,俩人还经常讨论国内外热点话题。2004年10月,黄埔军校同学会举办纪念李默庵会长诞辰百年活动,杜伯园先生满怀深情地在座谈会上作了题为“将军百战青史在,憾未亲历九州同”的发言。
1993年春,杜伯园先生被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北京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高存信等聘任为北京黄埔大学的首任常务副校长。杜参与了北京黄埔大学的筹建,起草了该校第一份教学大纲,为这所民办大学的创建倾注了自己的心血。
退休后的杜伯园先生心系黄埔、情系同学会,他为同学会撰写告台湾、海外黄埔同学书;参与编辑《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10周年纪念画册》;撰写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论文;后来又被聘为黄埔军校同学会的宣传委员,做了大量工作。
杜伯园先生于2000年底至2002年春曾去美国短期旅居,其间多次参加爱国华侨举办的大型活动,也结识了不少爱国侨领。“9.11”事件后,杜伯园先生连续在美国发行量最大的华文报纸《世界日报》上发表时事评论文章,鲜明地提出了自己对反恐、新霸权主义等问题的看法。
2006年,黄埔军校同学会组团赴美国访问,杜伯园先生任代表团副团长。这次访问,杜伯园先生见到了很多旅美的黄埔后期同学,对他们的学识和活动能力留有深刻印象,认为应是今后着重联络的群体。
本刊记者结束采访时问杜伯园先生对于新当选为黄埔军校同学会的理事有何感想,他爽朗地说:“能当选为同学会理事,内心非常激动!这是海内外理事对我的厚爱和支持,我一定像他们一样,竭力为贯彻本会宗旨而工作,以不辜负他们对我的期望。我还要感谢同学会机关领导和同志们多年来对我的热诚帮助。年岁越高,越懂得时光的珍贵,我会以真诚和努力,去尽理事的职责,为祖国统一大业早日完成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