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埔
何云是云南大理市人,1928年出生,1945年12月考入四川国民党宪兵学校,当过宪兵军士、中士教育班长。1949年秋考入四川成都中央军校第二十三期,12月随校在成都起义。经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政大学川西分校学习后,留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第八步校,任教二团班长。“文革”时被错处,1979年平反恢复工作。曾任教师、教导主任、工会主席等职。何云同学于1993年加入大理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任秘书长之职,他在工作中自觉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为同学做好服务工作,主动向下一代传承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受到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和大理市有关单位和群众的好评。
何云同学平反恢复工作后,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无论是在职期间还是退休后,他始终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积极参与同学会工作。他经常说:“我虽然是黄埔学生,但我信仰共产主义,要按照党的要求为黄埔同学会工作尽心竭力。”为贯彻好同学会的宗旨,联络同学感情,何云不辞辛苦地积极组织黄埔同学,看望慰问生病同学。为传递一个活动通知,他经常要骑着自行车,跑喜洲、湾桥、云峰村,一天来回九十多公里,从不喊累。他关心同学有始有终,他在为去世的同学撰写悼词时,总是充分肯定同学爱国革命的光荣历史和成绩,并把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愿望告之后人。
由于同学大多年老体弱,住地分散,聚会不易,为了团结教育同学,他采取编发通讯的方法,积极宣传重大时事政治,如港澳回归、邓小平逝世、纪念改革开放以及毛主席、周总理百年诞辰等。他还将批李登辉“两国论”、台湾十六位退役将军(大陆参访团)的“反‘独’、促统宣言”等典型材料写成文章、诗词,除向有关报刊投递发表外,还印刷成书面通讯向同学发放,有的还寄给了其他州、市和省外的黄埔同学会。为弘扬“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受省同学会委托,他广泛向同学征稿,组织人员编辑出版纪念校庆八十周年的专刊。同时,他利用参加市委统战部、市政协各类会议的机会踊跃发言,积极宣传黄埔军校同学会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所做的工作。
何云同学将促进祖国和平统一视为黄埔同学义不容辞的光荣任务,带头并动员广大同学与台湾和海外的同学加强联络,向他们适时宣传党的有关方针政策,并针对从书信来往中获知的很多海外同学的真实思想情况,与他们进行思想沟通。
为使社会各界更多地了解、理解和认同黄埔军校同学会工作,他还结合重大历史事件和当前时事政治编写快板书向有关媒体投稿,并在一些场合进行宣传、演出。还将精选的十一首宣传黄埔精神和统一战线思想内容的快板书编辑成册,赠送给高中专学校和大理市各机关单位。
何云同学十分关注“爱国革命”黄埔精神的传承和发扬光大。他结合黄埔精神的传承,把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思想”和“延安精神”作为教材,并建议大理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在大理市的各中、小学宣讲,引导和教育年轻一代。他的建议得到了州、市党委宣传部门和州教委、市教委的支持和鼓励。由他主讲的“统一战线思想”和“延安精神”宣讲活动,每到一校都受到师生的热烈欢迎。有的学校为其宣讲布置了庄严的会场;宣讲完毕为他献花或戴红领巾;被宣讲内容所打动的学生们蜂拥而上要求签名留念;他宣讲过的学校都纷纷写来感谢和高度评价的信函。何云开展“统一战线思想”和“延安精神”的义务宣讲活动至今已好几年了,他在大理市的二十八所中专、中小学宣讲了44场、次,听讲人数达一万四千多人次,使师生们受到了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何云同学的教育宣传活动引起了市委领导的关注,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很大反响。媒体做了报道,大理市报和市电视台曾作了现场录像采访,并制作成专栏节目播放;《春城晚报》以“何云老人的回归情结”为题作了报道,大理人民广播电台还播放了采访录音报道。
何云同学于2000年被省黄埔同学会评为先进同学;2001年被大理市委、大理市人民政府评为全市统战工作先进个人;2004年,被延安精神研究会评为优秀会员;2005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大理市文明市民的荣誉称号;2006年市“关工委”推荐他为全市“老有所为”的先进代表;2006年2月份,何云实现了他五十多年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的愿望;2006年6月,黄埔军校同学会对全国93名先进会员进行表彰,何云同学榜上有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