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黄埔军校同学会  >  2008年第四期  > 正文

相依相伴到永远

日期:2008-07-11 11:05 来源:黄埔杂志 作者:李熙宗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李熙宗

 

  我是北京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会员,是《黄埔》杂志的一名读者。我谈一下阅读《黄埔》杂志受到的教益,吸取的营养和自己的心得、感受。

  《黄埔》杂志这本唯一的向海内外发行的黄埔刊物,文字清新厚重,特别是从2006年扩版增容以来,增大了信息量,因而喜爱这本刊物的黄埔同学和社会读者愈来愈多。从2006年开始,北京市黄埔军校同学会就为全体理事、顾问近30人订阅了《黄埔》,各区黄埔联络组也增加了订数。有一位家住宣武区的黄埔17期张子忠同学,他订阅《黄埔》杂志已有20年,从未间断。另外,有的同学不仅自费订阅,还将这本自己喜爱的刊物,寄往台湾以及海外的黄埔同学和亲友。比如黄埔17期的孙宝礼同学,多次不惜花高额邮费,把《黄埔》寄往旅居台湾和定居美国的同学。我要说,《黄埔》的影响确实愈来愈大,喜欢阅读这本刊物的读者愈来愈多。

  各级黄埔同学会、黄埔同学与《黄埔》杂志之间,在20年交往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黄埔同学们不仅支持办好《黄埔》杂志,还有参与的积极性,从而能为《黄埔》踊跃撰写文稿。

  我曾于1995年参加了黄埔杂志社在四川成都举办的通讯员学习班,学习了解到很多办报刊的知识。这些年来,我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向《黄埔》杂志撰投文稿、图片计10余件。其中,我有一篇标题为“邮语寄情”的文稿,在《黄埔》杂志1995年第三期上刊登,后来又收录在《黄埔》杂志2006年出版的精选本《流金岁月》特刊上。

  今年,我从历年来《黄埔》杂志发表的文章中,搜集有关黄埔的邮品、图片120多件,编制了标题为“黄埔精神传承不息”的邮集,参加了由北京市宣武区文化委员会主办、宣武区邮协承办的“迎奥运2008集邮展览”。这也是我为迎接奥运献出的一份黄埔同学的心意吧!

  黄埔杂志社的工作人员为办好黄埔杂志,一直以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努力工作。岁月悠悠,《黄埔》杂志自1988年创建至今,在20年时间里,已经出版了120期,所发表的文章,洋洋洒洒,浓墨重彩,浓缩了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再现了一批历史上的风云人物,记录了一批值得留存的珍贵资料;同时还反映了海内外、海峡两岸黄埔同学的爱国情怀,为远隔千山万水的黄埔同学架起了沟通联系的桥梁。只要一册《黄埔》在手,便能了解黄埔风云,了解黄埔师生的历史功绩。我们要说,《黄埔》的确是催人奋进、发人深省的好杂志,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我们衷心感谢《黄埔》在20年的漫漫岁月中,为黄埔同学所做的一切;我们还要说,我们深切祝福《黄埔》愈办愈好,我们会和她同行,不离不弃,相依相伴,直到永远!●

  (本文节选自作者在《黄埔》杂志创刊2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相关新闻

天下黄埔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