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思默
日期:2008-09-01 13:53
来源:黄埔杂志
作者:胡岳培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胡岳培
湖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方思默是我的同期同学、挚友。他的不幸去世,让我感到万分悲痛!我们都是上世纪四十年代抗日战争时期进入黄埔军校成都本校二十一期学习的。当时日本鬼子疯狂入侵中国,中国人民惨遭蹂躏、屠杀。为了救亡图存,拯民于水火,我们愤而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学习杀敌本领。
我是成都本校二十一期步二大队五中队学生,方思默是二十一期步六大队二十三队学生,当时我们并不认识。我有幸同他结识并成为密友,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们同做黄埔军校同学会工作,同时参加省黄埔同学会在长沙召开的一次理事会的时候。当时他是湖南省怀化地区同学会会长,我是湖南省娄底地区同学会会长。我们在理事会上一见如故,像久别重逢的战友一样热情交谈。
1926年10月19日,方思默出生于安徽歙县南乡的一个偏僻的山村,父亲经营一家小商店。他小时候聪颖好学,先后上过私塾、国民小学、初中、高中。1944年4月,日寇向我国湖南、广西、贵州大举进攻,其前锋到达贵州独山,一时贵州省会贵阳吃紧。热爱祖国、仇恨敌人的思默和一大批热血青年,毅然决然放下书本参加抗日军队。他先是到志愿学生远征军教导第五团当了一名学兵;后来校址设在江西瑞金的黄埔军校第三分校招收新生,他立即前往报考。当被录取后,他欢天喜地入校,为自己有了学习杀敌报国本领的机会而异常欣慰。
1945年8月15日,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打败日寇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抗战时期分设全国各地的黄埔军校各所分校,奉命裁撤,未毕业学生统统归并成都本校继续学习。当时我是湖南武冈第二分校学生,我和思默因而都先后到了成都本校。
思默到成都本校二十一期步六大队学习期间,和一些爱好文艺、不满国民政府腐朽统治的同学开会,组织成立了一个名为“国魂友谊社”的联谊组织。不久之后,这个组织被一个混入该组织的国民党军统特务学生告了密,“国魂友谊社”的负责人被关押审判。思默和另外几名成员也被校方强迫送进禁闭室关押,还强令他们书写“悔过书”。在这场政治迫害中,他表现十分坚强,得到了当时队上大多数同学的同情和敬仰。时隔多年后的1981年8月,过去曾在成都本校秘密做中共地下工作的黎强同志为此事所写的证明中有这样一段话:“国魂友谊社是一群军校青年自发组织的进步组织,具有革命性质。他们的成员,大多是进步的。他们的内心是倾向于中国共产党和无产阶级领导的中国革命的……”
1948年7月7日,思默和六大队同学在成都毕业。他被分配到北京南苑国民党训练新兵的部队陆训处补训总队五团四连任少尉见习排长。不久,北京和平解放,他也参加起义。
一向热爱学习的思默在同乡朋友的帮助下,先是到北师大旁听中文方面的课程。后来,随着革命形势发展,解放军南下部队解放了长江以南大片国土,新解放区需要大量干部,思默报考当时中共中央直接组建的华北联合大学(即后来北京的人民大学)。录取后,他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革命理论。四个月以后,这批学员毕业,全部随军南下,到江南各省做新政权建设工作。
1949年8月湖南和平解放,思默所在的南下工作队受命随四野部队到达长沙。他本来可以留长沙工作,但他坚决要求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因而最后他被派到湖南最艰苦且长期匪患严重的湘西地区工作。他先是到沅陵县,在沅陵军管会文教部、市政部工作,到当时沅陵的好几所中学做教师的组织思想工作和学生的宣传鼓动工作。
1949年11月,他被确定为沅陵专区办事处的干部。办事处设在辰溪县城,他来到辰溪以后,全身心投入工作。他听党的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先后参加过辰溪的征粮剿匪和麻阳的土改,还跟随地区专员肖云同志到吉首、泸溪、凤凰、花垣等少数民族地区了解群众疾苦和要求。
1952年8月,他被任命为辰溪人民政府文教科副科长,主持这个县教育、文化工作,得到广大教师、文艺工作者一致好评。1954年他接到地区的调令,担任辰溪师范副校长;1957年夏又调任沅陵一中副校长。当时政治运动一个接着一个,他在学校领导岗位上受到多次冲击后,又受到“撤销副校长职务,留校任教”的处理。他毫无怨言地担负起高中部两个班语文教学一年之后,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取得优异教绩,获得所任班级学生普遍的好评,并被教育部门评为“优秀教育工作者”。
1980年冬,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之后任沅陵一中党支部书记,还担任了沅陵县四届政协委员会副主席。1983年12月,怀化地委选拔他担任中共沅陵县委统战部部长;直到1990年2月他从工作岗位上离休后,经领导批准,全家搬来长沙定居。
思默偕夫人定居长沙不久,到省黄埔军校同学会担任副会长,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他勤勤恳恳地为广大黄埔同学服务。
1992年5月,思默受在美国的女儿女婿的邀请,到美国旅游、小住。他先后两次前往美国的女儿处,一共住了两年多时间,直到不幸患上癌疾,在美国医院诊治不大见效才于2007年夏返回长沙,住进长沙市第三医院疗治……
思默走了!他的一生是热爱祖国、追求光明、追求真理的一生。他投笔从戎报考黄埔军校就是为了挽救祖国危亡;他参加北平和平起义,选择了光明大道;他解放后如饥似渴学习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革命理论,紧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大军南下湖南湘西,先后担任行政干部十余载,教书育人三十年,虽然历经坎坷,总是百折不挠,昂首前进;他一生“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工作”。他那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永远激励我们跟随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高歌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