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黄埔同学会连续多年举办纪念“八·一三”淞沪抗战活动
李迅
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从1937年8月13日开始,日军集中10个师团28万人,动用军舰30余艘、飞机500多架、坦克300余辆的强大兵力,向上海汹涌袭来,中国军民倾全国之力奋起反抗,先后有70余万中国军队来沪参战,浴血拼杀达3个多月,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速战速决占领中国的迷梦。在“八·一三”淞沪抗战中,有1—13期黄埔同学3万多人参战,据不完全统计伤亡达40%,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勇事迹。他们以钢铁般的意志、大无畏的勇气向全世界宣告,没有任何邪恶势力能够征服中国,中国永远不会亡。
作为继承革命传统、以促进祖国统一为己任的上海市黄埔军校同学会,自1985年成立以来就高度重视纪念“八·一三”淞沪抗战,传承革命历史,对下一代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经过20多年的努力,这项活动逐渐形成了我会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一个品牌项目。
凭吊淞沪战场 缅怀革命先烈
从1987年纪念“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50周年开始,上海市黄埔同学会多次组织会员前往淞沪战场故地凭吊纪念缅怀先烈。1987年建会之初,我会就组织了包括多位德高望重的参加过抗战的将领在内的近百位会员前往金山卫日军登陆
点参观,当会员们看到万人坑等日军惨绝人寰的暴行时,不禁感到悲愤异常,表示一定要建设强大祖国,为祖国统一、振兴中华出力;1988年、1989年、1994年、2000年我会前往宝山临江公园姚子青营牺牲处凭吊,与当地陆海空驻军、青少年学生等共同举行纪念仪式;1991年、1995年、2002年、2004年我会前往抗战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四行仓库举行纪念谢晋元将军(黄埔一期)诞辰等活动,参观四行仓库战役陈列馆,向谢将军铜像献花。1999年和2003年我会先后与上海晋元中学、“918”抗战网合作举行了谢晋元将军诞辰95和99周年活动,参与的除我会会员和各界人士外,还包括晋元中学学生和来自各行各业的“918”网的热心网友。广大青年朋友参加纪念活动后,表示深入了解了历史,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增强了好好学习立志成才的决心;2003年,我会赴宝山罗泾镇和太仓浏河镇,参观了日军罗泾大屠杀纪念碑和浏河登陆纪念地;2004年,时值淞沪抗战中牺牲的第一位中国军队将领黄梅兴中将(黄埔二期)诞辰100周年,我会与奉贤区委统战部等单位合作,在奉贤海湾寝园举行了黄梅兴铜像落成仪式;上海市黄埔同学会还以不同形式举行过纪念淞沪抗战中牺牲的黄埔二期吴继光将军、黄埔三期丘之纪将军的活动。
整理抗战史料 推动学术研究
在举行纪念活动缅怀抗战先烈的同时,我会也十分注意搜集整理淞沪抗战的史料,特别是抢救“八·一三”亲历者的文字音像资料。建会之初,我会尚有参加过淞沪抗战的曾担任过将级军官的会员近10人,我会宣教委员会专门组织人力物力,整理采录这些老同志的回忆录,先后为黄埔六期同学、我会顾问、市政府参事室主任史说,我会前会长、淞沪抗战时担任淞沪总司令部少将高参的宋瑞珂,黄埔八期同学、原一○九师师长严映皋等整理了回忆录。1987年,我会出版《沪浙闽黄埔同学抗战回忆录》时收录了这些文章;1995年,当抗战胜利50周年来临之际,我会期刊编辑部出版了《上海黄埔——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专刊,收录了我会1987年以后陆续整理的当时担任中下级军官的黄埔同学 “八·一三”淞沪抗战的亲历文章10余篇,这有助于我们从微观上了解蕴藻浜、大场、庙行、四行仓库、八字桥等战役的详细情况,揭示战斗场景,还原历史真相;就在前不久,我会酝酿多时的《上海黄埔军校同学回忆录》终于付梓。这本回忆录囊括了我会建会以来各种期刊以及内部资料中发表保存的会员回忆录及口碑材料共近百篇。其中我们单独把淞沪抗战资料近8万字编成专辑,以集中反映我们多年来对这方面文史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情况。
存史是为了鉴今,我会在留存史料同时,也非常关注推动学术研究,为全社会爱国主义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我会宣传部门先后组织新华社、中国新闻社、新民晚报、青年报、南方都市报等媒体的记者采访参加过“八·一三”淞沪抗战的会员李汇川、陆人达,并采写了专访。此外,我会近年来还先后主办、承办了2007黄埔论坛——纪念“八·一三”淞沪抗战70周年、纪念黄埔军校建校80周年、纪念谢晋元和孙明瑾将军诞辰100周年等大型纪念学术研讨会5次,会议除邀请中央、上海、上海市委统战部的领导出席,还特邀了抗战名将后裔,沪上高校、科研院所、驻沪部队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在纪念历史事件的同时,还深入研讨了淞沪抗战对第二次国共合作、八路军改编的推动作用、中国抗战国际化影响的持续扩大等全新的课题。相关学术成果和论文还刊登在了《社会科学》、《军事历史研究》等国内外刊物上。
协办2007黄埔论坛 共谋祖国统一
黄埔军校同学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凝聚海内外黄埔同学共同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我会举办“八·一三”淞沪抗战的系列活动,也是为了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服务的。2007年8月l3日,我会与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嘉定区政协等单位联合在嘉定区陆俨少艺术馆联合举办纪念“八·一三”淞沪抗战70周年文物文献展。黄埔军校同学会总会特邀了来自台湾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的包括原台军“副参谋总长”、二级上将黄幸强,陆军官校校友会的原“陆军总司令”、二级上将陈廷宠在内的原台湾军队将级军官18人组成的台湾退役将领抗战史迹参访团来沪参加了开幕式并观看了展览。此次展览共分“繁华都市”、“淞沪鏖战”、“抗日救亡”、“迎接胜利”四个部分,展出文物188件、文献33件、图片232幅,其中相当部分为首次面世,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引起了各界来宾的啧啧称赞。
同年8月14日,黄埔军校同学会总会联合我会假座市民主党派大厦举办了“黄埔论坛——纪念七七抗战全面爆发暨八·一三淞沪抗战70周年”。黄埔二十二期同学、原台军“副参谋总长”黄幸强代表台湾退役将领抗战史迹参访团在论坛上发言。黄将军表示,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能繁衍绵延,为了我们的子孙能够在国际上昂首挺胸,国共过去的恩怨都交给历史!面对未来,两岸应在“一中求同”的大前提之下,携手合作,共同走向统一。这是全球中国人一致的愿望,也是我们黄埔同学的愿望。论坛结束后,中共上海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杨晓渡同志亲切会见了参加论坛的台湾嘉宾并作了讲话。
淞沪的硝烟已经散去70多年了,尽管韶光易逝、岁月无情,但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思考依然深远。今天,中国人民面临着实现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样光荣而艰巨的使命,我们黄埔同学会一定要继承和发扬抗战将士们英勇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从那段悲壮的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转化成为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贡献力量的不竭动力。
(本文作者为上海市黄埔军校同学会机关工作人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