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黄埔军校同学会  >  2009年第一期  > 正文

两岸源远流长的俗缘关系(上)

日期:2009-02-06 15:11 来源:黄埔杂志 作者:姚同发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姚同发

  民俗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异的历史流动载体,它含有一个民族历史文化丰沛的积淀物,也反映一个民族的历史和由这历史决定的民族心理特征、文化特质。我们了解一地的民俗文化,便不难窥知其民族历史文化之来龙与去脉。本文正是通过台湾原住民和汉移民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民居文化、生育文化、婚姻习俗、丧葬习俗、节庆年俗等日常生活方面的考证,使我们发现了两岸源远流长的俗缘关系。

  一 、生活习俗:两岸同根而相承

  岛内无论原住民还是大陆汉移民,其服饰、饮食和民居之传统与流变,无不因两岸同根而相承。

  (一)服饰文化

  所谓“故国衣冠”,历史上常常是人们所追思怀念的。这种怀念既不是因为“故国衣冠”具有更暖和或更舒适的使用价值,也不是因为“故国衣冠”一定有更高的审美价值;而是因为它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的代表,是故国文化的具体体现。千万年间,有数不尽的人们各自携带自己的本土文化来到台湾,在这里生活、发展,从而保留了不少他们文化源头的遥远信息。从台湾居民的服装文化传统与流变来看,即具有丰富的文化史的信息。

  距今2500年前成书的《尚书》中有“岛夷卉服,厥篚织贝,厥苞桔柚,锡贡”的记载,有人认为这穿着草制的衣服,前来进贡桔子、柚子和缀有贝粒的纺织品的“岛夷”就是台湾早期居民。据公元3世纪初沈莹《临海水土志》的描述,当时台湾居民“能作细布,亦作斑纹布,刻画其内,有文章。以为饰好也”。看来当时的台湾居民喜爱有条纹的花色,也能织成细密的布匹,纺织技术已达到一定的水平。从公元7世纪初的《隋书》中关于流求国服装样式的记述看,当地的纺织水平比较高,既能利用兽皮兽毛,又有充足的麻制品来制衣帽、铠甲甚至装殓死者;同时服装设计也精巧优美,做工细致,样式不一,具有相当先进的服装文化。元代汪大渊《岛夷志略》中说:“(台湾)男子、妇人拳发,以花布为衫。”他看到的台湾居民用布制衣,衣为衫形,而且似乎无论男女,都用有花纹的布做成长衣。这种服装形态与隋代流求人垂螺缀贝、织毛斗皮、男女形制各异的绚美服饰风格颇不相同,却与三国时沈莹描绘的那部分居民的文化很接近。从明代以前的零星记载看,台湾的纺织技术和服装制作风格由于各地区居民文化源头与生活需要的不同而呈现了不同的形态。清人曾有关于“元人灭金,金人有浮海避元者,为周风飘至(台湾)”的记载,但尚缺乏有力根据。现在从台湾南部一族群的文化形态看,倒是与13世纪大陆的女真文化颇多相似之处,如社会形态上的贵族特权制度,生活习惯上日常用木碗、木勺、木盆,打猎时腰佩短刀,手执镖枪、弓箭、盾牌等等。另外,仅从服饰文化传统看,二者也有某种明显的联系。从种种文化迹象看来,台湾南部这一族群的文化与金元时期的女真文化的确具有某种传承关系。

  台湾的移民社会以农业垦殖为主,一般不事纺织。“男有耕而女无织”,是这一状况的写照。台湾移民中妇女虽不事纺织,却“以刺绣为工”,“刺绣之巧,几近苏、杭。名媛相见,竞夸女红”。她们带去了大陆先进的技术、高超的刺绣技艺,从而在台湾形成精美相竞的服装风习。由于台湾气候炎热,服装种类相对简单。一般来说,清代男子穿过膝长衣、裤,女子穿裤穿裙略同大陆。沿海渔户穿赭色布衣,农户多用单色青布、黑布;城市富绅穿用江浙绸缎,多以蓝色为长袍,黑色为马褂;妇女最重红色,吉日穿红裙;而寡妇及侧室婢妾不得穿大红衣裙,礼制一同当时大陆。移民进入台湾后,与大陆往来密切,如同一体。除了各地移民带来的当地风习之外,服饰爱好亦追大陆风尚。台湾的移民从大陆运入纺织品,又依照大陆的文化形貌调整自己的文化,在服装文化上也充分地表现出大陆文化的深刻影响,为台湾文化增添了新鲜的色彩与重要的内容。

  (二)饮食文化

  “民以食为天”。原始生产首先是为了满足人们饮食的需要,人们的食物内容、饮食方式,都可以反映出当时当地的生产状况与文化形态。

  台湾气候温热,物产富饶,濒临海洋,也少有猛兽,对于居住在岛上的为数不多的早期居民来说,这里应该是平安富足、没有什么饥寒威胁的了。这里最早的居民可以在海边拾取贝类充饥,也可以在山野的林中采集野生果实,进而从事一些简单原始的渔猎活动,便足以保证生存。距今4000年到距今3000年时,台湾西部沿海地区的贝丘中出现了制作精美的陶器,器形也十分丰富。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同期文化相比,显然受到了大陆文化的影响。公元3世纪初,台湾的生产文化已经基本形成独立发展的形态。当时的居民已能织花纹漂亮的细布,也善于狩猎和种植。这时的台湾生产具有很多先进文化的色彩,初步确立了1000多年来台湾生产文化发展格局之基本形态。公元7世纪初至公元14世纪中期的几百年间,台湾的物质生产平稳地持续着,文化面貌没有太大的变化。到17世纪初,台湾居民的物质生产大为丰富,不仅有了比较大规模的原始农业生产与狩猎,也有了小型畜牧业。这时台湾居民的食物中农产品种类比较多,动物蛋白也相对充足(但忌食禽鸟),聚饮方式、生食爱好等还与三国时期一脉相承。

  从台湾居民饮食的发展轨迹来看,台湾原住民的生产文化大致可分为几大系统,一是从早期大陆文化移植的生产文化到明代繁荣安定的农、猎、渔生产文化系统,二是从南部有食死人风俗的部落、专事抢掠的毗舍耶人族群到明代也有一些粮食储备的“剽悍”部落的社会文化系统等等。

  

  明清以来的大陆移民大多来自福建、广东。迁居台湾后,以农业垦殖为主,饮食风俗也大致一如当时的福建、广东。当时移民的主食包括五谷杂粮,以大米、糯米为主,也吃一些红薯制品。人们习惯一日三餐,或一粥二饭,或一饭二粥。常吃的糯米制品有糯米糕、糯米面做的汤圆等。红薯则先制成细丝晒干,然后或酿酒,或磨粉,或和盐蒸食,或和糖煮食。当地酒以自酿的糯米老酒为最好,村民也有用红薯酿酒,但味道较淡。移民也饮用大陆北方的高梁酒、绍兴的花雕酒。台湾人饲养耕牛,但禁食牛肉。一般宴席上以烧小猪、土产鱼翅、鸽蛋等为珍品佳肴,广东移民以猫肉款待贵客,食鱼、食猪肉则比较普遍。台湾水果资源丰富,又是蔗糖产地,所以蜜饯种类很多,颇受居民欢迎。槟榔可以消食去湿,据说有“辟瘴”之效,一般用萎叶、石灰裹食;其枝梢可以去皮切丝炒肉,被称为“半天笋”。除了故乡风味的菜肴、小吃,移民也带去了闽粤一带“食补”的习俗。比如,每逢春夏之交(半年节)、秋冬之际,总要以中药、“四神”(莲子、芡实、山药、茯苓)炖食鸡鸭或猪肚等,叫做“半年补”或“养冬”。此外,众多的岁时节日,均有着各自规定的食品,也和家乡雷同。从台湾移民饮食情况看,当时的移民社会商品经济发达,具有较高的生产水平和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

  (三)民居文化

  台湾原住民大体皆为定居族群。除阿美、卑南及雅美族外,都住在500公尺以上的山腰地带。如排湾人将屋建在山腰倾斜坡地上,入口向低坡方向;赛夏人和曹人选在山腰较平坦的地方建屋,但无一定朝向;布农人建在险峻的山腰地带,门朝低地方向开;阿美人的住屋则建在平地上,无一定朝向。除改良式的住屋以外,大多有门无窗,亦无烟囱设备,故室内阴暗潮湿,不见天日。原住民住屋中,有少数为半地下式建筑,这种住屋的形成完全出于适应当地气候和自然环境的需要,如抵御台风的袭击。原住民住屋还有一种“干栏”式建筑,数量较少,多见于阿美人的一些住屋,与祖国大陆古越族“干栏”建筑相同。从建筑材料看,原住民住屋可分为两类。一类属于竹木茅草式建筑,其屋架取材于粗竹或圆木,墙壁或将竹劈成两半,相互扣砌竖立;或用茅管竖列而成。屋顶用两片竹反扣平铺,并以茅草、桧树皮覆盖。大型的木屋建筑用方形柱,以木板为墙,房梁、房柱、房檐、房门、房壁上还作图案雕刻。此类建筑多见于排湾等族的贵族头目家。另一类属于板岩式建筑,如鲁凯人有些住屋以石片为墙,板石为瓦,地面铺石板,离地约半尺架石板床。排湾人的板岩屋尤为著名,它们以石板为柱,石片为墙,板石为瓦,床也以石板铺成。头目住屋前还竖立雕有人像或蛇身的独石,以显示其身份。这些住屋都因地制宜而造,平地的多以草木为材料,靠近山岩的多取材石板,住在海岛的则大量利用海边卵石。台湾原住民住屋具有许多原始形态,现在已逐渐发生变化。居住环境的变迁,新的建筑材料和工艺的采用,室内陈设的变化,已使传统的原始性建筑艺术和居住方式同现代文明产生了新的交融和变异。

  台湾移民民居大多按移民家乡的传统建筑形式来建造。城市之中,大多建造瓦屋,用砖垒墙,比邻而居。因为岛内常有地震和台风,所以屋不太高,门不太宽,但栋梁坚固,可以历百年而不易损坏。架屋的杉木取自福建故乡,砖瓦来自漳泉。由于福建沿海农产品不足,粮食多赖船只从台湾运来;倘若空舱而回,船行不安全,遂用砖瓦木材压船底,从而为岛内建屋提供了物美价廉的建材。岛内富厚之家,一般为一厅四房;少数富户,居室之外,又有花园,工匠材料及图样,都来自大陆。至于乡村民居,虽是土角围墙,稻草屋顶,倒也冬暖夏凉,和大陆农村相仿。

  台湾民居的造型,大多承袭闽南漳泉的形态,属于中国住宅建筑的支流。早期民居构造既窄又矮,这与当时先民的经济条件和建材匮乏有关。随着移民开发的进步,民居的条件也得以改善。岛内民居最基本的形式,有长方条的一字形、三开间或五开间,然后衍生为三合院式、五合院式;也有采一颗印式(中有天井),或离散式的布局。不论何种形式,都要求平衡、对称、有安全感,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基本形式。屋顶的脊,有直线的,称马背形;也有弯曲的,称燕尾形。在福建,一般民众只能用马背形的,官衙、神庙以及官绅住宅则多用燕尾形的。这种结构及习俗传到台湾后,在南部基本保存了这样的传统;在北部则有所变异;特别是台北市和台北县,民居屋脊也大多用燕尾形。由于台湾正跨北回归线,属亚热带,地形狭长,山峦起伏,其走向与纬度差不多垂直,因风向不同,房屋的朝向,也与大陆北方传统的坐北朝南不同,特别注重防台风防地震。夏季天气炎热,常多阵雨,如风大的地区(澎湖、新竹等),屋顶就盖得低,倾斜度也小;雨水多的地区(台北、基隆等),屋顶倾斜度就比较大,以便于排水。另外街市店面前,往往有五尺到一丈宽的走廊,叫做“亭仔脚”,可以躲避烈日骤雨,以利行人,和广东骑楼的作用完全相同。台湾明清时代的民居形式,在现今西部沿海平原,也不难看到。因为居民多来自闽粤,居室建筑形式也多脱胎于闽粤,包括室内格局和布置陈设,也和闽粤一样,给人一看便有一种闽粤建筑的风格。近代以来,台湾同大陆一样,在城市住宅建筑方面,多采用火柴盒式的新型式样,但在农村每每可见采用传统的建筑法。这与其说是怀旧,不如说是怀根念祖。(未完待续)

相关新闻

天下黄埔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