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黄埔军校同学会  >  2009年第一期  > 正文

为社会再作一点贡献 用余生再添一份光热

日期:2009-02-06 15:31 来源:黄埔杂志 作者:杨治芳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记黄埔军校同学会先进会员吴纯青

  

  杨治芳

  

  1949年11月,吴纯青毕业于黄埔军校二十三期,同年12月25日随全校师生起义,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西南军政大学川西分校学习。1950年9月毕业留校政治部宣教科工作。1952年6月调阿坝藏族自治州荗县军分区独立二营四连任文化教员。曾参加雪山草地黑水前线剿匪,荣立独立二营一等功一次、黑水前线指挥部二等功一次。1954年转业至阿坝银行工作,1958年因风湿病加重回重庆开县供电公司工作,至1982年退休。

  一

  1990年,重庆市黄埔军校同学会开县联络组正式成立,大家一致推荐吴纯青担任组长。从此,吴纯青便辞掉“二野军大开县校史研究会”、“开县中学同学会”的联络、办刊工作,专心致志地做好黄埔联络组工作和办好开县《黄埔通讯》。光阴易逝催人老,不经意间,十多年已然过去,联络组从成立时的13名同学到如今的4名同学,均年老多病,工作重担便落在了吴纯青肩上。十多年来,开县联络组在县委统战部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充分发挥黄埔优势,广泛宣传党的爱国统一战线思想,每年春节和“七·七”、“九·一八”等纪念日,联络组都要举行座谈会。一些重大纪念活动,应邀出席纪念活动的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县委统战部领导,各群众团体、社会知名人士多达上千人。

  吴纯青同学为举行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黄埔军校建校80周年、81周年纪念座谈会,欣然奉献出了7000多元的个人积蓄。

  吴纯青同学不顾高龄、病痛,热情忘我的多年付出,感动了周围的人,也得到了当地领导及各界人士的极大支持。黄埔军校建校80周年校庆纪念活动,只有4位同学的开县联络组得到了214位当地各部门领导及各界人士的慷慨解囊,捐赠2500元,并应邀参加了校庆纪念大会。

  十多年来,吴纯青同学笔耕不辍,自写自选自编创办了内容丰富、文辞严谨的《开县黄埔通讯》,迄今已编排出版86期,并以此为纽带同国内12个省、市黄埔军校同学会、40多个县市联络组及统战部门进行联络和交流,向这些组织的刊物投稿200余篇,大部分都得到了采用,还获得相当好评。他撰写的《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和《抗日阵亡将士王润波团长事迹》等多篇文章先后在《黄埔》杂志上刊发,这些意义深远的工作使老人自己也深受鼓舞,继而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联络组工作中去。

  二

   吴纯青同学不仅热心黄埔事业,同时没有忘记对下一代的关心和教育。1982年,吴纯青修整了自己的住房将仅有的两间陋室让出一间设置读书室,自费订购报刊15种,并翻译了他保存的20多种英语小故事,办起了“大众阅报栏”,让小学生和老人们来读书看报。1996年,他将报刊挂到了巷道的墙壁上,方便更多人阅读,有时还给阅读者作讲解,他给小学生们讲人生、讲道德、讲中外的爱国故事。小巷成了“文化角”,小学生喜欢去报栏下做作业,中学生常去报栏查资料,吴纯青不时给他们释疑解惑,还给几位中学生补习英语。如此一来,一传十、十传百,阅报栏的读者从少到多,每天有30余人前往阅读,一年约有1万余人次在那里分享免费的精神食粮。同时,老人的行动也感动了许多人,十多位好心人,主动向报栏捐赠报刊、杂志、书籍20余种,不宽的居室俨然成了个小图书馆。由他设置管理的“大众阅报栏”已经历了26个春夏秋冬,阅览报刊已从创办时的20种达到如今的60多种。

   1987年,老两口腾出一间30多平方米的大屋,开办了收费低廉,不放寒暑假的“芳园托幼班”,深受孩子家长们的欢迎,至1994年停办为止,7年间共启蒙教育1500多名儿童,其中有的孩子已毕业或就读于上海复旦大学、北京农业学院等国家重点大学,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才。

  三

  “位卑未敢忘忧国”。吴纯青自1982年退休后,仅靠微薄的退休金生活,经济十分拮据,但老人没有忘记家乡的建设和发展,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公益事业活动,以自己的方式为家乡建设做着贡献。

  1995年至2001年,他利用自身优势举办了十余次各种美术画展、摄影展等,参观人数达13000余人次,极大地丰富了当地的社会文化生活。在手头经济稍有宽余后,老人并没有用于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反而用这些收入写文章、买资料推荐给当地的中小学,宣传爱国主义、公民道德。老人成了远近周知的名人,当地电视台以《开县普通人》为题将他的事迹播放了一周。

  2005年是开县籍黄埔学长、国共两方先后追认的抗日烈士王润波百年诞辰,为弘扬抗日爱国的民族精神,隆重纪念王润波百年诞辰,吴纯青四处奔忙,筹组纪念活动,并将自己近十年时间收集的有关王润波烈士的大量珍贵史料自费编辑成册,印制300多本,分送当地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及统战部等部门和一些省市的黄埔军校同学会,以及烈士后人、回开县探亲的各地黄埔同学,广为宣传抗日爱国的民族精神,收到良好反映。同年4月27日,在县委召开的纪念王润波烈士诞辰100周年各界人士座谈会上,吴纯青再次提出进一步收集王润波烈士的遗物、资料,专门设置展览室和尽快复建王润波烈士纪念碑的建议。在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王润波烈士纪念碑复建工程已于2005年8月竣工完成。

  吴纯青在与兄弟省市黄埔军校同学会和二野军大校友多年的联系交往中,搜集保存了记载反映刘伯承元帅革命经历的珍贵史料共74件,2005年12月4日刘伯承元帅诞辰113周年之际,全部赠送给了刘伯承元帅纪念馆,媒体报道这一消息后,在当地一时传为美谈。

  吴纯青还广泛参与国内老龄刊物、老龄学研究的各种活动,自1995年以来的十多年里,在各级报刊上发表了100余篇文章、诗词和论文。其中撰写有关老龄问题的7篇文章发表后,应北京中国老年学会的邀请在北京、厦门、桂林、济南、重庆等地组织的研讨会上进行了交流。入选开县老龄工作委员会、重庆市老年学学会开县研究组编辑出刊的《老年学论文集》优秀论文3篇,并获得市县优秀论文证书及奖金。

  有人问吴纯青:“你这么大年纪了,还一天到晚忙活,到底为了啥?”老人坦然的答道:“为党再尽一点义务,为社会再作一点贡献,为子孙再留一点怀念,为自己再少一点遗憾,用余生再添一份光热。”●

相关新闻

天下黄埔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