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黄埔军校同学会  >  2009年第二期  > 正文

两岸黄埔老兵重获联系的佳事

日期:2009-03-02 15:11 来源:黄埔杂志 作者:杜恒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杜恒

 

  我的父亲尤广才年近90。最近,他的喜事接踵而来,先是晏欢先生从潘裕昆将军珍藏的照片中发现了我父母亲的结婚照片,接着潘将军的女婿晏伟权先生又从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发现了我父亲在缅甸西保战役的立功受奖战报,更令人激动的是近期又联系到了父亲在台湾的黄埔军校十六期同学曹英哲老先生。
  去年11月中旬,父亲应邀参加了由香港警务司香港警察中国武术会长、新一军后人蔡建祥先生总策划,由海岸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组织操办的“抗日远征军追忆行”活动。在这次活动中他们参观了滇西抗战博物馆,原腾冲文物馆馆长毕世铣先生向同行的晏伟权先生赠送了台湾老兵曹英哲老先生写的《雪泥鸿爪——老兵忆旧》一书。由于此次活动时间安排很紧,晏伟权先生当时并没有看这本书。晏伟权先生和其儿子晏欢回到家后,仔细看了书中的叙述,得知曹英哲老先生竟是我父亲的黄埔同期同学,还是在新一军的生死战友,他在这本书中三次提到我父亲。晏家父子第二天便打电话联系到台湾的曹英哲老先生,并从中牵线使我父亲与曹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当两位生死老战友在耄耋之年隔着海峡通电话时,我感叹时光的荏苒、世事的沧桑,我仿佛看到了两位黄昏老人的眼中一起闪动着激动的泪花。
  元旦前,父亲陆续收到了曹英哲老先生的书作《雪泥鸿爪》、信和贺卡。我也迫不及待地读完了曹先生的大作,从书中了解到曹先生不仅是久经沙场的军人,还是个学识渊博的儒者,他曾获得美国陆军指挥参谋学院毕业文凭,也曾从台湾私立东海大学史研所硕士班毕业。曹先生除《雪泥鸿爪》外,还著有《抗战名将叶佩高将军》一书。他在《雪泥鸿爪》书中回忆年轻时的峥嵘岁月,父亲尤广才当时为第一排长是山东籍,第三排排长扈天增是河南人,曹先生本人是第二排长,是河北人。他们三人,真是“冀、鲁、豫”不分家,三位排长都身高在170公分以上,满面红光,洋溢着无限的青春的活力。曹先生又叙述他们抗战八年零三十七天,终于在血泪汗水中迎来了胜利。别离两年后在南宁城又见到了调入新一军五十师特务连的父亲,书中描写父亲“依旧红光满面,姿美步健像条山东好汉,只是随同部队出关之后,是生是死迄今消息全无……”
  海峡两岸的同窗老战友在一个甲子轮回后,在上天的安排下他们又联系上了。曹英哲老先生给父亲的信中说:“你那一勾一画、毫不马虎的作风,表现在你业已90高龄的今天,我真的高兴极了,这是60多年来相隔、日思夜想的桃源兄弟来的信,怎能不疯狂似地兴奋呢!人生总是起起伏伏,难得平安,我们总算熬过来了,过去的让他过去吧,黄昏余年,尽情的享受吧!”
  父亲在回信中说:“寄来《雪泥鸿爪》欣喜至极,对我就如一部稀有珍本,爱不释手,一连两天概略读完,还想再次精读,回味我们同生死共患难的那个非常时代——外敌侵略,内战频仍,国破家亡,人民痛苦,咎由何取?令人三思也!我俩虽已跨进90岁门槛,但仍怀老骥伏枥之志,期望为两岸和平统一大业添助一把力量。”
  看着两位老人的信件,聆听着胡锦涛主席元旦前发表的重要讲话,我想两岸关系走到今天真是来之不易,只要两岸同胞细心呵护和齐心开拓,中华民族大团圆和腾飞的那一天终将到来。●

相关新闻

天下黄埔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