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黄埔老人的贴心人张淑菊
姚惠珍
张淑菊,原兰州市七里河区委副书记,现任兰州市妇联主席,被黄埔老人们亲切地称为“贴心人”。省黄埔军校同学会也授予她“黄埔贴心人”称号。
当笔者问及她为何能十一年如一日关爱、资助黄埔老人时,张淑菊深情地说:“以前与黄埔老人接触较少,了解不多,随着与王进华老人联系的增多,加之通过参加七里河区黄埔联络组组织的各种活动和阅读老人们自编发行的小刊物之后,逐渐对这样一支特殊的老人群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黄埔老人组织纪律性极强。虽然年纪大了,但他们始终保持着军人的优良作风。无论是区委、区政府开会,还是联络组活动,总能看到白发苍苍、穿戴整齐、提前到会的黄埔老人们。尤其是几位同学在行动不便的情况下,由亲属推着轮椅坚持学习,会上还踊跃发言,那认真劲,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张淑菊深有感触地说:“黄埔老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由于历史原因,生活状况不尽如人意,有些甚至很困难。许多老人的儿女因受牵连,在那特殊的年代遭受歧视,至今没有工作或工作不理想。但他们从未有怨言,从不给政府添麻烦,默默地做着自己该做的事。他们真心实意、满腔热情、力所能及地为祖国的统一事业和七里河区经济社会发展所作的一切,都深深打动着我、感染着我。我虽然工作几次变动,但始终舍不下对老人们的牵挂,有机会总想与他们见见面、说说话,牵挂之心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日俱增,我也为能帮助他们深感欣慰。”
从《甘肃黄埔》刊物中得知七里河区联络组的老人们自己撰稿、审稿、编排、刻蜡版、自筹资金印刷发行《黄埔情》小刊物的事迹后,张淑菊感受颇深。她知道黄埔同学大多收入不高,就主动给王进华老人写信,愿每年为《黄埔情》的发行资助200元。更难能可贵的是,这项资助不仅没有因她的工作变动而间断,资助金额反而逐年增加,截止目前共资助4000余元。在张淑菊的大力支持和鼓舞下,《黄埔情》刊物质量大为提高,由刻蜡版油印改为铅印,发行数量增了三倍,发行范围由省内扩大到海内外。台湾、海外等地的黄埔同学对此刊的反馈也不错。
张淑菊无论工作忙闲,对生病住院和家住农村的困难黄埔同学都坚持看望慰问。在一次看望慰问七里河区城郊6位黄埔老人时,参加过中条山战役的黄埔老兵介庆昌的儿子含着泪说:“我们这个家过去受人歧视,在村上抬不起头。现今,区领导亲自登门探视慰问,精神鼓励实难言表。我们后代只有孝养父母、干好自己的工作来报答党恩。” 就在她调离区委后,只要得知哪位老人有病或去世,都亲自前往家中看望、吊唁。多年来,张淑菊坚持资助慰问黄埔同学,参加黄埔同学的祝寿活动并赠送寿糕礼品祝贺,还为已故的两位黄埔同学协商解决万余元医药费报销问题。
从张淑菊娓娓道出的话语和身体力行中,我深深体会到,一个人的思想达不到一定境界,没有心系群众、情牵群众的情怀,并把这种情怀融化到血液之中、心灵深处,使之成为自己的工作方式,就不会对弱势黄埔老人有这样的牵挂和关爱。●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