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黄埔军校同学会  >  2009年增刊  > 正文

发挥“五缘”优势 推动会务活动

日期:2009-06-22 11:10 来源:《黄埔杂志》 作者:福建省黄埔军校同学会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福建省黄埔军校同学会24年回顾

福建省黄埔军校同学会

一、福建省黄埔军校同学会的成立

  1985年3月,“上海黄埔军校同学会”(含上海市、福建省、浙江省)成立。1985年11月,“上海黄埔军校同学会福建组”成立。1987年1月,“上海黄埔军校同学会福建组”更名为“上海黄埔军校同学会福建省分会”。1989年7月,“上海黄埔军校同学会福建省分会” 更名为“福建省黄埔军校同学会”。

  1987年7月,“上海黄埔军校同学会福建省分会”在福州市召开第一次会员代表会议,参加会议的代表有30人,选举产生了由17位理事组成的第一届理事会;2000年9月在福州市召开第二次会员代表会议,参加会议的代表有40人,选举产生了由20位理事组成的第二届理事会;2005年12月,在福州市召开第三次会员代表会议,参加会议的代表有35人,选举产生了由18位理事组成的第三届理事会。

  24年来,福建省入会会员总人数为972人,现健在会员为175人。

二、福建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建会以来的主要活动

  1、注重政治理论学习,加强思想建设

  把会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始终放在首位,是我会团结教育会员的重要工作。通过学习,不断提高我省广大黄埔同学政治思想理论素质和政策水平;通过学习,使广大黄埔同学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坚定信心、乐于奉献,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积极贡献力量。

  (1)成立省黄埔军校同学会政治学习中心组。1987年2月,由在榕的理事以及骨干同学和机关工作人员组成省黄埔军校同学会政治学习中心组。学习的主要内容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江泽民同志关于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胡锦涛同志关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六点意见以及党中央重要文件和对台方针政策;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报告;全国“两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统战部长会议精神、胡锦涛同志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及我省海峡西岸“两个先行区”建设战略部署等等。坚持自学和定期集中交流学习相结合的原则,主要采取座谈会、形势报告会、研讨会、读书班、走访参观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方式。

  (2)组织全省会员学习。举办各种类型的读书班,编发学习简讯,购买学习资料以及印发和转发有关学习文件和材料,下发给全省各设区市黄埔同学会、联络组,以利于推动各区市同学会学习工作的开展。

  (3)重视机关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学习。我会机关工作人员不但积极参与省直统战系统组织的各种政治理论、业务学习,同时把机关工作人员送到各级党校进行培训和参加各种培训班学习,不断提高各方面的素质。同时,我会结合工作实际,在省社会主义学院举办了由机关工作人员、各区市委统战部负责联系黄埔同学工作的同志和黄埔亲属后代骨干人员组成的“黄埔同学会工作人员暨黄埔同学亲属后代培训班”。通过培训学习,使大家对国情、社情、省情、台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统战工作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从而为各项会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思想保障,为履行工作职能打下基础。

  2、发挥地域优势,广泛开展联络交流活动

  “发扬黄埔精神,联络同学感情,促进祖国统一,致力振兴中华”是黄埔军校同学会为之努力奋斗的宗旨。闽台只有一水之隔,我会充分利用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法缘久的闽台“五缘”优势,广交深交海内外朋友,将同学感情的联络建立在祖国统一共同心愿的基础上。

  (1)聘请闽籍在台湾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黄埔同学为我会顾问。2000年9月,在我会召开第二次会员代表会议上,聘请了连行健、叶昌焴、杨廷伦、潘敦荣4位在台的闽籍黄埔同学为我会顾问。不仅加深了海峡两岸同学的情谊,增进了共识,融洽了感情,扩大了我们的政治影响,而且为我会从多方面、多层次与台湾黄埔同学的接触联系和广泛交流建立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和网络。

  (2)坚持多渠道、多层次加强联谊。通过赴台探亲访友和书信往来、电话联系与港、澳、台以及海外黄埔同学和他们的亲友交流联系。据不完全统计,全省会员接触来自台、港、澳地区和美国、加拿大、西班牙、日本、新加坡、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缅甸等国家的校友、亲朋就达近5000余人次。其中,有曾在台湾任地方军政要职、已退役的将级校友20余人,企业界有一定经济实力的黄埔同学及亲友后代20余人,以及在社会上和科技界有影响的知名人士近40人。平均每年寄出书信贺卡千余件。

  (3)热情做好来闽的黄埔同学、亲友及有社会影响的人士的接待工作。多年来,我会先后接待了较有影响的“台湾台中区工商考察团”、“台湾黄埔将军大陆参访团”、“台湾陆军官校校友会大陆参访团”、“台湾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大陆参访团”以及“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桃园分会将校金、厦参访团”等有关团体10多批次,有代表性和社会影响的人士近500多人次。

  (4)邀请回闽探亲、旅游、经商的在台同学参加我会组织的纪念会、座谈会、报告会和庆祝会,加强联谊。

  3、发挥自身优势,为经济建设和公益事业服务

  据统计,我省黄埔同学中历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有87人。他们积极参政议政,反映社情民意,为当地经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建言献策,充分发挥和利用黄埔同学的自身优势,为招商引资搭桥牵线,在广交海内外校友的基础上,努力为我省的经济建设和公益事业做贡献。

  (1)改革开放初期,我会第一批创办了实体经济“洪山温灸厂”、“福建华埔实业公司”。不仅为我会开展工作提供经济上的补充,而且也成为我会对外联络的窗口。

  (2)改革开放以来,我省黄埔同学直接引进和参与促成并具有一定规模的项目有:厦门感光材料有限公司技术设备、上杭建南棉纺厂、凯歌(厦门)高尔夫球俱乐部、福州登云高尔夫乡村俱乐部、冠旺(福建)化纤有限公司、福州大统钟表有限公司、漳州九龙房地产有限公司、厦门华侨新村、马兰直销商贸有限公司等,累计引进境外资金超过15亿元人民币。特别是1989年政治风波过后,面对当时的国内外形势,凯歌(厦门)高尔夫球俱乐部董事长陈凯同学(在台黄埔十七期同学)进一步积极增资,兴建企业,受到了江泽民、王兆国等中央领导人的接见。

  (3)台、港、澳地区和旅居海外的黄埔同学和亲属满怀回报桑梓之情,在家乡先后捐资兴办多项教育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我会第一任会长林梦飞之子林华国先生捐款600万元人民币,资助我省教育事业,兴建厦门双十中学“梦飞图书馆”;在台黄埔同学林枢和女儿林慧女士捐款380万元人民币兴建漳州图书馆“林枢楼”;旅居印尼的黄埔同学陈启明之子陈炳琪捐款160万元人民币建“启明教学楼”;在台同学陈凯捐资100万元人民币设立“陈凯教育奖助基金”;在台同学杨育元捐资300万新台币设立“杨育元奖学金”等。据统计,捐资总额达1450万元人民币以上。

  (4)发扬互助精神,救灾济困献爱心。我省黄埔同学把救灾济困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1998年,长江、闽江流域和东北特大洪灾的发生,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的发生,都牵动着全省黄埔同学的心,大家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美德,慷慨解囊。会领导带头捐献。王强会长通过致公党、老干局、侨联多方捐赠款物;郑义光副会长将其女儿为其祝寿的5000元捐献给灾区;侨居菲律宾的同学李延平千里迢迢汇来500元救灾款;生活在山区、农村无固定收入的同学省下生活费捐出10元、20元……,王济弱顾问捐款1万元作为扶困基金,许周民副会长坚持数年资助5个贫困生完成小学到初中的学业,陈超云理事亲自为山区黄埔后代送上学费……充分地体现了黄埔同学和亲属后代对国家的赤诚之心,对社会的无私奉献。

  4、重视宣传工作,扩大社会影响

  弘扬黄埔精神、宣传黄埔同学会的工作,扩大社会知名度。我会始终把宣传教育工作作为日常会务工作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邀请省台办及有关专家学者做台海形势报告,宣传党和政府的对台方针政策;组织会员参观闽江水口电站、冰心文学馆、郑和纪念馆,参加“长乐国际机场首航式庆典”、“省统一战线喜迎党的十七大书画摄影展”,协办“首届海峡百姓论坛暨闽台族谱展”等活动,通过让黄埔会员积极参与这些活动,从中了解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好形势,同时也让社会进一步了解黄埔同学会。

  (2)办好对外宣传的窗口——《福建黄埔》。20多年来,我会编辑出版《福建黄埔》会刊共83期,发行了40000多册,编辑特刊专辑4000多册,编辑各种书籍资料13种近千册,有力地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和报导我省会务工作动态,使广大的会员们深受启发和教育。

  (3)重视和扩大宣传教育面。我们把黄埔同学的亲友后代以及有关人员也纳入到宣传教育范围,向他们赠阅《黄埔》、《福建黄埔》,让更多的黄埔亲属后代和有关人员能了解黄埔事业,靠近黄埔同学会组织;有条件的聘请黄埔二代任副秘书长,协助处理日常会务工作。同时还把《黄埔》、《福建黄埔》等有关刊物书籍赠送给省图书馆,以供更多的读者阅览,提高我会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扩大宣传面。

  (4)利用开展各种重大活动的契机,编辑出版专刊专栏,供会员们学习阅览;及时将开展各项活动的信息和图片资料向有关部门推荐上报;聘请热心黄埔事业和工作、有一定写作水平的黄埔亲属后代及有关人员为我会通讯员。据不完全统计,我会会员在全国、省、市有关报刊和书刊上发表的文章近百篇。

  (5)有意识地与有关媒体联系,积极配合中央电视台、中央广播电台、省电视台、海峡之声广播电台、福建日报、福州晚报、福州电视台、海峡都市报等有关记者挖掘题材,采访和拍摄有关黄埔同学曾参加、见证的重大事件以及个人的有关经历,搜集相关资料,制作专题节目,扩大黄埔同学会及黄埔同学在社会上的影响。

  (6)宣传表彰先进,树立榜样。2004年6月在黄埔军校建校80周年纪念大会上,我会进行了先进会员、先进集体、先进亲属后代的表彰,有21名黄埔同学、3个先进集体、6位黄埔亲属后代受到了表彰。通过宣传表彰,极大地激发了广大黄埔会员及亲属后代的爱国热情,使他们能以更加高昂的热情投身于促进祖国完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

  5、深入基层调研,为黄埔同学排忧解难

  开展调研工作,征求会员对会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深入基层,到黄埔会员家中,同黄埔同学促膝谈心,了解他们情况,是我会历年重点工作之一。 

  (1)开展调研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1993年,杨立副会长带领机关同志深入到南平大洲贮木场调研,了解国企生产经营情况,为争取引进资金,帮助企业改革献计献策。

  (2)深入基层,促进同学会建设。2000年11月,王强会长、许周民副会长带领机关同志到经济较发达地区泉州市和革命老区龙岩市进行调研,了解基层黄埔同学开展活动的情况,并与当地有关部门联系协调,帮助基层黄埔同学会解决办公场所、活动室和经费问题。

  (3)积极争取提高黄埔同学生活水平。我会通过调查摸底,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黄埔同学生活困难问题。经过努力,1998年8月,省委统战部、省财政厅、省民政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妥善解决部分黄埔军校同学生活困难的通知》,各设区市有关部门非常重视,有的地方把生活困难的黄埔同学都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根据当地财政情况,分别给予80元-320元/月的资助。这些举措在兄弟省会和海内外黄埔同学亲友中引起很大反响。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有关文件精神,2006年3月至2007年8月,我会机关在省委统战部的直接指导下,组织专项调研组,走访了全省9个设区市,38个县(区),42个镇(乡),39个村。对全省当时健在的240多位黄埔同学的生活现状进行全面深入了解,实地察看黄埔同学生活情况,为我会进一步提出解决黄埔老人生活困难问题,取得了第一手真实的材料。为此,我会向省委、省政府呈送《关于为我省生活困难黄埔老人设立助贫济困专项资金的报告》。这份报告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省委统战部、省财政厅联合下达了《关于下达全省黄埔老人助贫济困专项资金的通知》。根据通知精神,从2008年起,每位健在的黄埔同学可领取1200元—3000元/年的生活补贴和补助。我省黄埔同学的总体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黄埔同学们对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爱表示衷心的感谢。

  (4)总结经验,积极撰写调研文章。我会撰写的《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优势,做好台湾人民工作》一文,被中国统一战线研究会、两岸关系理论福建研究基地编撰的课题调研论文收集;《凝聚黄埔同学及其亲属后代的力量  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做贡献》一文被收入到我省统战调研文稿汇编中;《发挥黄埔组织独特优势  促进两岸和平发展进程》获得省委统战部优秀论文奖。

  6、加强机关建设,努力使工作再上新台阶

  20多年来,我会机关在省委统战部和理事会的直接领导下,不断加强思想、组织建设。在办公条件方面也有很大的改善。成立初期,办公地点设在省社会主义学院,之后的几年,几经搬迁和租用办公地点。2005年12 月,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下,我会与民主党派同时迁入新址“同心楼”办公。新办公大楼人均面积为60多平方米,配套办公家具10多万元。工作人员不仅配备了新的办公桌椅、电脑、电话,而且添置了复印机、照相机、摄影机、传真机等设备。省同学会成立后,省政府调拨一辆办公用小轿车,以后又两次更新。今年,省政府又给我会调拨了一部商务车。目前,我会机关共有6名专职在编人员,已建立了机关党支部和工会组织。大家不断加强学习,增强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工作班子积极挖掘资源,努力推进各项会务活动,积极做好关心照顾黄埔老人的“两个服务”工作,深得各方赞扬。2005年我会被福建省民政厅评为全省民间先进组织。

相关新闻

天下黄埔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