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黄埔军校同学会  >  2009年第四期  > 正文

蓦然回首:两岸交流二十年(十)

日期:2009-07-14 08:56 来源:《黄埔杂志》 作者:李立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李立

 

  辜振甫大陆行

  如果说“千岛湖事件”是偶发的,对两岸关系的影响也是暂时的;那么随后发生的李登辉访美,则是李登辉蓄谋已久的,严重恶化了两岸关系,使台海一度出现了危机。此后,两岸关系僵持了3年之久。不过,由于海协会邀请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来大陆参访,两岸关系又开始出现松动的迹象;而随之中断的海协会、海基会“两会”之间的联系与商谈,也有了恢复的契机。

  初抵上海,辜振甫感触至深

  1998年9月14日下午3时45分,海基会参访团一行所乘坐的MU523航班,徐徐降落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虽然经过数小时的旅途,但辜振甫和夫人辜严倬云的脸上却没有显出倦意。作为台湾方面授权的民间团体的最高领导人,辜振甫是第一次踏上祖国大陆的土地。然而,作为辜振甫个人,则是53年后的旧地重游;岁月流逝,让他感触至深。

  海协会常务副会长唐树备和夫人梁文凤、副秘书长李亚飞等人在机场迎接辜振甫一行。

  辜振甫夫妇率领的海基会参访团12人,其中包括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许惠祐、“国统会”委员康宁祥、国民党“大陆工作委员会”主任张荣恭等。随行的还有辜振甫的夫人辜严倬云、女儿辜怀群、儿子辜启允等。乘上专车,参访团一行向他们所下榻的驻地——上海波特曼酒店驶去。

  从机场到上海市内,一条条新起的高架桥、一座座已经盖好的和正要筑就的高楼大厦从车窗两旁频频掠过,辜振甫夫妇目不转睛地观望着窗外。当轿车开到静安寺的时候,夫妇两人显得十分激动,辜夫人说,她的心怦怦直跳,他们20多岁时曾在这一带居住,没想到一晃竟过了半个多世纪!

  下午5点,辜振甫在海基会秘书长许惠祐的陪同下,来到海基会设在波特曼酒店三楼的新闻中心,向在这里等候多时的中外记者发表了到上海后的第一次讲话。辜振甫说:“在这里看到许多老朋友,感到很温馨;一路上见到上海市今天的荣景并了解到两岸经贸现在的旺盛,十分高兴。”他谈到此行的目的及希望时说:本人希望两岸都能尝试从更宽广的角度看问题,在建设性的对话中,找寻开展两岸关系的正确做法。

  辜振甫还回答了记者们的提问。辜振甫虽已81岁,但思维聪敏,谈吐风趣。可能是由于麦克风效果不好,在场的很多人听不清他的讲话。有人高声喊道:“请辜振甫声音大一点。”辜振甫笑着解释说:“我唱戏的时候声音还是蛮大的。”引起场上一片笑声。有记者问:“请问辜先生这次和汪先生会面,与1993年‘汪辜会谈’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什么?”辜振甫回答说:“最大的不同,是这次会面没有在‘第三国’,也就是说,在自己的地方谈,解决自己的问题。”

  和平饭店和平厅,汪辜二老再见面

  上海的和平饭店是一座欧洲宫廷式建筑,古色古香,充满典雅的气氛。汪道涵会长和夫人孙维聪在八楼电梯迎候辜振甫和夫人。汪道涵满面红光,笑容可掬;辜振甫精神矍铄,风度儒雅。当两位老先生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的时候,在场的几百只镁光灯频频闪烁,照相机快门声响成一片。此情此景使人们想起5年前新加坡汪辜二老先生的第一次握手,场面虽相似,但时光却已飞转:汪辜两位老先生从七旬老人到了年过八旬,而在此期间,两岸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

  汪道涵热情地欢迎辜振甫率海基会参访团来访。他说道:“自1993年新加坡‘汪辜会谈’以来,我和辜先生已经5年没有见面了。辜先生率贵会各位来祖国大陆参访,是两会共同努力的结果。作为两会安排的交流活动,辜先生和各位先生来访,可以促进两会的相互了解,推动两会的交流和沟通。我也愿就此机会,与辜先生及各位就双方共同关心或各自关心的问题广泛交换意见。”

  汪道涵会长还就两会应尽快开展对话包括政治性对话、两会应继续保持交流与接触、关于一个中国原则的涵义问题及结束敌对状态、实现直接“三通”等问题发表了意见和看法。

  辜振甫也就一些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从汪辜二老首次谈话中可以看出,双方在统一问题的立场上有很大的差别。祖国大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而台湾方面则强调“分裂、分治”是现状;对于大陆方面所提的“政治对话”,台湾方面用了“建设性对话”的提法。

  此次会见,双方的意见虽有不同,但各自“知无不言”,谈话是在平静和坦率的气氛中进行的。

  随后,海协会常务副会长唐树备与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许惠祐,分别在记者吹风会上介绍了汪辜会晤的情况。许惠祐说,双方是“在平静的气氛中坦率地交换了意见”。唐树备称,双方是“在平静的气氛中就一系列政治问题坦率地交换了意见。”

  汪辜达成四点共识,汪道涵欣然应邀访台

    10月15日下午,汪道涵会长与辜振甫董事长在上海新锦江大酒店4楼的白玉兰厅再度会晤。这场会晤被称为“茶叙式”“分组座谈”。大厅内摆放4张圆桌,清一色中式桌椅、中式茶道。汪道涵夫妇与辜振甫夫妇围坐在居中的一张圆桌,边品茗边叙谈;唐树备、许惠祐及两会相关人员则搭配围坐在另外的3张圆桌。

  唐树备与许惠祐在随后召开的记者吹风会上均表示,此次会晤,“双方无拘束地交换了意见”,并达成四点共识:

  一、两会决定进行包括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对话,由两会负责人具体协商做出安排。

  二、进一步加强两会间的交流,包括两会负责人等多层次的互访。

  三、涉及两岸同胞生命财产安全的事件,两会将加强个案协助,相互委托。

  四、辜振甫邀请汪道涵会长访问台湾。汪道涵对此表示感谢,愿意在适当的时候到台湾访问,加深了解。

  敏感的记者注意到,在此次吹风会上,唐树备与许惠祐两人均面带笑容,双方发言都着重共识的一面而不刻意强调歧见的一面,两人的语气也都显得平和、亲切,唐树备甚至还几次用了“惠祐”的称呼。有感于四点共识的达成及现场气氛的融洽,不少记者用“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等词句来形容此次会晤。在现场采访的中外记者都敏锐地意识到,四点共识是一项具有指标性的重要成果,必将开启两岸良性互动新阶段。

    台湾《联合报》记者何振忠认为,双方达成四点共识是“大的突破”。双方面对面以最坦率、最直接的沟通方式来谈,而不是“隔空喊话”,这样有助于彼此了解、表明歧见、寻找共识。所以要加强对话,交流和对话千万不能中断,相信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个具有正面意义的方向。

    台湾《中国时报》记者王铭义说:此次两会领导人的会晤,应当是具有“建设性的政治对话”。双方有共识,也存在重大歧见,但有歧见不是问题,有诚意、有能力来解决问题,才是两会或两岸追求的方向。加强对话,才能化解双方的误判和对立,“两岸关系应当往前走”。

    “无论如何,总算是来到了北京”

    16日中午,辜振甫夫妇一行乘机离开上海,于下午2时48分飞抵北京,开始了第二阶段的参访、会晤活动。55年前,辜振甫也曾到过北京。经过两岸几十年来的风风雨雨,如今再访北京,辜振甫感慨万千。他在下榻的北京香格里拉大饭店,用感叹的语气对记者表示,“无论如何,总算是来到了北京!”如果说在上海的参访,让辜振甫更多地了解了大陆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成果,那么在北京的参访,则让辜振甫更深地体认到中华文化的底蕴。

  秋天的香山,格外妩媚妖娆;坐落在群山怀抱、苍翠掩映之中的碧云寺,一派幽静肃穆。17日上午,辜振甫夫妇一行特意来到碧云寺拜谒孙中山纪念堂,在中山先生雕像前敬献了花篮。

  离开香山,辜振甫一行来到著名学府北京大学参观访问,受到了北大师生的热烈欢迎。在北大首任校长严复的铜像前,辜振甫夫妇献花鞠躬。身为严复的孙女,辜严倬云女士显得很激动,她对记者说,自己虽不是北大的学生,但来到北大就像回到了母校一样亲切。她相信先祖父的学术思想会在北大传播延续下去。辜振甫夫妇还饶有兴致地参观了北大图书馆及未名湖等景点。北大校方向台湾来的贵宾赠送了《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历代金石拓本精华》,辜夫人也回赠了一套20册的《严复全集》。辜振甫称赞北大百年来,以其学术独立、学风民主而闻名于世,发挥了重要的启蒙作用,为现代中国培养了大批英才。他欣然为北大题词:“范泽长流”。

  下午,辜振甫夫妇及随行人员来到故宫博物院参观,受到院方最高规格的接待。辜振甫一行先后参观了太和殿、宝和殿,院方负责人告诉辜振甫,为了文物保护的需要,平时太和殿不对游人开放,这次则是让辜振甫享受入内观赏的特殊礼遇。在御花园里的漱芳斋,院方负责人向辜振甫展示了一件西周时代的青铜器,辜振甫特地戴上白手套接过这件珍宝仔细欣赏。在观赏明代画家李公鳞的《抚韦偃牧放图》时,辜振甫对画卷上1200多匹马的形态各异大加赞叹,直说“古人的想象力和表现力令人仰止”。当院方负责人拿出一件贵重的青花瓷器展示时,辜振甫说:“我家也有一件,不过没有盖子。”原来这是一对瓷瓶,一件为北京故宫收藏,另一件则收藏于辜家,而辜家那件有瓶身缺瓶盖,瓶盖收藏于北京故宫。

  酷爱文物收藏的辜振甫,在故宫的景点和馆藏前流连徜徉,可谓大饱眼福。院方考虑到辜振甫夫妇年事已高,专门为他们准备了两辆轮椅,但他们兴致很高,一路信步游览,走完了故宫行程。参观结束后,院方向辜振甫夫妇赠送了装帧精美的故宫珍品画册,辜振甫则在贵宾签名簿上挥毫题词:“博大精湛”。

  辜振甫的京剧情缘

  辜振甫有两大爱好,一是京剧,二是古玩,而京剧是他的最爱。

    17日晚,为欢迎有“老牌票友”之称的辜振甫及夫人一行,海协会在金碧辉煌的北京长安大戏院举办了专场京剧晚会。参加演出的有中国京剧院、北京京剧院、天津青年京剧团等单位。这场晚会好戏连台,被圈内人士誉为多年来罕见的一件盛事,不仅演出的阵容庞大,名家名角众多,而且前来观戏的也不乏名家名角。

  辜振甫出身于鹿港世家,七、八岁时就与京剧结缘,就因常看京剧演出而为之着迷;50多年前,20多岁的他还专程跑到大陆看梅兰芳、余叔岩、谭鑫培、李少春等人的戏。辜振甫年轻时曾得到过名师指点,专攻老生,经常粉墨登场,像《二进宫》、《文昭关》、《状元谱》、《失空斩》、《捉放曹》等,他都唱得有板有眼。如今他年岁已高,很少登台了,但仍常请琴师到家里来,吊吊嗓子,清唱几段。他自己承认,每当听到胡琴扬起的声音,总不禁要心潮澎湃。据说,听过辜振甫唱戏的行家都对他的唱功评价甚高。

  “为国家哪何曾半日闲空……”81岁高龄的辜振甫一段浑厚、激越的京剧《洪羊洞》唱腔,赢得满场掌声,也把专门为他举办的京剧晚会推向了高潮。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袁世海评价说:“这段二黄圆板唱得非常好,很有余派韵味。”

  国台办主任陈云林夫妇,海协会常务副会长唐树备夫妇以及国台办副主任王永海、李炳才陪同观看了京剧晚会。此次辜振甫到北京,有关方面为安排好这场晚会的节目也颇费功夫。海协会会和海基会为此专门协商,根据辜振甫夫妇的意见,确定了11个节目。从晚会的节目看,充分满足了辜振甫对余派老生唱腔的喜好。同样是票友的夫人辜严倬云则喜欢程派花旦。据说,上海方面在安排京剧演出时曾考虑在上海演出程派名剧《锁麟囊》,但经京沪两地协商,为使节目不发生重复,而且各自表演自己的拿手戏,程派这出名戏便出现在北京戏台上。

  在长达两个小时的演出中,辜振甫看戏一直很投入。他时而鼓掌喝彩,时而与一旁的陈云林交谈几句。看到兴起时,还用手在坐椅扶手上轻轻击节,他对京剧艺术的深深喜爱令人印象深刻。

  “改善两岸关系气氛的一周”

  在北京期间,辜振甫一行除了多项参观活动外,还进行了一系列宴会、会晤活动。

  10月17日晚,国台办主任陈云林在人民大会堂宴请辜振甫一行,在宴会前的茶叙上,他们无拘无束地话家常。辜振甫得知陈云林是东北人,便说:“我在年轻的时候去过满洲里,那个地方人很少。”陈主任很惊讶辜振甫去过那么远的地方。辜振甫说:“那个时候我才二十几岁,没结婚,一个人很随便,喜欢到处跑。”

  10月18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钱其琛在钓鱼台宾馆2号楼会见辜振甫一行。钱其琛握着辜振甫的手说:“50多年没来了,不容易。”他还说,其实,他与辜振甫早已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部长级会议及首脑会议中多次见面,并夸赞辜振甫身体状况好。

  钱其琛首先肯定海基会一行的来访。他说:“你们此行对改善两岸关系是有意义的。双方直接见面不仅可以消除误解,还可以增进了解,有利于化解分歧,至少可以拉近距离。”

  当天下午3点,钓鱼台宾馆18号楼四季厅内温暖明亮。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陈云林、唐树备等陪同下,与辜振甫夫妇、海基会副董事长许惠祐及“国民党陆工会”主任张荣恭等会见。

  会见是在亲切的、自由交谈的气氛中进行的。江泽民对辜振甫前来大陆参观访问表示欢迎,他亲切地说:“今天很高兴在这里与你见面。现在是北京最美好的金秋季节,你来得正巧,前一个时期这里还是阴天,现在则是天气晴朗。” 辜振甫也笑着应道:“的确是非常之爽朗。”

  接着江泽民就涉及两岸关系的重大问题发表了看法,也听取了辜振甫的意见。江泽民对辜振甫为发展两岸关系作出的努力表示肯定,对此次辜振甫与汪道涵达成的四点共识表示赞赏,并希望辜振甫继续为两岸关系发展作出新的积极贡献。

  辜振甫在稍后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他与江泽民的会见“在非常亲切的、自由的气氛中”进行了一个半小时,“彼此都很坦诚地、很宽容地听取了对方的意见”,“江先生对台湾历史是了解的”,“他是非常博学的”。辜振甫说:这次通过与汪道涵及大陆方面高层领导人的会晤,使我们体认到建设性对话的重要性,也认为有提高层次、继续对话的必要性。就这点来讲,双方已经跨出非常有意义的第一步。

  陪同会见的许惠祐也谈及对江泽民的印象,“我感到他很博学多闻、健谈、涉猎广泛。他和辜先生谈了很多。”

  晚上,辜振甫夫妇在香格里拉大饭店设宴答谢海协会。辜振甫代表台湾海基会,对在大陆参访期间所得到的礼遇安排和热情服务表示满意和感谢。他表示,他非常珍惜这次大陆之行,并将把友谊带回去,为促进两岸交流与发展,作出努力。

  19日上午,辜振甫夫妇一行圆满结束了在祖国大陆为期6天的参访行程,乘机离京返台。辜振甫参访大陆期间,海内外新闻媒体大量报道了此次汪辜会晤,并对其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国际舆论对两岸关系出现缓和与转机,普遍持欢迎和赞赏的态度。台湾《中国时报》、《联合报》、《中央日报》、《台湾时报》等纷纷发表社论,对两岸加强对话、扩大共识反应热烈,台湾媒体的抽样调查显示,高达69%的台湾民众赞成两岸政治对话。大陆官方媒体指称,此次汪辜会晤、海协会与海基会积极对话并达成若干共识的一周,是“改善两岸关系气氛的一周”。(未完待续)

相关新闻

天下黄埔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