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上元
第三次会员代表会议以来的工作回顾
黄埔军校同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会议至今已过去近六年时间。近六年来,黄埔军校同学会在已故会长李运昌等会领导主持的理事会领导下,恪守同学会“发扬黄埔精神,联络同学感情,促进祖国统一,致力振兴中华”的宗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近六年来,我会从自身特点和优势出发,以弘扬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为纽带,以两岸黄埔组织、黄埔同学交流交往为工作平台,以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目标,先后围绕纪念黄埔军校建校80周年和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2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台湾光复60周年、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北伐战争80周年、“七七”卢沟桥事变70周年、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和“八一三”淞沪抗战70周年、辛亥革命95周年、清明节公祭轩辕黄帝陵、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等一系列重要纪念日,成功组织了一批规模较大、在海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活动。
2004年,我会邀请台湾、香港及海外8个黄埔组织的50多名国民党退役高级将领及知名人士来大陆,参加黄埔军校建校80周年、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活动。为配合纪念活动,我会出版了《黄埔情缘》纪念专刊,与中央统战部宣传办联合摄制了8集文献电视专题片《黄埔岁月》,与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在黄埔军校旧址共同举办了黄埔军校建校80周年史迹展和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20周年成就展,发行了《黄埔风云人物》邮品纪念册等。
2005年,围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台湾光复60周年,受中央统战部委托,我会邀请了90名台湾和海外黄埔同学代表出席中央举办的纪念大会。同时,我会邀请台湾24名退役将领来大陆,参加我会组织的抗战史迹寻访活动。邀请了40位台湾黄埔退役将领及知名人士来京参加首都各界纪念台湾光复60周年系列活动。我会还与29个省区市同学会联名撰写了《致参加抗战的黄埔师生及其亲属的慰问信》,分送给海内外黄埔同学及亲属,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
2005年9月,我会成功召开了有海峡两岸、海外黄埔同学及专家学者近百人参加的“黄埔精神与抗日战争”专题研讨会,开创了“黄埔论坛”这项特色活动。2006年,我会与中山大学合作,成功举办了“孙中山与中国的未来”高峰论坛。2007年,我会与上海市黄埔军校同学会联合举办了以纪念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暨“八一三” 淞沪抗战70周年为主题的黄埔论坛。
2008年4月,我会首次同时邀请大陆的退役将领和来自台湾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陆军官校校友会、国民党黄国雄党部退役将领组成两岸百名退役将军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参访团,赴河南新郑参加主题为“共建中华精神家园,祈福北京奥运盛会”的戊子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这是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以来,组织的最大规模、高层次的两岸退役将领参访活动。8月下旬至9月上旬,我会邀请中国国民党黄复兴党部、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陆军官校校友会的9名退役将领到北京参加奥运会、残奥会的相关活动。
2009年4月,我会邀请台湾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台湾新同盟会、台湾传统伦理文化发展协会的包括台湾退役将领在内的44人组成的参访团,参加了在陕西举办的己丑年清明公祭黄帝典礼活动。
三次会员代表会议以来,我会先后邀请了26个台湾及海外黄埔同学参访团来访,接待黄埔同学及亲友700余人次。近六年来,我会与台湾黄埔组织、黄埔同学接触联络的面越来越广泛,来大陆参访的台湾退役将领的规格、人数都有较大提升,双方交流交往的深度有了新的突破,达成大量的共识和一致,增进了两岸黄埔同学之间的友谊,拓展了双方合作的空间。
近六年来,我会先后10余次组团或派员随团访问了港澳地区和海外的黄埔组织,与600多人次黄埔同学及其亲友进行了深入交流,主动探访台湾、香港和海外的知名黄埔将领,在深交老朋友的同时,又结交了一批新朋友。目前,我会已经与台湾、香港和美国、加拿大、巴西、泰国等地区和国家的主要黄埔同学组织建立了联系。一些过去与我会联系不多或从未交往的黄埔组织负责人,都表达了同我会联络交往的意愿。
近年来,我会先后与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全国台联等部门联合举行了纪念江泽民同志关于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座谈会,两岸形势座谈会,新春联谊会等多场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6年,我会首次牵头组织由内地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黄埔军校同学会秘书长组成的代表团,参加在澳门举行的“全球华侨华人促进中国和平统一大会”。2007年,我会与天津、辽宁、黑龙江、内蒙古、江西、四川、云南、贵州同学会的秘书长组成参访团,赴匈牙利参加全球华侨华人促进中国和平统一大会。2007年以来,我会与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合作,先后两次组织北京京剧团赴台演出,受到台湾黄埔组织、黄埔同学和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以戏会友、以戏交友,成为我会对台交流的一个常设品牌。2008年,我会派员随同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访问团赴美参加了“美中论坛”、“费城论坛”,利用这些平台发表主题演讲,引导海外黄埔组织坚持反对“台独”,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近年来,我会积极探索有效方式,进一步加强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黄埔军校同学会的联系与合作。近年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之间联合举行的接待联络活动也越来越多,这种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一致对外的联络工作格局产生了积极的工作效果。
近年来,我会以黄埔师生中知名人士的诞辰纪念活动为契机,举办纪念活动,撰写纪念文章,缅怀他们的光辉业绩和崇高品质,进一步弘扬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在海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
近年来,我会在工作中注意加强与新闻媒体和其他单位宣传部门的沟通和联系,主动介绍我会的情况,提供报道线索,以获得他们对我会工作的了解和支持。近六年来,配合我会举办的26场重点活动,共邀请219家(次)新闻媒体参与相关宣传报道,在各类媒体上刊登新闻、消息数百篇,许多史料翔实、真挚感人的访谈文章、纪念文章,在黄埔同学、亲友和海内外产生了很好的反响。
2006年,我会建成黄埔军校同学会网站。2008年,我会与中国台湾网合作,进一步对网站进行改版更新。更新后的网站面貌一新,特色突出,网站的信息容量由原先的数百条增加到目前的数千条。网站的关注率和点击率、刊登信息被其它网站的转载率都大大提高。
《黄埔》杂志作为我会唯一向海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刊物,是我会开展宣传工作的重要窗口。为了丰富杂志内容,加大信息量,经过慎重研究和充分准备,《黄埔》杂志自2006年第1期顺利实现了扩版增容,栏目由原来十几个增加到二十多个,
页码由48页增加到64页,丰富了内容,扩充了信息量,受到读者的普遍欢迎。
坚持正确引导,增强广大理事、会员及亲属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每年春节前,在京会领导、理事和已故会领导夫人都要参加中央统战部举行的春节招待会,与部领导共迎新春,共话祖国统一前景。每年“两会”期间,我会邀请担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的海内外黄埔同学和亲友共聚一堂,畅谈形势,抒发心志,围绕祖国现代化建设和完成统一大业建言献策。近年来,我会在广大会员中开展了“祖国好、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的“四好”教育活动,引导广大会员增强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觉性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性。
开展表彰先进,鼓励广大黄埔会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和平统一事业建言献策、贡献力量。2006年6月,我会隆重召开了黄埔军校同学会先进会员表彰大会,从各地同学会推荐的先进会员中优选出各方面业绩突出的93名会员进行表彰。
真诚做好服务,努力为黄埔同学排忧解难。2005年10月、2006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两次就解决部分黄埔同学生活困难问题做出重要批示。在中央统战部领导下,我会积极推动各地贯彻落实贾主席重要批示精神。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政府和党委统战部、地方黄埔军校同学会对此高度重视,对黄埔同学生活困难问题给予特别关注,结合落实中央有关文件精神,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积极主动采取有效措施,在解决黄埔同学生活困难问题方面取得成效。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了相关政策性文件,由省(区市)级财政每年拨出专款总计近600万元,用于解决黄埔同学生活困难问题。
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任务
黄埔军校同学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中央关于台海形势的分析和判断,牢牢把握和平发展的主题,把工作放在中央对台工作总体战略部署中来研究和安排。
黄埔军校同学会作为党和政府联系海内外黄埔同学的纽带和桥梁,要继续深入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进一步加大做台湾人民工作的力度、深度和广度。要发挥自身优势,坚持以台湾和海外黄埔同学及其组织为重点,积极创造条件走出去,把有影响的黄埔校友请进来,进一步做好有影响的黄埔后期同学及其组织的工作,逐步扩大联系、交往和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努力在争取人心、凝聚力量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要积极配合中央对台工作大局,通过研究黄埔特色、挖掘黄埔特色,进一步拓宽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宣传效果。深入挖掘“黄埔论坛”的特色价值,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努力打造有特色、有个性、感染人的宣传精品活动,扩大黄埔军校同学会在海内外的影响。更好地发挥现代传媒的作用,继续加强网站建设,丰富内容,突出特色。要进一步办好《黄埔》杂志和《工作通讯》,使其成为宣传中央对台方针政策的窗口和我会交流经验、研究问题、推进工作的有效渠道。
根据《黄埔军校同学会章程》,做好增补、调整理事的有关工作,不断完善和创新理事会、会员代表会议工作机制,积极探索适合广大理事更好地开展工作的方式和途径,组织理事开展适宜的活动,推动理事为祖国和平统一事业多作贡献。增强服务意识,建立生日看望和生病住院慰问制度,做好为理事服务的工作,进一步密切与理事的经常性联系。鼓励和支持黄埔会员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建言献策,发挥积极作用。要关心黄埔同学的生活,及时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推动有关部门抓紧制定有关政策措施,进一步解决部分黄埔同学生活困难问题。积极推动黄埔同学亲属中代表人士的推荐安排工作,为他们发挥作用搭建平台。
全面加强会机关建设,通过建章立制,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努力加强机关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思想作风建设,切实改进机关工作作风,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为会领导和理事会当好参谋助手,搞好服务,保证我会工作健康有序地运行,为推动黄埔军校同学会事业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本报告于2009年5月26日通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