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黄埔军校同学会  >  2009年第五期  > 正文

抗战时反日货走私的点滴回忆

日期:2009-09-09 08:09 来源:《黄埔杂志》 作者:曹利生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曹利生

 

  1938年10月,日军侵占广州, 12月侵占武汉,但由于日军战场面积扩大、战线延长,加之国民党军队正面抗击与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的游击战争相结合,迫使日本侵略军只能龟缩在一点一线上,大部分沦陷地区政权仍为我控制,前线的战斗也暂时处于沉寂阶段。

  1939年元月, 一九六师(师长刘超寰)驻洛阳,担任赵里河、白浪(三门峡)、南村、塔地、狂口、孟津沿河一带的防守任务。我任该师五六八旅旅长(旅部驻新安),担任塔地、狂口、孟津一带河防任务。我一一三六团(团长陈阜东)防守狂口、孟津一带;一一三五团(团长李阑平)防守狂口、塔地一带,防范日军渡河和日货偷运走私。由赵里河,沿南村、塔地、狂口到孟津沿河一线,约有百余公里,除两条便道外多系无路可通的山区。

  日本侵略中国,历来不是单纯地军事占领,而是兼用经济掠夺,更有甚者向我国大量贩卖毒品,促使中国人民慢性自杀,最后达到亡国灭种的企图。当时奸商偷运、走私异常猖獗,日本帝国主义者也乘机派遣特务化妆成商人、乞丐等来我防区内刺探情报,河防各方面的情况非常复杂。在执行任务中,我首先严格要求自己,并对官兵定下了几条严格的规定,因此,在几次查获走私的行动中,官兵均无出轨行为。

  我到河防视察,总要到老乡家中走访,并注重平时同老乡的密切联系,加上派遣便探渡河侦察,以及设了几个侦察网点,因此对日寇活动情况均能全面掌握。几次破获奸商走私、偷渡,全靠老乡事前报告协助。官兵执行任务亦严格认真,如一一三五团驻塔地之一个营,在一个月之内就破获了四次偷运,每次破获的货物都要用十辆左右牛车载运 ,每车约百余公斤,有日本的布匹毛料,有一箱一箱的手表等。在塔地曾破获了一口袋红丸(毒品)约十余公斤,据说这些毒品的烟种,全是日本帝国主义者压迫满蒙边区人民种植的。物品缴获后,我为避免运输途中发生意外,除加强武装押运外,还规定了每个行程到达的时间地点。押运到洛阳后,再会同师部人员送战区长官部验收。如此,历次押运途中,均无意外发生。●

  (四川省黄埔军校同学会供稿)

相关新闻

天下黄埔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