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黄埔军校同学会  >  2009年第六期  > 正文

黄埔人报国岂止在沙场

日期:2009-12-25 14:11 来源:《黄埔杂志》 作者:夏竞人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夏竞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充满着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和一种奋发向上的动力,加入了浙江省民革组织和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并担任浙江省政协第五、六届的祖统委(后改称三胞联谊会)特邀委员,负责对外(对台)文字宣传工作。自1990年被中国新闻社专稿部评为对外宣传积极分子、省台湾事务办公室评为对台宣传先进个人,到2001年被杭州市文联选列入《当代杭州市文艺家名录》(作家篇);从2003年赴北京参加黄埔军校“三代会”,到2006年评为黄埔军校同学会先进会员以及杭州市作协优秀作家,党和政府给了我很多荣誉。2006年以后,已耄耋之年的我,开始居家养老。

  首先我以清心寡欲作为自我修养的着力点,把先贤如“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外云卷云舒”的名言,请书法家写了贴在家里的书房中,作为座右铭训戒自己,随时可见可读。其次,我虽已“半聋半瞎”(季羡林大师语),但思维清晰,要求自己继续笔耕不辍,要做到“九十曾留千载笔,十年更进百龄篇”。自2006年至今,曾撰写散文、报告文学、论述等文字三十余篇,五万字左右,分别在省市统战部系统报刊杂志、文学月刊以及台湾浙江同乡会联谊总会的《台浙天地》、台北浙江同乡会的《浙江月刊》登载刊出。内容以爱国主义、孙中山研究、联络两岸的同乡感情为主体。

  当今新时期,改革创新,日新月异,要跟上时代步伐,必须多读书报,加强政治理论、文化知识的学习与充实。为此,我坚持每天上午学习二至三小时,力争做到站起来能讲,坐下来能写。每年暑期为街道社区青少年讲爱国主义教育课,曾讲解“八一”建军、南昌起义、抗日战争 、奥运今昔谈等等。同时也担任一些基层组织的负责人,如社区协商委员副主任、侨联分会副会长等。做一些地方文物考证,有关基层民主、民生等事宜。因此,几年来曾被当地政府评为学习型家庭、健康家庭、百户学法用法家庭、和谐家庭等荣誉并发给奖状及荣誉证书。

  最后以几句述怀作为结束语:

  抗日年华气如虎,

  投笔辞亲入黄埔。

  枪林弹雨何所惧,

  救国爱民为国土。

  安居仍恋读书紧,

  耄耋力求知识新。

  老牛明知夕阳短,

  不用扬鞭自奋蹄。●

  注:夏竞人,1922年生,浙江杭州人,系黄埔军校十六期政训班毕业生。现任浙江省黄埔同学会理事,是黄埔军校同学会第三、四次会员代表大会的代表,黄埔军校同学会先进会员。自浙江省黄埔同学成立以来,一直热心于同学会工作,几十年如一日,积极致力于促统工作。他热爱祖国,热爱生活,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他写下此篇文章,反映了浙江的黄埔同学在耄耋之年积极的生活状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浙埔)

相关新闻

天下黄埔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