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
连战“和平之旅”
江南4月,莺飞草长。2005年4月26日,沐浴在融融春色中的古都南京,迎来了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领的大陆访问团。
南京,虎踞龙盘,当年国民政府的首都,也是连战此次大陆行的首站。
十里秦淮,六朝古都,再一次聚焦了世界的目光。
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首抵南京,连战发出相见恨晚的感叹:“台北、北京,台北、南京距离并不远,但是因为历史的辛酸,让我们曲曲折折一直到今天才能够见面。”
其实早在1997年,当时还担任台湾“行政院长”的连战就宣称愿意访问大陆。2004年台湾选举之前,连战也曾私下表示如果国民党在选举中获胜,他将亲赴大陆开启“破冰之旅”、“和平之旅”。但时过境迁,连战的夙愿一直未能实现。
认同“九二共识”、主张两岸和平的国民党主席连战为何选择这个时机展开对大陆的“和平之旅”?透视当年两岸关系的变幻,分析连战“登陆”前后的言和行,不难解读这位年近古稀的政治家此时展开“和平之旅”的政治智慧和良苦用心。
4月27日上午访问团拜谒南京中山陵。这是两岸分隔56年来,中国国民党主席首次亲临谒陵。连战一行受到南京市民的热情欢迎。
9时23分祭奠活动开始。连战趋前一步,手捧黄色菊花扎成的花环,花环两侧花篮的丝带上写着“总理孙中山先生灵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暨全体同志敬献”字样。连战将花环高擎过头,向中山先生坐像行鞠躬礼。司仪宣读祭文。连战率全体访问团成员行三鞠躬礼,默哀一分钟。
随后,访问团依序进入墓室,凭吊孙中山棺椁。两分钟后,连战走出祭堂。在祭堂前早已准备好的签字台前,连战挥毫题词:“中山美陵”。
回到博爱广场,连战发表了感言。他说,今年是中山先生逝世80周年,也是对日抗战胜利60周年。在这样一个时刻,我代表中国国民党,率同所有团员,以庄严、虔敬的心情来到创党总理中山先生灵寝前,致上最高的敬意。看到这么多民众自发自动前来共襄盛举,我们感到无比振奋。
在拜谒中山陵、参观民国时期总统府后,连战一行即于4月28日到达北京。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贾庆林当天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了连战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贾庆林对连战主席率团来大陆访问表示欢迎,对国民党认同“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推动发展两岸关系、维护和争取台湾同胞的福祉、追求台海地区和平稳定表示高度赞赏。
贾庆林表示,当前两岸关系面临重要的历史关头。坚决制止“台独”分裂活动,维护台海和平和两岸关系稳定,是两岸同胞的共同任务。中国共产党愿意继续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绝不容忍“台独”,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
连战感谢受到的热情欢迎和隆重接待。他表示:大陆和台湾的距离虽然不远,但一路走来很不容易。对我个人来说,几乎走了60年。从南京到北京,一路看到了大陆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今天,我们来大陆,是历史的趋势,是台湾民意的支持。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开启两岸交流的新纪元。我们期盼,双方在既有基础上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就一定能够给两岸关系带来安定和有希望的未来。
当天下午,连战一行参观北京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陪同讲解。连战走上太和殿的台阶,当听见不远处传来游人的问候声,连战一行转身微笑着挥手回应。随后,连战一行沿故宫中轴线前行参观。
晚上,北京老舍茶馆迎来了海峡对岸的贵客。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携夫人和部分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成员数十人来到茶馆品茶、听戏。
4月29日,连战在北京大学发表演讲,受到北大师生的热烈欢迎。连战说,今天,对于两岸的关系,我们不但是互相依存,而是互补互利,而是一加一大于二的情况。所以我相信,台湾在创造了第一次经济奇迹之后,现在正在迈向第二次的经济奇迹这条路上。大陆今天所面临的也是千载难逢的一个机会,所以中华民族这种现代化,这种富强康乐,已经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美梦而已了。尤其在即将面临的未来,我要讲,我说两岸合作赚世界的钱有什么不对啊?我们一定能够来实现所谓如虎添翼的加成的效果,这种加成的效果不是双赢,实际上是多赢的。东南亚的国家,亚洲其他地区,乃至世界其他国家哪个国家不关心两岸,都关心,两岸的和平、互助双赢,对大家何尝不是一个多赢啊?所以不只是双赢,而是多赢。连战还说,坚持我们的和平,维护一个稳定的现状。现状的维护,一方面当然要避免彼此的争议,但是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存异求同,凝聚善意,累积动力,开创一个崭新的亮丽的未来,这才是今天所代表的一个实际上的利益。
4月29日下午3时,一个闪亮史册的时刻出现: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两人的手紧紧握到一起。这是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相隔60年的首次握手,是两党关系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是给海峡两岸前途带来春天信息的一个历史时刻。
胡锦涛说,这是60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的主要领导人首次举行会谈,是一次历史性会谈,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连战主席和国民党中央毅然决定来访,是难能可贵的。这不仅仅是一个来访的决定,而且是对发展两岸关系作出的重要选择。胡锦涛对连战的勇气和决心表示敬意。胡锦涛并就发展两岸关系提出4点主张。第一,建立政治上的互信,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第二,加强经济上的交流合作,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第三,开展平等协商,加强沟通,扩大共识。第四,鼓励两岸民众加强交往,增进了解,融合亲情。
连战说,这次会谈是国共两党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契机。国民党反对“台独”,反对“台湾正名”、“制宪”、“去中国化”、“一边一国”、“台独”时间表等“台独”主张和活动。主张在“九二共识”架构下进行有意义的沟通,建立一个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环境,进而推动签署两岸和平协议。
会谈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和连战主席共同发布了“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这是国共两党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两岸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受到万众瞩目,得到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支持和拥护,获得了国际社会和舆论的充分肯定。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在21世纪之初迈出的这历史性的一步,是告别过去、开创未来的一步,是两党正视现实、和解合作的开端,更是推动促进两岸和平、共同发展,迈向双赢的重大举措,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5月3日,连战一行在西安祭祖、上海访旧后,顺利返回台北,完成了这次历史性的大陆之行。
宋楚瑜“搭桥之旅”
5月5日,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一行结束“和平之旅”仅隔一天,宋楚瑜率领近50人的亲民党代表团踏上大陆。一路上,宋楚瑜用了各种方言,还唱起了山歌,把“两岸一家亲”表现得淋漓尽致。
5月5日,宋楚瑜在咸阳机场简短演讲时,突然改用陕西方言说:“我为啥,皮肤是黄黄的,我也是中国人。各位乡亲,各位乡党,大家都是一家人。” 重操湘音“带着堂客回来了”,又吐京腔“我们‘忒开心的’”。宋夫人用吴侬软语感慨“大家本来是一
家人”……在此后的行程中,每到一地,宋都要用当地方言说上几句,这已成为宋楚瑜此次大陆行的“固定节目”。
一路走来,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所经过的皆为文化古城,而尤为抢眼的是这些城市中的传统美食。宋楚瑜在长沙机场一句感言“我是吃辣椒的湖南人”,就让离别大陆多年的时空距离瞬间缩短。宋楚瑜夫人在南京金陵饭店笑夸湘菜荷香烟笋腊味“特色浓郁”,连赞菊汁剁椒鱼头“这个很著名,好吃得很”,也让遥在湖南的乡亲倍感亲切。
对于宋楚瑜来讲,亲民党在大陆没有什么历史渊源,所以他就选择了到陕西祭拜黄帝陵,然后是南京-上海-长沙-湘潭-北京,从行程可以发现,宋楚瑜是按照民族-国家-亲情的脉络来安排他的行程的。
5月10日,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抵达北京,开始了他大陆之行的最重要一幕。5月12日15时,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历史在这一刻留下永恒的定格。
继连战大陆行后,宋楚瑜与胡锦涛的历史性会面将台湾政党访问大陆推上第二个高潮。这不仅是两岸政党之间的重大事件,更是两岸关系史上,突破坚冰的梅开二度之喜。
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领亲民党大陆访问团圆满结束了九天八夜的大陆访问行程,5月13日上午8时40分许搭乘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包机离开北京,经香港返回台湾。
郁慕明“民族之旅”
继中国国民党和亲民党先后组团访问大陆之后,来自岛内的又一政党——新党于7月6日至13日组团来大陆访问。此次访问以“纪念对日抗战胜利60周年”为主轴,于7月6日至13日到广州、南京、大连、北京访问。这次新党前来,延续了连宋的大陆热,反映了台湾民众对改善两岸关系的诉求。郁慕明这样总结新党的大陆之行:在广州,寻找民族之气,浩然正气;在南京,体会民族之痛,抗战之伤痛;在大连,发现未来之光,经济发展的前景;在北京,期盼和平之梦。他说,此行使新党获得了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7月12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新党主席郁慕明率领的新党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陆访问团全体成员。
由新党主席郁慕明率领的新党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陆访问团圆满结束了对大陆的访问,7月13日下午14时25分许乘坐南方航空公司客机离开北京,经香港返回台湾。
吴伯雄“雨过天晴之旅”
2008年以来,台湾局势发生了积极变化,两岸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和平发展的主题进一步凸现,两岸关系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赴大陆进行雨过天晴之旅,为即将重启协商的两会复谈暖身。两岸双方本着“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精神,推动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恢复两岸商谈并取得了积极成果,两岸周末包机、大陆居民赴台旅游顺利实施;陈云林首次访台,两会领导人成功实现台北首次会谈,并达成四项协议,两岸关系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国民党甫一上台“执政”,就在两岸关系方面推出大动作。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受中共中央和胡锦涛总书记的邀请,于2008年6月26至31日对大陆进行“雨过天晴之旅”。
5月26日,吴伯雄一行飞抵南京,拜谒了中山陵。中央台办主任陈云林在欢迎吴伯雄抵达南京时这样说:“8年多来,海峡两岸风云变幻,乌云飞渡,如今雨过天晴,海峡两岸的同胞终于盼来了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和煦春天。”随后,吴伯雄一行前往北京。
5月28日,“胡吴会”闪亮登场。
一轮红日耀中华,江南的青绿山川、苍松翠石,白雪皑皑的北国风光,长江和黄河奔流眼底…… 这是北京人民大会堂二楼迎宾厅高悬的巨幅写意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所展现的诗情画意,抒写的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袖毛泽东的名篇《沁园春·雪》的意境。
5月28日15时30分,在这幅望之令人荡气回肠的巨画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的手亲切地握在一起。
3年前的4月29日,就在紧邻的北大厅,胡锦涛的手与时任国民党主席连战的手,穿过两党60年争斗的风风雨雨,紧紧地握在一起,开启了两党交流与对话新页。
两党最高领导人再度握手之时,国民党刚刚在岛内重新获得政权,台湾局势发生积极变化,两岸关系面临新契机。
随后,两党最高领导人举行了历史性会谈。会谈达成了广泛共识: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尽快恢复海协会和海基会交往协商,通过平等协商务实解决两岸间的有关问题,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当前两岸同胞最关心的两岸周末包机、大陆居民赴台旅游问题;两党在新形势下将继续依循并切实落实“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吴伯雄主席乐观地表示:“两岸关系拨云见日、雨过天晴、建立互信、创新合作的时刻已经来临。”
短短6天,访问团成员足迹跨越大江南北。所到之处,带来了台湾同胞对地震灾区的牵挂和问候,带来了对即将举办的北京奥运的祝福和支持。访问团所到之处,到处是热情的欢迎人潮,充分表现出大陆同胞对台湾同胞的厚谊深情。在顺利圆满地完成了所有行程后,吴伯雄主席一行5月31日由沪平安返台。
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历史性会谈已经落幕,但两岸关系“拨云见日、雨过天晴”进而“累积共识、共创双赢”的新的时代大幕,才刚刚开启。
两岸两会重启商谈
2008年6月13日上午,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和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签署了《海峡两岸包机会谈纪要》与《海峡两岸关于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协议》两项协议,这是继1993年“汪辜会谈”签署的4项协议后,两会在新世纪签署的第一批协议。
两岸实现周末包机,标志着两岸空中直航又迈出了重要一步,为两岸实现正常化的通航奠定了良好基础。
大陆居民赴台旅游,采用传统的转机方式将浪费旅客大量的时间,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旅行成本。周末包机正好配合了大陆游客赴台的需求,两岸间便利的往来方式不仅可以吸引更多大陆游客实现去宝岛看看的心愿,也方便台湾民众利用周末假期赴大陆旅游,岛内有媒体称,“两岸周末旅游圈”即将成形。
周末包机和赴台旅游为两岸同胞办了两件实实在在的好事,立即受到了两岸同胞的普遍欢迎。两岸航空和旅游业界高度评价这两项商谈成果,认为“这将给业界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大的发展空间,造福两岸人民”。
两岸周末包机和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可以有效拉动岛内需求,帮台湾经济解套,并在短期内就能很快看到成效。两岸实现周末包机和开放大陆观光客来台将给台湾经济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收益:一是“救活台湾航空业”;二是振兴台湾旅游业;三是增加消费;四是增加就业。
随着两岸关系走向和平发展,两岸交流合作有望呈现宽领域、多层次的蓬勃发展局面。两会商谈的工作任重道远、大有可为。从这个意义上看,此次会谈是两会商谈继“汪辜会谈”之后又一个新的起点,同时也让海协会与海基会又一次站立在两岸关系的时代潮头,担起更加重要的历史责任。
海协会会长陈云林说:“面对两岸周末包机、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即将实现的难得机遇,两会有责任把好事办成、办好。同时,着眼于下一步的需要,把货运包机、开通两岸直达航路的协商安排好,把互设业务办事机构的事情落实好。”
陈云林首次赴台达成“四项协议”
2008年11月3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首次赴台,这是大陆官员赴台的最高层级。两会在台北举行领导人会谈,是两会成立以来的第一次,也将成为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的重要标志,令世人瞩目。
11月4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终于完成历史上首次台北会谈并签署了四项协议——《海峡两岸空运协议》、《海峡两岸海运协议》、《海峡两岸邮政协议》、《海峡两岸食品安全协议》。根据这四项协议,两岸将开通空中双向直达航路,使客运包机常态化并开通货运直航包机,两岸将相互开放主要港口进行海运直航,还将实现直接通邮,同时建立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协处机制,从而使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一步。
这四项协议顺利签署后,两岸大体上就能完成“三通”进程。这就意味着,由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所首倡的两岸“三通”主张,终于经两岸制度化协商而搭起了框架,将使两岸同胞翘首以盼近30年的“三通”梦想成为现实。
毫无疑问,“四项协议”的签订,不仅为两岸同胞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也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全文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