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黄埔军校同学会  >  2009年第六期  > 正文

新疆和平起义往事回忆

日期:2009-12-25 14:23 来源:《黄埔杂志》 作者:孙仁嘉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孙仁嘉

 

  1949年9月25日,国民党驻新疆的警备总司令陶峙岳将军为保边安民,顺应时代潮流,毅然发布全军脱离国民党政府,投向革命阵营的和平起义通电。传达到哈密大营房一七八旅司令部,一大批中、下级军官及广大士兵因长期受国民党的反共宣传的影响,对起义后的前途、个人安危疑虑重重,军心十分浮动。

  陶峙岳总司令为迅速稳定军心,使各界人士及时了解共产党、解放军对起义人员的方针、政策,来电指示:刚刚起义的一七八旅迅速着手组成一个代表团到酒泉参观访问解放军,回来后大力宣传,做好部队思想稳定工作。一七八旅司令部遵此指示,由上校参谋长邱少琼出面与地方协商,组成了一个由哈密各族各界代表人士参加的“哈密军民代表团”一行二十多人到酒泉参观访问。我是军队代表之一,经过昼夜兼行,于10月2日到达酒泉,中国人民解放军王恩茂、郭鹏等领导亲自接见了我们,并设宴招待,对新疆和平起义表示热烈欢迎。记得当时,王恩茂政委对代表团说的第一句话是:“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毛主席昨天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接着他又说,“我们共产党人,数十年来前赴后继,浴血奋战,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为的就是这个。这个胜利果实来之不易呀!值此良机,你们能毅然弃暗投明,回到革命阵营,今后,大家一起并肩作战,前途光明呀!现让我以茶代酒,举杯一同庆祝吧。”这短短几句话,讲得代表团人人心里暖烘烘的,使人倍感亲切。要知道,宣布起义才几天,解放军的高级将领就不计党派恩仇前嫌,赤诚相待,把我们视同亲朋一家人,这种胸怀是何等宽阔,光明磊落!接着,政治部主任左齐向我们讲解了共产党对起义人员的方针政策。诸如:“起义部队整编后的各级官兵待遇与解放军同等,决不会有任何歧视,保证人身安全,个人财产不受侵犯。现有军官的级别基本不动,如有要变动,原则上只升不降,起义中立功者还要受奖。”讲完后要我们到酒泉到处走走、看看,以便回哈密向各族各界宣传共产党的政策主张以及在酒泉的所见所闻。

  我们代表团在酒泉待了两天,亲眼看到大街小巷秩序井然,店铺营业公卖公买,人们安居乐业,一派盛世景象。我岳父熊略(已率先于9月23日在酒泉驻地宣布起义)也告诉我们,他率领的部队官兵已于23日与酒泉其他国民党军队一同起义。他因圆满完成了保护玉门油矿和维护中蒙边界安全的任务,受到了彭德怀总司令等解放军领导的赞许。起义后的部队情绪稳定,我们走访了起义部队的一些连队,所见所闻确实是共产党所宣传的那样。这些活生生的事例都使我们受到很大教育和鼓舞,当我回到哈密时,旅部已下令调我到情报室任少校主任之职,负责了解和掌握部队官兵的思想活动动态,安定军心。我到连队宣传共产党、解放军的政策和在酒泉的个人亲身感受,通过召集全连官兵座谈等一系列的交谈和宣传活动,绝大部分官兵思想情绪渐趋稳定,解放军随后的进驻使哈密社会秩序更加井然,人心稳定。

  树欲静而风不止。11月初的一个周六傍晚,我到五三三团机枪连夏元培连部串门,在闲谈中得知:驻防在七角井的一、三连中的反动分子在七角井劫持了解放军十多辆东返汽车,还扣押了一名解放军指导员,企图来哈密阴谋策划大营房起义部队,跟他们来个里应外合,一同攻杀解放军。据说一营副营长周永福已经先窜来大营房和五三三团部特务排排长马中吉勾结上了,正在到处煽风点火,蠢蠢欲动。得知这一情况后,我直冒冷汗,要知道当时的局势,表面平静无事,但各种危机四伏,且解放军与起义部队驻地近在咫尺、交叉相处。如稍有不慎,一旦有人鸣枪,定会导致大乱,后果不堪设想。情况十分紧急,容不得自己细想,就连夜急忙向副旅长熊略汇报。熊略得知后也吃惊不小,立即用电话告知附近解放军,同时连夜召集大营房内连以上军官会议,通报情况,研究对策,以防突变。黎明时,一、三连叛乱分子窜回营房,由于旅部事先作了防卫措施,故叛乱分子未敢轻举妄动,但仍有顽固分子在暗中活动,局势仍很危急。旅部为彻底清除这一事态隐患,最后决定,采取釜底抽薪办法,与解放军协商,请他们包围大营房,强缴叛乱分子武器。这样,于第二天傍晚,旅部发出紧急集合号令,所有驻大营房的起义部队在大操场集合听训。此时,熊略命令各连队把武器一律架设一旁,人员徒手集合。就在此时,事先约好的解放军已经完全包围了大营房四周,这样才顺利将各种武器收缴入库,一场一触即发的反革命暴乱终于未发一枪一弹而被制止了。

  当年12月初,一七八旅奉令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二兵团第二十五师,此时我被调到迪化二十五师司令部任第一参谋。在此期间,我被哈密阴谋叛乱首要分子马中吉诬陷是叛乱的幕后策划者。军区首长认为案情严重,立即将我逮捕,当夜审问后将我关押在军区警卫连地下室。我自感事态严重,十分恐惧。以国民党对待共产党“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人”的处置方式推想,这次灾难,我是在劫难逃。等待我的不是枪毙,至少也得判刑坐牢。不料,关押到第二天,军区就把我放了出来,还派一位处长跟我谈话说:“我们共产党最讲认真,不偏信一面之词,重调查、重证据,我们不放过一个敌人,但也绝不冤枉一个好人。通过多方面的调查核实,搞清楚你与叛乱确实无关,起义后你又做了一些有益人民的工作,所以很快把你放了出来。考虑到你回原单位工作可能对你有些影响,军区决定先保送你到军政干部学校学习,以后再分配工作。你有什么想法可以说说”。这样的真诚谈话、这样替我着想的处理太出乎我意料之外,我还能说什么呢?我激动得热泪盈眶,喉咙梗塞,只是点头。要知道当时新疆起义乃是形势所迫,我们这些旧军官只是服从,外形上虽有转变,但内心和思想上并非完全接受。在这生死荣辱攸关时刻,活生生的事实让我亲身体验到共产党的英明伟大,解放军的实事求是、明辨是非、光明磊落,对人关怀体恤,真是人民的大救星。从那天起真正触及了自己的灵魂深处,认识到下定决心跟着共产党走才是唯一的出路,立志不断改造自己、转变世界观、努力为人民服务,勤勤恳恳努力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而终身革命奋斗到底。

  如今,我虽已步入耄耋之列,但夕阳无限好,何惧近黄昏。我要以活到老、学到老、孜孜不倦的精神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厦再添砖瓦,为祖国的完全统一和振兴中华继续不懈地努力和奋斗。●

相关新闻

天下黄埔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