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黄埔军校同学会  >  2009年第六期  > 正文

怀念我的太爷李运昌

日期:2009-12-25 14:28 来源:《黄埔杂志》 作者:李华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李华

 

  我的太爷李运昌,与我的曾祖父李国先(原名李芳荣)是堂兄弟,其父李信已和我的曾祖父李国先的父亲李信原是同胞兄弟。太爷与我曾祖父李国先来往很多,关系密切,感情很深,曾祖父经常资助太爷家。太爷参加革命后,特别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后,经常遭到国民党的抓捕,曾两次避难在我的曾祖父李国先家后院,我的奶奶杨玉花,不惧危险大胆地给太爷送衣送饭,并找来钥匙打开后门,帮助太爷秘密逃走。太爷每当与我们谈起此事时,总是念念不忘其亲人当年支持革命的大义之情。

  晚年的太爷只做的两件事,一件是执着宣扬李大钊思想和光辉事迹,另一件是认真践行黄埔军校同学会的宗旨,关注祖国统一问题。因此他特别看重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和李大钊研究会名誉会长这两个“头衔”。

  我的太爷戎马一生、功勋卓著,我尊敬他革命的一生、奋斗的一生,我敬仰他,一个共产党人的高尚品德和情操,我为有这样的老前辈而自豪。每当我去看望他时,他只是对我讲述那风云激荡的历史,却从来不讲他自己的赫赫功绩,同时,还严格地要求我们年青一代,常教导我要为祖国多做贡献。

  我的太爷,一位百岁老人,共产主义是他一生追寻奋斗并为之奉献的信仰。整整一个世纪的岁月铭刻着他生命的精彩。2008年10月24日19时43分,我敬爱的太爷在北京逝世。他两袖清风,悄然地离开了我们。

  按照老人的遗愿,太爷的遗体捐献给了北京医院做为医学研究。

  2008年11月3日上午,太爷的遗体在北京八宝山火化,最后为他送别的只有家属,没有通知任何人。挽词是“沉痛悼念父亲李运昌”,主持告别仪式的是太爷的四儿子、我的四爷李志仁,太爷的长子李惠仁满含热泪地说:“老人家早在80年代中顾委会上就表达丧事要一切从简,我们尊重父亲的遗愿,一切从简,不开追悼会,不搞遗体送别,家里不设灵堂;还让我们始料不及的是老人嘱托将遗体捐献给医疗部门做解剖研究,这充分证明了老人家的高风亮节、无私奉献的一生;如今老人家离我们而去了。给我们后人留下的都是高风亮节的精神和坚持理想抱负,并为实现理想抱负奋斗一生的勇气和决心,我们要以实际行动纪念老人”。

  当我含泪完成这篇追忆文章的时候,也把心中对太爷的无限思念化作激昂的力量。作为后辈,我们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先辈爱国、革命、奋斗的精神继续发扬光大,作为民革党员,把太爷晚年最关注的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事业进行下去,努力为伟大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

相关新闻

天下黄埔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