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惠邦、齐建新:一对夫妇书画搭档
日期:2010-03-01 07:51
来源:黄埔杂志
作者:晓音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晓音
2007年7月8日至16日,在北京新光天地举办了贺惠邦奥运书法长卷和齐建新绘画作品展览,在北京引起很大轰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专门做过报道。在人们盛赞贺惠邦奥运书法长卷的同时,对齐建新所绘兰、竹也赞不绝口。贺惠邦、齐建新一时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贺惠邦、齐建新何许人也?原来他们是一对书画夫妇。当许多人得知这一情况后,都露出敬慕的目光。不少人说:“这是一对多么好的书画夫妇搭档呀!”
贺惠邦,山东莱阳人。中国书法领军人物,毛体书法流派首倡者。1962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他自1963年3月5日报刊上发表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开始,近半个世纪如一日,研究创作毛体书法。他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全国最早提出“毛体书法”概念,并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与同仁们最早成立毛体书法组织。经过他和同仁们多年来不懈地努力,毛体书法已在全国形成一个新的书法流派,给整个书法界带来了春风和活力。贺惠邦当之无愧地被人们誉为“毛体书法流派领军人物”、“天下毛体第一家”。他在继承毛泽东书法艺术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创造与发展。其突出艺术特点是:气势宏伟,舒展流畅,意象高远,哲理内容丰富,富有时代气息。他的书法创作中,自觉地做到了“三个与时俱进”,即:艺术上与时俱进,书写内容上与时俱进,活动形式上与时俱进。他以创新理念为指导,根深生活,以书言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如他书写的2008奥运书法长卷创造了两项吉尼斯纪录和“三个世界第一”:一是世界上第一个用中国书法创作奥运史长卷的书法家;二是创造了世界上最长的奥运书法长卷;三是在世界奥运史上第一次发行了中国书法奥运邮票。
贺惠邦在书法上取得的成就是人所共知的,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取得的成就中有其贤内助齐建新的“一半功劳”。
齐建新,著名女画家。祖籍山东郯城。1954年生。原任山东潍坊市图书馆工会主席,现任中国毛体书法艺术研究创作中心绘画创作师、炎黄书画院绘画院士、潍坊市书画家联谊会会员。她多年来参与其丈夫贺惠邦的书法创作和展评活动,耳闻目染,深受其艺术熏陶,不自觉地爱上了绘画事业。她拜著名画家谭琪先生等人为师,并广泛吸取众家之长,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她特别擅长画兰、竹。所画兰草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花叶舒展,动感性强;二是以画言志,抒情味浓;三是删繁就简,不拖泥带水,颇有板桥遗风。因此,她所画兰、竹被誉为“文人画”,受到人们的盛赞和欢迎。
“红花还需绿叶配”。贺惠邦和齐建新夫妇,可以说,是互为“红花”和“绿叶”。每当贺惠邦创作出一幅新的书法作品时,齐建新是第一个点评和把关者,经常提出一些有益的改进意见。当然,二人也有争论的时候,但越争越明,互相受益。而每当齐建新创作出一幅新的绘画作品时,贺惠邦不仅是第一个观赏和点评者,而且为之题词。每次题词,贺惠邦先生都必须读懂夫人的“画意”,然后,有针对性地题写,真正做到了“锦上添花”。2009年3月,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创造三个世界第一的传奇书法家贺惠邦》一书选上了几幅他们二人合作的书画作品,凡是看过的人无不叫好。有的人称赞他们是“夫妇书画合璧”,也有的人称赞为“书画一绝”。在众人的称赞面前,他们谦逊地说:“我们只是自找乐趣而已!”尤其是齐建新女士,什么时候都是保持低调做人。她说:“我只是画坛上的一个新兵,水平还差得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