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黄埔军校同学会  >  2010年第二期  > 正文

风物长宜放眼量

日期:2010-03-01 09:02 来源:黄埔杂志 作者:李立 刘扬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李立 刘扬

 

  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 

  推进两岸关系稳健发展

  一年来的实践证明,胡锦涛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是指导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的根本指针。
 
  一年来,两岸各界大交流的局面正在形成。经济合作进一步深化,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各界交往进一步扩大,交流领域进一步拓宽,交流形式进一步创新。2009年,两岸累计贸易额已达9500多亿美元,台商在大陆设立投资项目已近8万个,累计实际投资达493亿美元。如果加上台商经过第三地的转投资,累计实际投资约800多亿美元。台湾是大陆第七大贸易伙伴,大陆是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顺差来源地和投资目的地。两岸双向旅游交流也取得了新的进展,取得了可喜成果。自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后,旅游人数累计达65.8万人次,其中2009年60.3万人次,实现了全年赴台旅游60万人次的预期目标;两岸旅游业界初步形成了相互推介、相互参展、客源互送、市场互换的良好局面,两岸旅游交流与合作正逐步向纵深发展;赴台旅游交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为进一步扩大两岸民间旅游交流创新了模式,积累了经验;国家旅游局先后出台了多项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管理办法和规章,加强市场监督和管理,与台湾业界建立了定期工作磋商机制,赴台旅游品质和市场秩序得到保障。

  一年来,大陆有关方面还积极推进两岸产业合作,尤其是有规划指导、有政策支持、有产学研共同参与的新型产业合作,对台湾方面提出的两岸产业“搭桥计划”给予了积极支持,有关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在《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协议》的框架下,两岸银行业、证券期货业、保险业监管机构分别签署监管合作备忘录,为扩大和深化两岸金融交流合作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一年来,两岸双方紧紧抓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历史机遇,以共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增强中华民族认同为主线,全面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努力构建两岸文化交流新格局,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增添新的动力。通过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等两岸交流重要平台,倡导构建两岸文化交流新格局;积极推动建立两岸文化交流机制,加强两岸沟通,推动两岸文化交流正常化;两岸携手努力,文化交流亮点频出;两岸文化交流规模扩大、层次提高、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2010年2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于民俗的小年夜到福建漳洲视察时说:“现在两岸正在商谈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这是一件促进两岸经济合作、实现互利双赢的好事。在商谈中,我们会充分考虑台湾同胞特别是台湾农民兄弟的利益,把这件事办好。”

  台湾观察家认为,胡总书记的讲话有指标性意义,对两岸ECFA的协商会起决定性的作用。在此之前,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预言,两岸协商将进入困难期。民进党逮住农业问题猛攻,质疑ECFA会令台湾农民遭受损失,即便830项大陆农产品不开放入台,台湾农业也要受到重大的冲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福建漳州看望台商,针对两岸签署ECFA将严重冲击台湾农业的说法,提出保障“台湾农民兄弟”的利益,有一槌定音的意思。

  今年上半年的两会领导人商谈,ECFA将进入正式协商,争取签署协议。最终的结果将是“两岸双赢”,相信这是双方的共识。

  台湾“五都”选举起跑蓝绿都打“改革牌”

  台湾今年年底的“五都”选举,在很大程度上将直接影响到2012年蓝绿争夺台湾地区领导人,为此,蓝绿双方都在全力冲刺。目前,蓝绿双方都在大打改革牌,企图在“五都”选举中占得先机。

  为了在年底的“五都”选举中获得优势,国民党方面除了新任秘书长金溥聪不断推动党务改革外,还在争取人力资源管理专家进入党中央改革党务,延揽前1111人力银行执行副总吴睿颖,协助国民党找出其“陈年病因”,从而有效地将国民党这个“百年老店”企业化,将其打造成选举机器。无独有偶,之前民进党决定废除党员投票,采取全民调来办初选,以降低派系、人头大户对党的操控。甚至还传出绿营内部有人建议找蒋家后代蒋友柏,帮助民进党打“五都”文宣的相关传言。这说明面对愈演愈烈的“五都”选情,蓝绿双方都希望祭起改革这面大旗,达到改善政党形象、吸引选民的目的。

  蓝绿两大党在此刻纷纷打出改革牌,其真实意图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可以起到媒体宣传的作用。面对岛内民众对国民党和民进党两大党观感普遍不佳的情况,蓝绿双方都寄希望于改革来挽救自己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为此,两党不断制造改革的话题,不断端出改革的大菜,其目的就是不断在岛内政治斗争中制造议题,制造媒体关注的焦点,从而有效保住自己在媒体上的版面。

  另一方面,可以为“五都”选举造势。对于蓝绿双方而言,“五都”汇集着全台湾比较重要的政治、经济资源,选举结果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2012年台湾地区领导人的选情发展,都有输不起的压力。目前,在岛内的选举中,单靠基本盘已无法战胜对手,取胜的关键在于争取中间选民,而要争取中间选民,最好的手段就是打出改革这张牌。

  美台军售损人不利己严重影响两岸关系发展

  1月29日,美国宣布了价值64亿美元的对台军售计划,这是美国奥巴马政府上台以后实施的首个对台军售案。

  1月30日,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外交部、国防部、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等就美国实施售台武器计划问题发表谈话,表达了中方坚决反对美国售台武器的原则立场。

  此次美台军售清单,包括114枚“爱国者-3”导弹及其相关设备(价值28亿美元)、60架UH-60“黑鹰”直升机(价值31亿美元)、60套多功能信息分发系统(价值3.4亿美元)、2艘“奥斯普雷”级扫雷舰(价值1.05亿美元)及12枚“鱼叉”反舰导弹(价值3700万美元)五大类。不过,台湾希望得到的66架F-16C/D战机并未出现在此次军售案之内,而柴油动力潜艇也因台湾内部分歧在早些时候被删除。

  30多年来,美国历届总统都依据所谓《与台湾关系法》向台湾出售武器。尽管美国出售给台湾的武器多数是已经退役或即将退役的老旧装备,但是台湾总是“欣然接受”,而且还“十分感激”。可笑的是,无论是美台军售还是台美军购,总是打着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维护台海和平与稳定”。在这场以“和平”为幌子的勾当中,双方都试图从中得到什么呢?

  从台湾方面来看,台湾当局热衷于台美军购显然是出于“依美图存”的现实需要。台湾向美国购买大量武器装备,除了试图通过“洋武器”提升军事实力以增加“讨价还价”及“以武拒统”的筹码外,主要是迎合美国“以台制华”的战略,通过交纳“保护费”形式寻求美国政治上的支持和军事上的协防。对于此次美台军售,台“外交部”认为“这是台美关系良好的佐证”,台“国防部”则对美国政府作出对台军售决定表示“欢迎”和“感谢”。

  从美国方面来看,美国政府热衷美台军售的根本原则是出于谋求利益的内在需求。在经济利益方面,冷战结束后,美国面临军备裁减的大趋势,再加上武器装备正常的退役和淘汰,因而堆积了大量“军备垃圾”,若就此封存或销毁这些装备不仅无法产生效益反而需要大笔经费,从经济利益出发,美国将它们转售给台湾其情不难理解,而急于寻求庇护的台湾自然就成为理想的“军备垃圾收购站”。马英九上台后,美国军火商一度担心两岸关系改善会影响台美军购需求,不断向马英九政府施加压力,迫使马英九多次公开承诺“两岸关系改善不会影响对美军购”。

  在战略利益方面,“以台制华”是美国的既定战略,两岸“维持现状、不统不独”最符合美国战略利益。为此,美国试图通过美台军售和军事合作,将台军建设纳入美国的亚太安全战略,使台军建设服从于美国台海政策的需要,从而确保两岸军力平衡,达到牵制中国崛起的战略目的。

  当然,此次美国对台军售的直接原因与奥巴马政府面临的困境不无关系。奥巴马执政以来政绩不彰,经济、医改、反恐等问题处处受挫,内部不满情绪日渐升高,尤其是美国强硬派一直对奥巴马去年访华耿耿于怀。在美国即将进行中期选举之际采取对华强硬政策,可以转移国内矛盾和视线,从而减弱施政不佳对民主党中期选举的冲击。

  从表面上看,台湾从美台军售中获得了大量先进武器装备,较大地改善了台军原有的武器装备系统,台军作战能力因此有了一定提升;而美国也通过美台军售获取了一定的经济利益和战略利益。但是,实践将证明,美台军售这场双方都自以为双赢的买卖最终很可能双输,因为美台军售对美台双方而言均是一柄双刃剑。

  对台湾而言,对美军购可以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一是台湾对美军购的钱花得越多,所挤占的台湾民众的基础建设、社会福利等方面的经费比例越大,台湾民众越发感受到经济的衰颓与困窘,其结果不是自信心的增强,而是自信心的日益丧失。更何况,对美军购只会加剧“台独”分裂势力的嚣张气焰,损害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气氛,从而使得台湾民众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受到挫折。

  台湾的安全感与自信心必须建立在两岸政治互信的基础之上。只要台湾当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断向前推进,台湾就会有足够的安全感。只要台湾民众坚定不移地反对“台独”、反对分裂,两岸关系不断地朝和平统一的方向迈进,台湾就会有充分的自信心。“台独”分裂势力才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敌人,才是台湾“安全感和自信心”的最大障碍。

  二是巨额军购会损害台湾当局的形象与权威。巨额军购会加速岛内经济恶化,影响台湾民生与民计,从而损害台湾当局的形象与权威。近年来,台湾经济持续低迷,在此情况下,台湾当局反而不断进行巨额军购,只会使岛内经济雪上加霜,引发更多的民怨。

  三是台美军购会严重损害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国民党重新执政后,两岸关系逐渐回暖,和平发展逐渐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在此情况下,台湾当局推动对美军购,会严重破坏两岸和平发展的良好氛围及伤害大陆人民的感情。针对此次美台军售,国台办发言人明确表示,美台军售只会给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设置障碍、带来麻烦。

  对美国而言,对台军售则是“丢了西瓜捡芝麻”。美国固然可以从中获得巨额的利润,但同时也将严重地损害美国自身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美国《纽约时报》曾评价道:“就算一个中国人每星期多吃两个鸡蛋,那他们将需要整个明尼苏达州的所有谷物。”可以说,只要中美关系正常发展,两国之间的贸易前景将不可估量。而且,美台军售会给“台独”分子传达错误信息,加剧台海紧张局势,对地区和平与稳定带来不利,从而使美国“维持台海现状”的政策面临挑战。

  对于此次美台军售,中国政府与人民表现出的强硬态度让国际舆论震惊,美国将为对台军售付出的成本或代价会越来越高。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日渐增多。美国若在对台军售上一意孤行,不仅“损人”,而且也难“利己”,甚至可能“损己”。美国应从中美关系大局出发,放弃不合时宜的“冷战思维”模式,通过终止美台军售等实际行动,增强中美互信,加强中美合作,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改善和发展中美关系,从而维护和增进两国的共同利益。●

相关新闻

天下黄埔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