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黄埔军校同学会  >  2010年第四期  > 正文

西江千户苗寨

日期:2010-07-13 09:42 来源:《黄埔杂志》 作者:高林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高林

 

  如果说多彩的贵州是一幅绚烂的画卷,那么西江千户苗寨无疑是其中亮丽多姿的一笔。如今,这座走过千年风尘却依旧静谧地卧在云贵高原大山之间的千户苗寨,正以她独有的魅力,向南来北往的过客讲述着苗乡人从古至今别样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人们,或邀上一群驴友肩背行囊,或坐上开往山里的旅游大巴,正急切地投进苗乡的怀抱,亲密接触和体验那苗乡的神奇和美丽。



  西江的美丽,源于那一个个苗乡人津津乐道的美丽传说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据苗乡人讲,蚩尤共有3个儿子,其中最小儿子的后代飞哈曾一度与刘邦并肩作战,后因刘邦背信弃义相斗起来。飞哈战死马下,其子虎飞虽英勇迎击也不能取胜,便召膝下4个儿子---引虎飞、莫虎飞、雕虎飞、和虎飞商议,最后决定留下小儿子和虎飞在父亲身边助战,其他几位兄长率部西迁。他们爬山涉水,最后定居西江,因此,西江苗族是蚩尤第三个儿子的后裔。西江是苗语“dlib jangi”的音译,意为苗族西氏支系居住的地方,原称“仙祥”,清雍正七年建“新疆六厅”后,改称“鸡将”,民国5年(1916年)易名西江。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属西江镇,距离县城36千米,距离黔东南州州府凯里35千米,距离省会贵阳市约260千米。据统计,在清朝咸丰年间(1729年)西江千户苗寨有600多户。寨内分为羊排、平寨、东引、也通、也东、南贵、乌嘎、也姌8个自然寨。据2007年统计,西江镇总人口25290人,苗族人口23150人,占西江总人口99.5%。西江村总人口5358人,苗族人口5287人,占西江村人口98.7%,故称“千户苗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也是世界最具观赏价值的第一大苗寨。西江千户苗寨所在地形为典型的河流谷地,清澈见底的白水河穿寨而过,苗寨的主体位于河流东北侧的河谷坡地上。

  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苗族同胞在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在苗寨白水河上游地区开辟出了大片的梯田,形成了浓郁的农耕文化与优美的田园风光,走进千户苗寨,仿佛进入了世外桃源。

  



  苗乡的美丽,也体现在她远近闻名的建筑、银饰、刺绣中。

  西江“千户苗寨”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这里较为完整地保留了苗族的原生态文化和传统建筑,至今仍有苗家传统木质吊脚楼800多栋,是全国最大、最典型的吊脚楼建筑群落,被誉为“苗族的建筑博物馆和民俗博物馆”,是研究苗族历史与文化的“活化石”。因此,来到西江,苗乡的建筑是不得不看的。从矗立寨门的飞檐翘角,到苗民的新旧民居,你无处不为苗家的木质建筑惊叹和称奇。依山而建的苗家木质吊脚楼,层层相叠,鳞次栉比,气势恢弘,或相互连接,或独立成户,各有韵味。吊脚楼一般分三层:第一层用来圈养家畜或存放农具,第二层是堂屋、客厅、客房及厨房,顶层用来存放谷物及一些不常用的东西。吊脚楼的做工非常讲究,可谓精雕细刻,每一块门板、一个窗框都汇集了苗乡人的智慧和汗水。吊脚楼具有简洁、稳固、防潮的优点,还可以节省耕地和建材。风雨桥是苗侗之乡独有的建筑,西江千户苗寨那些横卧村前白水河上的风雨桥,既成为人们休闲纳凉、年轻人谈情说爱的地方,又见证着苗乡生活的变迁与发展。

  苗家的银饰和刺绣同样名声在外,西江千户苗寨以其厚重的文化积淀,成为苗族文化的典型代表。西江有远近闻名的银匠村,银饰制作巧夺天工,银簪、银梳、银耳环、银项圈、银手镯、银披肩、银戒指,种类繁多,工艺精巧。苗寨姑娘的挑花刺绣也非常精美,多绣花草动物、山水人物,是相当不错的装饰品。刺绣针法有平绣、皱绣、缠绣等十多种,其中“双针锁绣”为汉代流传技艺。西江千户苗寨的银饰、刺绣等工艺品,被国内外博物馆争相收藏。2006年,西江苗族吊脚楼营造技艺与苗族刺绣、苗族银饰锻造技艺和苗族古歌等同时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苗乡之美,更体现在这里青春激情的苗家小伙和美丽大方的西江姑娘身上,体现在苗家人民那悠闲自在、和谐恬淡的生活里。

  生活在大山里的苗族人民,生活是悠闲自在的,单从他们那无以数计的节日和无处不在的歌舞,就可见一斑。西江除了过元旦春节等节日外,还有很多属于自己的节日:插秧结束时的吃新节;热闹欢腾的苗年节;还有庆丰收、纪念苗族祖先从外乡迁徙到这里开发家园的牯藏节等,有的节日一过就是好多天。走进苗乡,只要随便向村里的人打听这里的节日,你会有一个感慨:这是一个多么富足和悠闲的民族,仿佛天天都在过节。

  西江苗寨的饮食,以酸、辣、甜为主。按季节备有酸菜、糟辣、腌鱼、腌肉、酸笋、酸蕨,还有那肥而不腻的苗家坨坨肉等。长桌宴是苗乡一道壮观的饮食风景,少则十几人、几十人,多则几百上千人围坐长桌的两旁,一起品着苗家醇香的米酒、吃着苗家的各种美味菜肴、听着苗乡热情好客的酒歌,徜徉在苗乡人悠闲自在的生活里。

  酒足饭饱后,还可以欣赏苗寨夜晚那令人心醉的万家灯火。每到夜幕降临,各家各户屋内的灯光次第亮开,这时,你只要站在苗寨对面的观景台上,千户苗寨的万家灯火便跃入你的眼帘,此时此刻,你会惊奇:这静静闪烁在大山之间苗寨的万家灯火,毫不逊色于都市的辉煌夜景,且别有一番天地!

  西江的美丽是藏不住的。那苍翠欲滴的大山,层层叠叠的梯田,依山而建的苗家吊脚楼,更有那天生一副好歌喉、自称是蚩尤后代的美丽苗家姑娘把大山里的美丽尽情诠释。难怪余秋雨先生走到西江苗寨,惊叹于这是一个“以美丽回答一切”的地方,一句话更是道出了西江苗寨那数不完的美丽。离开西江,你定觉不虚此行,因为,你已经把苗乡的美丽与传奇镌刻在心上。●

  (贵州省黄埔军校同学会供稿)

相关新闻

天下黄埔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